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hromewindowsvistasnowleopard操作系统审美马未都it |
分类: 只是评论 |
Google的操作系统Chrome os(下称Chrome)与其说是一个产品,还不如说是其面向未来竞争的一个布局。但是,如果说因为布局伟大,所以就说Chrome是一个伟大的产品,这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Google无论做什么,关注的热度似乎有点令人感觉失常。无论它去开发跟互联网公司并不沾边的清洁能源,还是在跟互联网非常沾边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创始人结婚,还是在中国涉黄,总之,明星公司所做的一切,在受众中引发的效应如同娱乐明显之于八卦人群。从这一点上,Google具有无与伦比的潜质。
应用简单粗暴的分法,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勾钱的,一类是勾魂的。Google属于勾魂的那类,虽然广告依然是它收入的绝对主力,但它做的很多事情,推出的很多产品,都在证明它的出发点是勾魂。而庸俗的公司首先就想勾钱。结果是,以勾魂为人生目标的公司,勾钱如同搂草打兔子,用户纷纷失魂;以勾钱为目的的公司,勾钱如同拉纤,最终常常自己失魂。正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绝妙注解。
提及Chrome,万人空巷,众望所归,举手蔽日,挥汗如雨。这会令人产生错觉,似乎已经有无数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载并体验了一轮,并举行了规模不等的研讨会若干。然而实际情形是目前为止它尚且躺在Google的保温箱中。并且,虽然Google声明已有数家计算厂商将会响应,但后者单独面对媒体时却又打起官腔,“取决于用户需求”云云。
这一切都说明,互联网上引发的对于Chrome
顺着这个思路延伸下去,我们可能需要思考:这种迷恋为什么可以存在?
IT技术与产品完成从新生事物到消费品的过程,一共耗费了20余年的时间。与此伴随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流人群,其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比如,人们对于事物的整理和分类方式,已经在无意识状态下具有了明显的Windows的树结构特征。
在微软和英特尔共同把控IT业发展多年之后,严重同质化的大众审美情趣逐渐形成。借鉴马未都对我国历代对家具审美情趣的分类,IT 大众审美情趣也一模一样的形成了四个级别,分别为:艳俗、含蓄、矫情、病态。与之对应的,公司也可以分成四个类别。联想惠普微软类,基本属于艳俗,产品是面向大众的,如同东北碎花袄;索尼等有点追求的,具备含蓄美特征,面向有点格调追求的消费者;而苹果与Google类,则游离于矫情与病态之间,适合那些就是特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总是不好好吃饭睡觉、试图反潮流的人们。
在浏览器乃至操作系统领域,微软开启的艳俗之风久矣。苹果开发者大会今年的开场语就是拿Vista开涮,以反衬自己的Snow leopard何其出位。这是一种对立阵营之间的博弈,对手越强大,自己越强大。
在追求非主流的审美趣味的前提下,Chrome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甚至以前所有的Linux系统和苹果系统都未受此礼遇。这种迷恋得以繁荣的根本基础在于,在微软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用户的前提下,大众对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产生的严重的的审美疲劳。他们在心里呼唤着:受够了!是该换换口味的时候了!
但是,无论欢迎的理由多么强大,势头多么汹涌,在几年之内,我根本就不相信它可以颠覆微软的强者格局。在20余年培养的庞大人群和趣味之中,非主流永远存在,却永远是少数派。它只是让这个单调乏味的环境增添一丝生气,就像世界政坛中总是会出现几位女性。千万别以为女人开始掌控世界了,那只是一个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