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读书笔记007】参加2014暑期干部培训班,读书、听课、思考。随感心得,笔记如下。
转型升级——发动起来,自觉与自信
徐 铭
由一所以高职为主的地方专科学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跨越,不仅仅是办学层次上的简单提升,更是办学理念的更新与升华、发展模式的改革与转型。正如黄淮学院在教育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时所强调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困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样作为我们镇江高专,一方面我们不是从高职教育起家的,曾号称普通本科的“压缩饼干”,在现代高职理念的确立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申办和建设一所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任务,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梦想和改革实践。要实现这样一个“华丽转身”,当务之急乃至今后很长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一种“转型升级”的强大气场:在学校办学理念上,确立面向区域和行业、培养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度自觉;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上,形成齐心协力、志在必得的充分自信。
这样一种自觉与自信,既是一场大战役开始乃至整个进程中的战斗动员、精神鼓舞和豪情激发,更是一场对高专人思想观念的严峻挑战、毅力能力的严格考验。这是对我们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挑战,是对我们学校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挑战,是对我们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挑战,是对我们每个干部战斗力的考验、对我们高专凝聚力的考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镇江高专转型发展,积极申办和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学院,注定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痛苦而美丽的“化蛹为蝶”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齐心协力,以高度的自觉与强烈的自信,发出新时期地方高校改革提升之强音,唱响产教融合、企校协同、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打好夯实升本基础、积极转型发展的攻坚战。
要实现这样一种自觉与自信,必须加快转变固有观念。正如省委组织部胡部长在报告中所说,改变教育,从改变自己开始。作为负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首先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深刻理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应用技术教育的特点,带头转变旧的人才培养观念,摒弃举办普通专科的思维定势。同时,要切实抓好全体师生员工思想观念转变,积极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升级”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转变观念开启学校“转型升级”的动力之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会有行动的自觉。要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师生思想现状,针对师生最疑惑的问题、最关心的问题来设计和制定转变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方案和工作步骤,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的方法;要抓好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现代职教理论武装师生,启发师生转变观念;要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大造舆论,引导师生更新观念;要大力宣传典型,鼓舞师生转变观念。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来营造齐心协力“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要实现这样一种自觉与自信,必须启发和引导师生深入思考“三个谁”的问题。即:我是谁——我们现在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为了谁——为什么要“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与大家有什么关系?依靠谁——我们扎实做好“申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办学转型要靠谁?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真正认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提高质量(教育功能)、促进就业(个人价值)、服务发展(社会作用)为导向”;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的内涵;明晰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实现“人生精彩”,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从而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各项举措。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我们才能按照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真正定位我们的办学目标——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大类的“本科应用技术型院校”;办学的基本定位——“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积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从而“着力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才能真正激发全校上下的奋斗激情,进一步坚定加快改革发展的信心,营造出一个齐心打胜“转型升级”硬仗的强大气场,努力完成“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光荣任务。
(节选自博主在学校暑期培训班上的书面发言,插图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