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人格魅力的基石
徐 铭

(点击看大图)
在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条朋友写的条幅。内容是林则徐的著名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我的座右铭。
无论做人为官,都必须要有容人的胸襟。对人宽容,既有利于交结朋友,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宽容,是构筑人格魅力的基石。
有容人的胸襟,首先自己要敢于认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要马上改正,并极力予以挽救和弥补,尽可能减少过错带来的损失。但事实上我们往往就不容易做到。曾经有个测试题,说:如果你不小心丢了100块钱,感觉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你肯定回答说,不会,那样简直超级愚蠢。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死不认错,反而花更多的时间找借口,企图替自己开脱,而不是改正错误。为了一个错误,很多人用更多的错误去弥补,错上加错。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在美国的西点军校,就听不到“借口”这个词,“没有借口”是这个学校的一个历史传统。因此,我们说,做人,也许应该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再依赖借口生活。
有容人的胸襟,重要的是能宽恕别人。对于别人的过错,尤其是别人给自己造成一定损失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有何种态度?
一般来说人们会采取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起而攻之,当即一口恶气吐出,痛快淋漓。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第二种是淡而处之,暂时忍耐,不予理睬,就像鲁迅说的,像抹去脸上的蛛丝一样,眼珠子都不转一下,让时间抹平表面的伤痕。但这样做,往往会仍然留下永久的心结;
第三是宽而恕之,以积极的心态宽宥他人的过错,高姿态、巧把握,以诚待人、以诚交心,感而化之,最终握手言欢。
而其中以宽恕为怀为最佳,但也最难做到。要做到宽而恕之,必须“三容”:一要有容人之心(要出自本意,自觉主动不作秀,不勉强,既快乐容人,也使被容之人快乐);二要容人之量(要有容人的气度和雅量,不苛求自己的容人之意马上为他人所接受,所理解,允许有一个过程);三要容人之策(讲究容人的技术策略,尽量做到雁过无痕、润物无声、不事张扬、不留痕迹,以免伤人自尊,容人于无形之中、细微之处。)
有容人的胸襟决不是软弱无能。大家应当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怀宽恕了廉颇的傲慢无礼,为了赵国的利益,他收起了完璧归赵时怒发冲冠的意气,放弃了渑池赴宴时寸步不让的斗志。老将廉颇最终被蔺相如的大度所感动,所折服,当他负荆请罪、屈膝一跪之时,金山倒,玉柱折,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将相和”让强秦不敢小觑赵国,让赵国立身中原,这也成为了千古美谈,蔺相如的完美人格形象也为后人所追崇。
乐于、敢于、善于容人者,才会被人容,受人敬。宽容,是构筑人格魅力的基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