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退休年龄弊大于利

标签:
上海市延长退休时间弊大于利 |
分类: 社会 |
据《北京青年报》2月10日消息,记者从上海市近日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市延长退休年龄在今年可望有实质性进展,首先解决的将是女性专业人才。据报道,上海市早在2008年11月就出台了《关于本市企业高级技师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08年12月1日起,企业高级技师符合条件可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但前提是和企业协商一致。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若出台政策,将会比《意见》更具体、更明确、更具刚性。
记得前两年,有代表委员提出延长女性退休年龄的议案,就在社会上引起过很大争议,包括很多女性在内的人士都持反对态度,结果议案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程序。上海市的这些政策如果实质性地付诸实施,产生的连带反映和负面效应,会大于决策者预期但未必能达到的正面效应。
首先,如果高级技师这样的专业人才延长退休合法化,会导致其他各类群体竞相攀比。前两年,有关妇女延长退休的议案,就把范围扩大到了如高级知识分子、处级以上领导等等。本来,专业技术人才的概念就具有较大弹性,很多岗位都可以往这个概念上靠。而其他,诸如领导者、管理者,也会从各自的角度强调其优势与合理性,这个口子就会被越撕越大。
其次,如果仅仅是部分人延长退休,会造成不同社会群体间新的不平衡。延长退休,不仅意味着享受在岗时的工资乃至其他福利待遇,还会按正常的规定提级、晋职;而同年龄其他的退休者,收入和待遇则明显下降,造成了彼此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延长退休的时间越长,这种差别及其引发的矛盾就越大。
第三,如果延长退休“一刀切”,将使不想延长的人不能按时退休。从以往的讨论和网民的反映看,希望按时退休,早一点儿在没有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享受生活者,还是大有人在的。也许政策的制定者说,你可以提前退呀。但提前和按时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仅待遇不同、甚至差很多,心里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第四,如果某个群体60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干上5年,至少其中部分人的身体状况也未必允许。即使他们都愿意干,但年过花甲,难免力不从心。不排除有老当益壮者,但整体上你的精力和体力不会比年轻人、中年人更充沛。如果还像60岁以前那样要求你,那真是太累了;不这样要求,那又凭什么让你干得少拿得多?
第五,如果延长退休的口子越撕越大,对减缓就业压力的冲击就也会越来越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人才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也不会根本上改变,“被就业”也依然会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大批老人延缓退休,必然给年轻人的就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说到延长退休的“利”,最主要的就是发挥部分老同志的专长和余热。但这完全可以像现在这样,对特别需要者,采取返聘或类似的做法。既可以满足需求,也因人而异,不会产生其他矛盾。
由此,真要提醒决策者,当一项新的政策出台时,一定把利弊比较清楚,别做弊大于利的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