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营商是制造“响一声”的祸首?

(2008-04-24 00:10:11)
标签:

响一声

cctime

电信

手机

声讯

电话

转接器

呼叫转移

it

分类: IT/Focus/Work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骗专家对“响一声”电话回拨后被吸费一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个说无,一个说有。真相到底如何?

 

根据现在媒体所报道、用户描述,我例举两个例子:

 

一:回拨电话转接境外收费

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些“响一声”的资料,所谓电话吸费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需要电话群拨器、电话群拨软件、电话转接器和电话数据库配合使用。电话群拨软件载入电话数据库并实时回报数据,电话群拨器对外呼号,群拨器进入不同区域后根据需要发出呼叫。载入的数据库可瞬间使上千个电话号码造成未接电话。当有电话回拨过来时,电话转接器自动将来电转接至境外的高收费电话平台,导致用户话费每次被扣掉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响一声”转接方式 = 呼叫转移?

所谓的呼叫转移,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功能,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有提供。它是将你使用的手机来电转移到预先设定的其它号码上,不用自己的手机也可以照样接听打到您手机上的电话。根据呼叫转移的资费来说,如果你的手机启用了呼叫转移到其它号码上,那么这部手机就需要根据通话时长收取通信费用。
    质疑:那么用户回拨“响一声”来电号码时,那么支付声讯费用的用户是不是应该是这部“响一声”的来电号码呢?运营商是不是应该把声讯的被叫用户判断为这部“响一声”来电号码,那么还会发生这种“响一声”的事情吗?所以,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运营商计费规范问题!

 

二:吸费电话在国内?

据很多用户的反馈,响一声来电显示号码主要是15开头的号段,不管是否被转接,吸费电话不排除在国内的可能性。据从运营商朋友处获悉,申请声讯业务的公司必须要具备SP资格,当然并不是说具备了SP资格就可以任意开通声讯业务。任何声讯业务都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到所在地及省级运营商增值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交申请,通过后才会给你分配声讯号码,并在运营商的系统平台上开通权限后,用户才可以拨打。

也就是说,要开通声讯业务如果没有运营商增值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批示,运营商平台中没有开通权限,用户拨打到这个声讯号码应该是不能接通的。

 

运营商业绩=纵容“响一声”?

运营商的增值业务或者市场部门,每年都有业绩和考核指标。当然大家都知道,无论哪家公司,为了完成业绩指标都会不择手段。一些个别的小SP,都比较敢冒险。对中国这个社会来说,关系胜过能力。要搞好关系是很容易的事,其它的不多说了。如果这些小SP没有运营商内部的关系在背后支持,是绝对不会得手的。因为这种“响一声”,回拨过去没有任何业务的形式,想通过运营商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审批,是完全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运营商是不是负有推缷的责任,“响一声”在用户的生活和工作上带来了很大的骚扰,所受到的影响完全要大于被吸费。

 

希望监管部门早日规范声讯业务,让通信能够更好的惠及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