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道的庄子》——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之一

(2018-07-07 11:39:33)
标签:

庄子

逍遥游

道家

耘芜居士

分类: 《独道的庄子》解庄子内篇

《独道的庄子》——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之一


 


 

第一篇《逍遥游》

 

我本逍遥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海底门藏有活力无比的精灵鱼,精灵鱼名叫鲲。这鲲的精力之大,一冲不知激浪几千里。转而冲精化气为灵鸟,活灵活现为神鹏。光是鹏的神背,一眼不知气卷几千里。每每只身忽地奋飞,那宽广的翼翅宛若垂天的云霄。也只有如此神鸟,从海底门一路运命化徙直达南冥,冲开南冥顶轮,融入那寂寥无边的天池。

 

直译也只能如此。但若这样读庄子,除了觉得这是一篇精美寓言外,似乎别无他物。如此理解,也就着实被庄子的文字迷惑了。

此篇其实大有深意,生命本来就是这般逍遥的,它说的就是生命我啊。可人们经不起生命的形势造化,莫不是中道夭折常迷失自“我”。

 

北冥,不可理解成具象的北海、北方、北极。

我们通常说冥冥之中,这个北冥的冥,也类似此冥。“冥冥之中”有多大?无边无际。北冥,即冥冥之中的北面。后面说的南冥,即冥冥之中的南面。这南和北都不是确指,可用易经后天八卦的方位来辅助理解,对应南方的卦为“离”卦,对应北方的卦为“坎”卦。坎,主北、主下、主水、主动。离,主南、主上,主火、主光明。

离和坎,合在一起,则为“上火下水”的“未济”卦。

未济卦,为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前一卦六十三卦为“既济卦”。卦象上水下火,水火既济,本属万事大吉。但物无恒吉,故而未济。因此未济卦,象征生生不息,从头开始。最后一篇《应帝王》的最后写到“倏和忽窜通一气为浑沌凿孔,七日浑沌死”,便和未济卦相关。

 

因此读庄子,就是在读“我”!

一切的一切,也的确不能离开“我”来谈。否则,心外还有个外面的世界。生命就无端切割,就不成其一个生命整体了。

 

人体即是浑然一体的生命小宇宙。

南冥、北冥,这些南北方位,对应“我”的身体,都有相应所指。

人之九窍的“阴窍”穴,也称“海底轮”,也叫“北门”,在会阴和肛门之间。庄子说的北冥,可理解为“此地”。它有如生命人“我”的藏精之地。北冥为什么有鱼?因为先天有精。精,生命人我自性本具的精力、活力。庄子不直接说精力活力,而是取个形象大鱼的名字,叫鲲。鲲多大,即精力有多大。不知几千里,游动起来激浪几千里。可见生命我的原本精力,随便甩开就是好几千里。

 

对应的南冥,就在人体的头顶,穴通天池,名为“顶轮”。可见后来诸多的中医道教的功法,源头都出自老庄,或者至少和老庄有关联。

 

精,生命的“天机”,它是先天与生俱来的生机。天机不可泄露,说的就是精气不能轻易漏失。因此我们常说精进,进,就是要向上,冲生精气。若是往下,精就流失,精力就涣散。比如生理现象的遗精,就是泄露天机的一种。上冲至丹田,化为丹田之真气,道家称之为“炼精化炁”。“炁”与“气”不同,前者自性生能。

 

丹田之炁再冲向上,融入胸腔,道家称之为“炼炁化神”。庄子在这里生动描述为“化而为鸟”,又给这鸟取名为鹏。前面说大鱼为鲲,如生命人的精力。转而化为大鸟,为鹏,就如生命人的神气。鲲鹏,即如生命人“我”的精神。

 

生命无死,精神不止。

再进一步冲化,便进入总窍大脑的“泥丸宫”。道家称之为“炼神还虚”。庄子描述为“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即是说精神炁极致,生命力更加宽广,庄子说“怒而飞”。怒,并非气怒,而是炁激,是说生命自性能量的喷发,升腾出壮阔的生命云图。

 

