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不公布高考状元是一次试水

(2010-06-29 22:56:29)
标签:

广东省不公布

高考状元

分类: 社会

 

 

广东今年首次不公布高考状元,有人叫好,有人不满。早在2007年,重庆市曾试图将“禁止学校炒作高考状元”写进《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最终因为争议较大,“管不了,也管不好”而取消;2009年,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下令禁止公布高考排名,却引出了一堆“疑似状元”;2010年6月,海南、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的教育部门又先后发布规定,禁止宣传炒作高考状元,效果也并不乐观。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支持公布高考状元,理由是可以有学习的风向标。其实呢,如同长寿老人一样,有的人好动,有的人好静;有的人吃素,有的人吃荤。高考状元也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以学为主,有的兼学别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基因和轨迹,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自我。而所谓考生与家长,大概也只是自认为与状元可有一比的考生和家长,而不会是落榜的那20%到30%。

 

而每年公布高考状元,显然给有关各方都带来了好处。对状元本人而言,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前景更加光明灿烂。据报道,今年有的状元已经被邀做广告了。对其母校而言,除了高考状元,显然是值得大力宣传的事情,意味着有更多的潜在高分考生及家长会趋之若鹜,使学校在人才、资源、影响力等方面更加“良性”循环。对录取状元的高校而言,状元既是荣誉也是资源。而无论是高中还是高校,出了或录了几个状元,都是可以记入校史的光荣。

 

但对社会而言,公布并导致热炒高考状元,确是一种不公和偏颇。首先,对考生而言,一些考生或与状元水平十分接近。如果差30分,确实是一个差距。但只是高几分低几分,偶然因素就比较多,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状元可能是他、他,也可能是她、她。偶然因素、微弱差别带来不同的命运,是一种不公。其次,对母校和高校而言,由此而带来资源和待遇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非良性循环,拉大校际间的差距,也是一种不公。第三,着眼全社会而言,各行各业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生的道路也并非只此一条。通过高考,分出层次,因人施教,既有利于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合理分工。但社会应该提倡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行行出状元,而非唯高考唯是,把状元当英雄。因此,炒作高考状元,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偏颇。

 

或许,公布乃至炒作高考状元,对当事人和当事方带来的利益是直接的、显性的,而对其他考生、家长、学校带来开的不公和对社会价值取向产生的颠覆都是间接的、隐性的,所以,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禁令就形同虚设,而不公布状元的做法就遭到反对。据报道,尽管广东招生部门“严防死守”,但一些媒体对炒作“疑似状元”还是乐此不疲。果如此,会有什么样的后续效应还真有待观察。而禁令能否收到实效,也还要走着瞧。但无论如何,广东教育部门今年的这一举措至少可以看作是一次试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