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随笔集《风马牛》出版,感谢朋友们

(2012-05-03 23:31:10)
标签:

风马牛

散文随笔集

文化

分类: 其他

http://s15/middle/5423e9dchbf238416084e&690

 

------------------------------------------------------------------

* * *

 

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散文随笔文集《风马牛》于3月出版。一套三册,分别以“风”、“马”、“牛”为寓意,结为《域外捕风》、《梦境走马》、《山野觅牛》三集,串联笔者从闽西大山到大洋彼岸、从插队知青到资深媒体人的生活历程。一个媒体人“越界”踏进文学领域,试图用四十年的行走,体味“风马牛亦相及”的生活哲学,以及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联系——红尘如烟,情意最好。

有朋友咨询购书事宜,感谢之余,特告知:除各地新华书店外,

网购地址目前先在京东网

http://book.360buy.com/10970026.html#none

卓越亚马逊网:




http://www.amazon.cn/风马牛-孙原/dp/B007RVU96U/ref=sr_1_5?s=books&ie=UTF8&qid=1336057121&sr=1-5

 

谢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这套书出版的朋友们,正是你们的教诲、启迪和鼓励、温暖,才让我对生活的美好、对人群的温暖和中西文化的进程有所感悟,因而也才有这二十余万字的散文随笔文字。

 

以下是这套书的具体编辑体例:

 

【总自序】

古语道:风马牛不相及。本意是事物之间南辕北辙,根本不可能相交集。

但人的世界要复杂得多。许多看似不相及的事物,偏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是奇怪的生物——一生都在梦境的美丽与现实的残酷中寻求平衡。

或许,换句话说,人生一世,总需要灵魂飞翔与踏实前行的兼备融汇。灵魂的追求须永葆童心,始终以梦扬鞭,催生马蹄踏花;而为人做事,须有俯首谦逊、敦厚踏实的拓荒牛精神。

是故,看似南北走散,两不相及的马与牛——精神贵族与物化草根,完全可以因为我们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温度,融合于一身,甚而惠及他人。又因惠及他人反而愈加自惠自修,趋向化境。

这该是高贵的人生。

 

上集:《域外捕

分为“美国采风”、“日本行思”两部分。33篇。前者是作为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学者”赴美考察的纪行,后者是访问日本时,对日本民族性格成因的探讨。

题记

战国宋玉名言: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意指风起于微末之间。看似无迹,却无处不在。风生于自然,概念却延展到人文社会。世人有风光、风景、风云、风貌之说,又有风土、风俗、风情、风尚、风气之意。我曾有西域和东洋之行,栉风沐雨,却也采风问俗,际会风云。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故异域之行,虽为捉影捕风,个中寒暖,最宜放眼思量。

 

中集《梦境走

分为“天堂梦”、“浮世梦”两部分,50篇。前者是暂时跳脱尘世,让灵魂自由翱翔于人间净土的感悟,后者是身处尘寰,心灵依旧充满温暖与温馨的况味思考。

【题记】

梦,抑或梦想,是思想和愿望的化身,是人类超越现实羁绊的美丽向往。钱钟书《列子张湛注••周穆王》曰:

“体气之梦,因体内之感觉受触而成梦”。美国文豪杜鲁门·卡波特说:“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诗人海子,更有“以梦为马”的诗句传世——他将梦想托为骏马的意向,以梦为马,让心灵不停歇地驰骋在自由的境界。

生命何其短暂,个人固然渺小,且皆被物质和世俗所羁绊,但人类的心灵却可以超越时空。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彼此的爱与温暖,筑造和享有精神的如梦天堂。

 

下集《山野觅

分为“回望山野”、“山野逸闻”两部分。31篇。前者是笔者少年和青年时代在闽西

大山期间,对山乡纯朴、善良和纯净的回忆,后者是闽西山野间部分奇闻异事的笔记

体记述。 

 

