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为魂
继承创新 因地制宜
——对丹阳校区学生工作的一点想法
徐
铭

学生工作必须坚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每个学生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应当成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学生工作的一切思考谋划,一切部署实施,一切检查落实,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这条主线。
全面素质教育工程的抓手是什么?就是“爱”与“美”。我校学生工作要挖掘好、传承好、拓展好、发扬好吕凤子先生“爱无涯”、“美无极”的道德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以爱立美,以美成人。要加强学生的“美”的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了解什么是美,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美。当然,我们的教师首先是榜样,要让学生在我们身上看到最形象、最直观的美。就像凤先生在他的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样。
丹阳校区有着与本部不同的特点。目前我们的工作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这就是:管理体制、机制与工作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生源素质与培养目标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怀旧评价与现实差距以及学校评价之间的矛盾,学生青春成长期反叛个性与学校严格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学校有限管理权力与对学生的无限责任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不是一件容易快速的事。
因此丹阳校区学生工作的开展,要从校区特点出发,做到“三个结合”,就是继承与创新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所谓继承,就是要传承吕凤子的教育思想,继承老丹阳师范的严细实的传统,总结丹阳校区成立以来,在管理体制调整磨合过程中,形成的好的做法。所谓创新,就是要针对目前校区学生的构成实际、学生基本素质现状、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和高校管理的规范要求,来思考、探索和实践。
所谓当前,就是要突出稳定这个主题,使校区的各项工作走入正轨,确保教育、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正常、健康、高效。作为保证稳定的一个有效主动的措施,就是治理突出矛盾,针对关键问题,采取果断措施。比如宿舍管理问题,要把制度建立起来,执行起来,落实下去。还有值班问题,也是一个能否较真的问题。所谓长远,就是要着眼全面素质提升,健全常规制度,加强文明教育,强化规范管理,使一般要求成行为习惯,使随意行为内化为素质。

所谓普遍性,就是校区要按照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要从校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这就是特殊性。特殊性还有一个,就是校区内两块的不同特点。要分别针对五年一贯制师范学生和高职一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采取措施。教师教育系要强化专业特点教育,一切以专业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未来教师为目标,理直气壮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基础部要指导学生完成好从高中到大学的转轨,引导学生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踏实完成公共课学习、计算机、英语考级等基本学习任务,为二年级专业课学习及“2+1”学习模式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关键在于用心去做。要建立健全管理网络,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位;要依法按章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要继续发扬丹阳校区“严、细、实”的优良传统,统一决心,坚定信心,严格要求,细化管理,落实到位。具体工作一定要抓到位、抓到底,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