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作家印象之——陈英飞的本色

(2010-12-25 13:54:31)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54260247g9835c2420a85&690
   (陈英飞作品《袁崇焕》  左:郑健英饰叶夫人,右:陈秦梦饰袁崇焕)


    与陈英飞接触不多,没有过特意的拜访或者围绕潮剧做过专门的交谈,只是在10年前曾经有过几次酒肉之会,但印象极深。都是潮剧的著名剧作家,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但陈英飞与李志浦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如果说李志浦象正统儒雅、吟诗作赋的梁羽生,那陈英飞就仿若是个性迸发、不拘小节的古龙。

 

陈英飞由里到外都属那种不喜拘束、率性傲气、极执着之人,他的这辈子,完全是他的本色表演。他看人对事视觉极深刻,话语极尖锐,并敢执己意,直抒胸臆,完全不以对象而收敛,与他闲聊,甚为有趣,也常有得益。若是性情相投,管你市井农夫,老头子通情达理,以诚相待,妙语连珠;若是不中他意,就算达官贵人,也照样翻以白眼,嗤之以鼻,完全是一个“难以理喻”的倔强老头。

 

人说文如其人,确实不错。陈英飞的作品,一如他的本色性情,人物塑造凝重尖刻,遣词用句词锋尖锐,字字珠玑,几近苛刻。“青山不墨皆似画,难得而今可闲吟”、“不驯不顺即异己,不疑不妒非君王”、“知己者不怨人,知时者不怨天”、“祖宗只予便宜饭,其子其孙必无成”。。。。。。在陈英飞的剧本里,这样令人望文击掌的文字,随处可见。他的匠心,完全贯穿在剧本的每一个角落,就是一个小小的角色的名字,因为要昭显他大事不糊涂的正义感,他也会费尽心思为其取名为“胡里”。

 

不单作品本身,就是创作的轨迹,也一如陈英飞的性情。陈英飞的作品也不算太少,但也不能算多,他好像并不在乎创作太多的作品。而且在其作品中,只有《袁崇焕》和《德政碑》这两部呕心力作,他才署上其陈英飞的本名,其余的一如《秦香莲》等常演不衰的作品,大多数署的都是“石草”两字,不知道是否自命为石头缝里的小草。老头脾性,可见一斑。

 

成也本色,“败”也本色。陈英飞是1960年华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底子极好,他在潮剧剧本创作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本远不应只如此。但他兴趣甚多,专注点甚泛,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而生活,加上对作品极其苛刻,甚至有了好作品,也能因为一些不中意之事,就束之袖中,不肯付演。这些都影响了这个极具个性的剧作家本应更加鹏程万里的事业。只是,如果陈英飞成了懂得妥协和变通之士,也许我们就无法看到《袁崇焕》《德政碑》这样词锋逼人的力作了。

 

陈英飞后期生病,除极熟极熟的老朋友,倔强的老头谢绝了任何人的探望。20101015日,先生走了,享年78。作为上世纪潮剧界与李志浦齐名的剧作家,他与李志浦相隔一月,先后永别了潮剧,这是潮剧界的大损失。但自然规律难违,加上有恙在身,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何况,他的《袁崇焕》《德政碑》,早成潮剧经典的传世之作,于自己于观众于潮剧,已是无憾。

 

(发表于2011年1月9日《汕头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