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地“牛”?
徐
铭

牛年终于在一片“牛”声中来到了。从昨天的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到今天继续绵延的拜年铃声,几乎是言必称牛,似乎偌大的神州就成了个“奶牛场”了。
当然,传统佳节,相互说几句好听的,讨个口彩,不仅没错,而且应该,绝对无可非议,但关键是一切不要过头。就如烧菜要放油,否则粘锅,但油太多就腻人了,更是无益于健康。就像现在到处“牛”气哄哄的,不管对象、不论时地,乱用牛词,到处牛话,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了,感觉进了牛圈似的。
就比如,有人给我发短信拜年,祝愿“牛年做牛人,说牛话,做牛事,牛气冲天”。乍一看觉得满受用的,细想一下,觉得不妥。试想,“说牛话”不就是叫人“吹牛皮”吗?“做牛事”不就是跟“盲目蛮干”差不多吗?还有那所谓“牛气冲天”,不就是“牛屁连天”的隐喻吗?呵呵,这样的话语岂能用来给人祝福?说“革命”一点的话,叫这“牛话”既不符合“谦虚谨慎”的祖训,也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悖啊,岂可以大家都拿来“奉若神明”、作为追求目标呢?
翻翻旧日的记载,国人吃“说牛话、干牛事”的苦头太大了,教训也太多了,而且至今“余毒”未尽,官们报数字总还是有想充“牛”的,为了“牛事”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试想,如果如此全民皆“牛”,恐怕到头来,“牛皮”一破,就再也“牛”不起来了。
至于“做牛人”则更不敢当了。本人低调惯了,不想太“牛”。“牛人”,很容易让人想起恶霸、痞子之流,至少也是个五大三粗、吆五喝六的莽汉。我想,时至今日,恐怕都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再能再雷,也不要牛!得意总有失意时,腾达莫忘落魄日。千万记着,低调做人、诚信为人、慷慨助人、切莫欺人。
我想,牛年的祝词,还是要回归牛的本质,就是:要像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埋头拉车;像牛一样本本分分地耕地耙田;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这才是真正的“牛”!
时值大年初一,按规矩不该乱说。大家都说顺风话,你偏要不识时务在此瞎掰呼。有道是,童言无忌,童言最真。在苍天岁月的老人面前,大家都是稚童,也就无所顾忌地乱言一通,好在自认为是内心真话。
(题图取自网络,博主略作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