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为正则绣题词的前前后后
2007年4月
作者:吕存
陈立夫先生多次惠书大陆江苏丹阳,为正则绣题词,高度地赞扬与推崇正则绣,表达对爱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敬佩,这是十分难得的,也是罕见的。
吕凤子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艺术教育家、著名画家。1912年在家乡江苏省丹阳创办正则女校,同时,执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上海美专、国立中央大学等院校。抗战时期,携家人与部分正则学校教师逃难入川,在四川璧山复办私立正则蜀校。此时,国立杭州艺专与国立北平艺专并为一校,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任第一任校长,滕固为第二任校长。但筹备了二年,未能正式上课。于是,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夫亲自出面,请吕凤子先生担任国立艺专第三任校长。
吕凤子接任校长后,迅速把国立艺专的校址确定在距重庆璧山县城30余里的青木关西部半山上,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造好了校舍,全面开课。当时,师生们生活都很艰苦,而吕凤子先生节衣缩食,个人出资设立“吕凤子奖学金”,以对清寒优秀学生多做鼓励。吕凤子的威望、学识、人品,深得陈立夫部长的赏识,特别是凤先生以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与艺术上的创新的精神令陈立夫敬佩不已。
1921年上半年,吕凤子在自己的丹阳正则女校发明创造了乱针绣艺术(后被凤先生正式命名为“正则绣”),入蜀后又将此门艺术带入四川。为了进一步发展正则绣,1942年6月,经陈立夫亲自批准,教育部立案,正式成立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吕凤子兼任校长,并分设三年制、五年制绘绣专修科,培养正则绣人材。陈立夫还对吕凤子的正则艺专给予多方支持,通过批办公费支持学校,解决正则艺专部分办学经费问题。为表示谢意,吕凤子特让正则学校的刺绣教师杨守玉以乱针绣绣法做了一幅陈立夫先生的肖像赠送。抗战复员后,凤先生回到家乡,又亲自画了一幅《薛涛像》,赠送给陈立夫先生。
四十年后,在台湾的正则校友筹划为凤先生出画册,请陈立夫先生题写书名,陈立夫先生回忆往事,十分激动,不顾年事已高,挥毫书写了《吕凤子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画册》,并作序:“吕凤子先生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及美术教育家,对日抗战时,曾任重庆青木关之国立艺术专科校长,与余相友善。明年12月,为吕先生逝世30周年,其在台湾校友张杰画家,拟为其印行书画册,以资纪念,而请余为之序。余对于吕先生之艺术思想、办学精神及其高尚品格,夙所钦佩,自不能无一言。其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早岁研究西洋画理论及画法,使其国画兼收水彩画、油画之风格,所作《庐山云》曾获世界博览会中国画一等奖。一生作画近千幅,其精心构思之《四阿罗汉》、《十六罗汉》、《千古意》等珍品,构思谨严、意境高深,倍受世人推崇。所著《中国画法研究》一书,阐述中国画之独特风格,为研究国画理论之重要典籍。其书法则熔篆隶正行草于一炉,刚健凝炼,亦独具一格。至其办学精神,捐产兴学,可称为美术教育家。初则创办‘正则女校’,使其故乡丹阳女子有受教育之机会,继改为‘女子职业学校’设刺绣、蚕桑等科,开职业教育之先声。抗战期间,日军占领丹阳,复在重庆璧山创办‘正则艺专’、‘正则职业学校’及‘正则中学’,皆赖其卖画募捐而成,历尽艰辛。从此春风广被,桃李遍四海。现其校友正计划编印‘艺友录’,再进而组织‘凤先生学术研究会’。余以推进美术教育,增益美术创作,对于艺术教育之贡献,以资阐扬,亦聊表怀念故友这忱云尔。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吴兴陈立夫于台北时年八十九”。写完后,又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正则绣和凤先生的画作拿出,嘱印入画册中。
此后,陈立夫先生就一直关注着丹阳纪念吕凤子之事与正则绣的发展。1990年夏,又书写横幅“当代师表”赠丹阳吕凤子纪念室,为丹阳正则画院题词“艺以弘德而无止境,惟有德者能久享其名”,为《吕凤子文集》题写“爱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为丹阳正则画院正则绣研究窒题写了“弘扬中华文化”六字,为正则绣第三代传人吕存题词“吕存正则绣”。为了表明凤先生在刺绣发展上的杰出贡献,特又书写:“吕凤子先生与余在抗战期间,同在重庆市青木关服务于教育界,他不独是爱国画家及美术教育家,他在美术方面,有独特的风格,在刺绣方面,发明了乱针绣,他是有创造能力的美术家!”。
1992年,陈立夫先生在给凤先生长子吕去疾的信中又一次肯定了凤先生在创始乱针绣上的功绩,称赞凤先生的后人在正则绣发展上所作的努力。信中说:“刺绣,为我国所发明,为女子技艺之一,成为工艺品后,以苏绣湘绣为最著称,惟均依正规画刺成之。乱针绣之问世,乃由吕凤子先生创始,其时余长教育部,遂助吕先生成立正则专科学校,俾能弘扬此一新发明之艺术。最近消息由大陆来,始悉正则绣已得社会之肯定,可知真正之美,为人所共赏。余闻之而喜,咸书数语,以庆其成。吴兴陈立夫於台北天母时年九十二。”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bb6345701000a6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