最后一步“炼虚还道”。

冲出大脑天门“顶轮”,随即融入南冥天池的寂寥廓然之境。此机“我”便与天地大道打通一片“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自性原本的精气神,如垂天之云一般广阔无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正是生命本就该如此,一路运命从北到南,从北冥的海底门,一路直冲,化入虚极的南冥天池。

 

庄子此段的描述,与《道德经》中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证道境地,同出一脉。契入如此境地,便可自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生命壮阔,即刻也明了“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灵明本来面目。

证得如此方境,方可说活得明明白白,方知生命原本无挂无碍,逍遥自在。

 

庄子一开始以鲲鹏说事,有如禅宗单刀直入,因为生命本来就是如此神气活现。你如果以为庄子是在摆山海经的龙门阵,就全然误会庄子了。庄子全篇,就没有离开过“我”。

 

人通常缺乏活力,总觉得疲惫,往往就在于有意无意“泄露天机”。

人们执意以为“我”就是这个区区肉身,无始以来就小看了自我,精力一开始就自闭设限,弱化了原本自由广阔的本心。加上七孔外漏,眼逐看、耳逐听、脑逐动、身逐行,身心徒耗,光是地气的吸引,就已经画地为牢,哪里还能奢望直上九天的逍遥呢。

 

至于如何炼精还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这些都是在不劳精伤神的自然而然的生命进程中,自生自化自运的,根本不要教条神话它。婴儿为什么精力旺盛?老子说,没有蚊虫叮咬他,他也是活蹦乱跳,就因为“精之至也”。回到纯粹自然,精神内守,又浑然内外忘我,这灵明了了的自在,就是与天地大道活泼合一了。

我本就是那鲲鹏,生生在冥冥中无何有的南北天地间遨游自在。

 

逍遥者的见地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这书,专门记载些奇谈怪论。其中有一篇《谐》说:“大神鹏飞徙在南冥之地,水面激浪三千里,凭借狂风骤升上空的翅翼就足足有九万里。一路而去六个月之久才歇息下来。”往上看似野马的飘云,往下看地面浮游的尘埃,生物之间就是如此息息相吹。天际的苍苍茫茫,那难道就是它真正究竟的本色吗?它高远起来就没有尽头吗?若是大鹏鸟往下看,也不过是这个样子吧。

 

志,记载。抟,凭借。

庄子插说《齐谐》里的一段,点明“鲲鹏”之类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记载,并非我庄子胡编乱造。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想吹也。庄子的文笔是很跳跃的,这显然是接前面“天池也”之后说的。仔细理解“以息相吹”,它是说一切生物气象万千,都不在我心之外,都有如我心中一气息息生动的影像。从地球看太空,从太空看地球,都是一个样子,所谓高低、美丑、远近、大小,都不过是我内心一气的分化认知而已。

 

逍遥者就是有如此气魄。

内心接通此种境地,读者当下也能豁然开朗,顿而心中感慨万千。原来我的生命境界是如此广阔。忽而扶摇直上,忽而天际苍茫,穷尽之远,依旧远远没有尽头。

 

逍遥者的心量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yn)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且看那水积不深的地方,就无力负载大船。就好比倒杯水在堂上的低洼处,芥草之物浮在上面当作船行,换上杯子就胶着不动了,这是因为水浅船太大。再看那风力积聚不够浑厚之处,它负载巨大的羽翼也就不够力量。可想而知九万里高空,风力就在它的下面,这样正可以培植风势。有如此之力的翅膀才可以背负青天而没什么挫折阻碍,从此行将在图南的逍遥大道中。

 

夭阏,挫折阻碍。

水之积也不厚,风之积也不厚,这犹如心浮气躁之人,心量受限窄小,气量不够开阔,生命境界也就局限于坳堂之上,生命本有的活力施展不开来。

 

而动垂云辄九万里的逍遥生命,连风都在他下面,整个生命与青天连在一起,所到之处毫无束缚阻碍,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也因此才有图南的抱负。图南,意指生命扶摇直上九万里高之后,就无所谓再高,就此一路向前,向前就是图南。

 

从北冥直冲南冥天池,意在生命终究通道合一。庄子此处的隐意,是说生命人我原本的意义就如图南之道,自下而上,自北向南,精神永无止境。由北冥的水地,直冲南冥的火地,向着光明的远方,永不停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