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拍名著不是为了颠覆经典

(2010-05-11 19:00:20)
标签:

名著改编

颠覆经典

新版《三国》

新《西游记》

分类: 文艺

 

 

在笔者看到的关于新版《三国》评论中,有贬有褒,贬大于褒。其实,这也是几乎所有名著改编中的必然现象。归纳那些批评性意见,一是认为人物形象不符,如从刘关张到诸葛亮、司马懿,感觉都差那么点儿意思;如剧中只有17岁的貂婵,与吕布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像姐弟恋。二是认为情节内容不符,如桃园结义被一带而过,如诸葛孔明不再中流砥柱,如曹操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主角。当然,所谓“不符”,是与原著相比较。

 

除了批评,也有一些持支持态度的观点,比如有评论就称,新《三国》与时俱进,我们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儿。针对这些不同议论,《三国》导演高希希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如果和老版一样,还拍它干什么?这句话实际道出了一个普遍性、关键性的问题:重拍名著是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困难。我以为,答案就是要借助影视技术与艺术,进一步展示名著的魅力;同时借助名著的魅力,给观众创造更多更好的视听享受。

 

因为影视艺术是所有艺术中与现代科技结合最紧密的艺术,所以,有些名著不止一次被拍成影视作品。世界上由名著改编、乃至多次改编的影视作品不少,如《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安娜。卡列林娜》、《战争与和平》、《茶花女》、《红与黑》、《斯巴达克斯》、《埃及艳后》等等。对于那些原本就是宏篇巨作的名著,影视作品受容量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总要有不同角度的把握和取舍。重新拍摄,大都是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或是更加完整地展示原著的情节与情景,或是更加深入地发掘原著的思想与精神。即使有一些发挥,但也绝不会颠覆原著的主题和主旨。看中外诸多名著的改编乃至多次重拍,情况大都如此。如《侠盗罗宾逊》,几个版本都不会改变其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只是近来国内翻拍名著确有些故意要颠覆名著的味道。传统四大名著都被或正在被重新拍摄。除了这部新《三国》,前不久,新版《西游记》也在一些省级卫视台播放。同样,从人物造型到人物关系,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连白骨精与孙悟空都有了恋爱的历史。难道这就叫与时俱进?要知道,四大名著是举世公认的经典,靠着颠覆其人物和情节难道就可以取胜、就可以超越罗贯中、吴承恩吗?无怪乎观众贬大于褒。您说我就是要把曹操放在突出的位置,就是要编一部白骨精的恋爱史,可以,那就叫《曹操外传》、《白骨精新编》好啦,别叫《三国》,别叫《西游记》。

 

(载于2010年5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重拍名著不是为了颠覆经典

重拍名著不是为了颠覆经典  

重拍名著不是为了颠覆经典



重拍名著不是为了颠覆经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