【题记】

牛,自古是人在世间最善良淳厚的伙伴。牛,也有初生不畏虎、或荒野开拓者的意象。

闽西山野,清新纯净的气息和天地融和的观念,山里人敦厚及果敢的如牛秉性,影响我的一生。

有意味的是,佛门教义中,牛是高贵、威仪和德行的象征。如来佛祖便是“行步安平,犹如牛王”。禅宗更有著名的《十牛图》,分别从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直至人牛俱忘、返本还原等,来代表修行的十个境界。心中有牛,原来可以反哺修身,自省参禅。这真是始料未及,而意味深长。

 

【全书后记】《行走的温度》

冬日的清晨,一轮暖阳从窗棂照射进来,我那般真切地感觉到,阳光的细小微粒那般贴心而温柔地亲吻着我的手脸,身上每个生命的细胞,都在暖阳下渐次鲜活。新的一天,就这样被这橘色的朝阳照亮。




数万年前,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万物之神的太阳愈加活跃地播撒光热,方能够从若干次寒冷的冰期中渐次萌动,点点滴滴、却坚定不移地进化的。




当十余万年前的远古智人,开始以某种温馨的仪式,捡拾起族群中逝者的骨骼加以珍藏和纪念,这便开始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划时代的时刻:人类从此首次区别动物,对同类的亡故产生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温情反应。也许,恰恰就是从这一天起,人类在这个世界对高级情感的需求和进化,与日俱增。




然而千百年来,这个世界的进化,在客观上,又是以严酷竞争与无情淘汰为常态的。世事纷繁而无常,生命之花弱小而短瞬。战争与灾害,疾病与死亡,尚在明处;职场凶险,商场恶斗、挚爱离异、亲朋反目……来自于人类自身的伤害,每每创痛益深,且久远不癒。唐《晋书·羊祜传》中,早有“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之谓。可见失望、哀愁与无助,是千百年不变的人类情感泥淖。




但这并不代表人类精神世界的无望或绝望。更不代表爱与温暖没有存在的空间和意义。而且,恰恰由于世间的寒凉太多,人们对爱与温暖的需求,尤为可贵和不可或缺。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感需要。人们必须在多舛的人生与爱的心灵之间,达成的某种平衡。
 




既然世事已经太多的凶险、污浊与不公,尽然人类自己常常要陷入迷茫、猜忌、冷漠、麻木和癫狂,既然人类自从远古智人进化为现代人后,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冰霜雨雪”,除了基本生存所需温饱之外,更加需要情感的温度——需要温情、温和、温柔、温馨和温暖,去完成灵魂的自救,那么,我们就应该更重视去寻找这个世界的温度,寻找那些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一时忽略或放弃的人性的温暖——真诚、真实、善良与爱。
 




温度的分子学理论告诉我们,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人的一生,除去年少无知和睡眠的时间,真正可以有自我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时间只有一万多天。人类如此弱小,唯有人群和社会,方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是故人类生命的意义,更需要的是情感之光互相照耀和温暖。这个世界的温度,其实是所有的人互动,方有意义。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随着家庭从福建省城福州下放到闽西的大山,我的个体的渺小身躯,开始感受大山里那些最淳朴的人的体温,我弱小寒冷的身体,被无数的温暖捂热。后来,我从山林里的知青点到滨海的大学,再从毕业工作的山区电台记者到省城的电视人生活,多年的底层见闻和行者行脚,我用心灵的温度,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温度。我在中国各地的山川河流行走,在东洋和西洋的日本、美国行走,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行走。行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对世事冷暖的触碰、寻找和感应,不仅用刀笔针砭时弊,更用我的灵魂的温度,去尝试人与人没有层级和国界之分的温暖互动。

人类不仅需要冷峻的自省,也更需要彼此给予信任与爱。如此,才能够在这个世界毁灭之前,在随时可能倾覆的生命之舟中,体验短暂而绚烂的生命之美。  * * *


 

http://s4/middle/5423e9dch79838da6bde3&690

http://s5/middle/5423e9dchbf23891ac8d4&690

http://s5/middle/5423e9dchbf238a39a93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