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云锦》特种邮票赏析
(2019-09-22 13:57:41)分类: 蚕桑丝织 |
中国邮政定于 2011年5月10日发行《云锦》特种邮票1套3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1-12
(3-1)T
真金团龙
1.20元
(3-2)T
一品鹤补
1.20元
(3-3)T
吉庆双余
1.20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13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小全张规格:170×100毫米
小全张售价:5.40元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李群
小全张设计者:黄蓉蓉
资料提供: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董研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和www.cpi.net.cn网站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邮票背景资料(来源:中国集邮报):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的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元、明、清三朝的云锦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京云锦中包含的文化、科技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为中国工艺史、科技史、文化史提供实证材料。2009年,云锦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邮票图案解析:
5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云锦》特种邮票,全套3枚,图案分别为“真金团龙”、“一品鹤补”和“吉庆双鱼”,面值均为1.20元,同时发行此套邮票小全张。为了突出表现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境界——云锦妆花织物的代表图案,邮票选取了皇室御用的龙袍纹样、士大夫阶层的袍服纹样以及民间宗室喜庆服饰纹样。在邮票主图背景图案的处理上,采用织锦的工具——大花楼木质提花机、耕织图古版画等元素,形成了艳丽与古朴的强烈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真金团龙:选取的是皇室御用的“龙袍”纹样,用一条腾云驾雾的金龙表现了云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的“皇家文化”特征。团龙纹样充满动感,尺幅不大,但气魄不凡。
一品鹤补:选用了古代官吏穿用的“补服”纹样,用一品文官补服上规定的“仙鹤”纹饰表现了封建官吏等级森严的“官宦文化”特征。鹤是古代传说的仙禽,有一品鸟的尊崇地位,以鹤为官补是一品官标志,故称一品鹤补。作品以蓝色为缎地,鹤立石上,姿态翩翩,向人们叙述着人生圆满。
吉庆双余:选取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鲤鱼”纹样,用一对红色的鲤鱼表现了中国民间流行的期盼安康富裕的“吉祥文化”特征,寓意吉祥、喜庆和年年有余,构成一个和谐的民俗吉庆符号。
邮票原地资料:
南京城南门东、门西一带是南京云锦的发源地。现在南京建邺区建有南京云锦博物馆和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
原地邮局:江苏省南京邮政局(邮编210008)。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现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中国的昆曲名列其中。2003年11月7日,第二批名录公布,中国的古琴艺术入选。2005年11月25日,第三批名录公布,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最新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前一篇:1949年华东区邮政资费
后一篇: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