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中国馆(摄影)
徐 铭
在世博最后的日子参观中国馆,事先听到了种种关于拥挤排队的传言,很是恐慌。到了世博园,不看中国馆,等于跳舞没踩到点子上。因此,做好一切迎战准备,一定要进中国馆。备了凳子,带了干粮,撑了雨伞,起了个大早。因为有前一天晚上排印度馆队的体验,到也有点视死如归的壮烈之感了。然而,也许是起早,也许是雨天,也许,也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知道除了世博园入口排了几十分钟队以外,到中国馆门口,雨也小了,居然没有需要排队,凳子反倒成了累赘之物。随着工作人员的一挥手,大家竟是在那弯曲的铁管围栏之中鱼贯而前、长驱直入,上电梯、进展厅,一切出人意外的顺利。恐怕世博开馆以来,很少有人在中国馆前有如此潇洒惬意的感觉了。
中国国家馆,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构思,将无数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憧憬和梦想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其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这样的外形,可以说是美轮美奂,无以伦比。但在我看来,外观固然恢宏,其内在的设计理念和表达元素则更为博大精深,宏远新异。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串联了东方足迹、寻觅之旅和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先以恢宏的环幕电影带领大家在寻觅中回溯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挖掘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以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大家走向未来,感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和中华智慧那永远的核心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