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问春(摄影/文)
徐
铭
也许是由于住的靠近的缘故,北固山要算是我登临次数最多的山了。
清明节,由于之前已经回乡过一趟,因此,遵母亲之嘱,就没再赶回老家扫墓。便也有了时间,在清明节再在镇江的山林踏青的机缘。时已午后,此时出去赏春,自然也就首选北固了。也是因为爱人已经数次在我耳边提醒:北固山的花,已经开的很艳了!
四季交替,日月更迭,年年有春今又春。春天,在自然界来说,也许总是以同样的面孔往复着,“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但在人们的眼中,春天却是多姿多彩、奇妙变化的。每个人赏春,也有着不同的感触和领悟。触景生情,移情化境,或喜或悲,其间的妙处,全在于自己的阅历、文化和心境。

那么,今年的北固春色又在何处呢?
是在这劈石试剑的玄机之中?满枝的海棠依旧,那孙刘霸业却早已化为传说故事,如果子舅始终联手,那又将是如何续写《三国》?

是在这巍然屹立的先烈碑下?在原本相连的龙埂尾端,长眠着的是那不屈的英魂。他们用生命去追求着心中的春色,然而,春天来到,那春风却永远也不能吹醒他们了。那断开的龙埂,是否也已把那记忆的祭奠隔开了?为何踏青的脚步只是匆匆奔向那祭江亭,寻找那那虚无的爱情故事?风无语,山无语,只有这殷殷的桃红,默默地相拥着远处雾罩的碑。

是在这绿草掩映的小径中?一边是无比热烈的灿烂,一边是寂寞生长的顽强。花树掩映之后,也曾有着不凡遗迹。那有孝勇双绝的豪杰之称的东吴名将太史慈、那忠厚诚义的鲁肃都长眠于此,想当年都是何等的显赫,如今却也只剩下荒林衰草间的一包坟茔,不由得人想起《好了歌》里那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是在这满坡的绿树青草中?“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春天唤醒了万物生机。然而,今天的花径是否有人清扫?那久闭的蓬门,你能否确定就是为你而开?

是在这枝头嫩芽中?春风中欢快的起舞,表明了生命力的顽强,初生的稚嫩,最易感恩阳春的德泽。

是在这丰盈的花蕾中?那紧裹着的是多少的希望和憧憬,当花儿全部绽放,留下的又将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

是在这浩浩东流的江水中?北固楼在,满眼却已没有昔日的风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那不尽的长江依然滚滚,却再也不见那“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的雄秀气势。“天下江山第一楼”,已成往事;“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的胜景,也只能靠想象了。

是在这绿竹红花下的清晖亭中?

还是在这被人遗忘的“朱文公祠”中?无人问津的残垣,冷落的旧墙,里面或许也有这般那般的悲欢离合。

凤凰池莫非是一面历史的古镜,年年月月映照着苍天?世事沧桑,星转斗移,且莫谈古论今,看今朝,红的、白的、黄的,一切可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