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吕凤子镇江高专 |
分类: 江南凤誌 |
2001级学生刘顿左手残疾,高考志愿也是其父亲帮他填的。由于父亲不懂,在选择专业时随随便便地填了机械制造。没想到进校以后才傻了眼: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不光是学理论,还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他的身体条件根本不允许。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转专业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为此,他心理上蒙上了很重的阴影。得知这一情况后,学校领导亲自出马找省教育厅有关人士沟通,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帮他转到了心仪的计算机专业。同时,安排心理老师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并在生活上给予他照顾。此后三年,在老师和同学的悉心关怀下,刘顿逐渐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离校时,他哭着对自己的父亲说:“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老师,我的母校,是他们圆了我成才的梦想,使我能够勇敢地走向社会。”
2005年,学校有两位同学几乎同时患上了重病,生命垂危。更不幸的是,这两位同学都来自苏北农村,家境十分贫困,高昂的医药费使他们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消息传到学校,一股浓浓的爱心在校园内迅速涌动。不到十天,全校师生员工通过捐款等形式,为两位同学筹集了近12万元的救治费用,大大缓解了两个家庭的燃眉之急。如今,这两位同学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关爱下,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重新回到校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针对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因为就业竞争等社会压力而产生心理的问题,学校专门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构建了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校、系两级心理咨询机构,组建了大学生心理协会,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灵译站”信箱,开办了网上心理交流论坛,为学生营造了温馨的心理交流氛围和心理疏导机制。同时,坚持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提前适应社会。此外,还开展了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程,开设了108门(次)有关人文素质的必修、选修课程,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据对该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王桂龙沈霞姜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