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不要安静的走开

(2006-03-09 12:29:05)
分类: 好好读书
名人们的博客效果是多重的。既能粘住拥趸,也能带来攻击。既有人赞成,也有人不解。
名人难,做名人博客更难,做徐静蕾的博客,难上加难。
徐静蕾很受大家喜欢,喜欢的原因又很多。在开通博客之后,云云总总的理由中又多了一条。
也有人不喜欢徐静蕾。
但无论如何,博客成了一个平台。
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徐静蕾虽然知道大家喜欢她,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喜欢,也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
新浪也喜欢徐静蕾。她一个人就粘住了很多人。对有媒体理想的新浪来说,真是件好事。
但是,博客到底要不要安静呢?
事实上,在我上次研究博客的价值的时候,曾经涉及到这个问题。
博客在技术上是很容易操作的,这是p2p的价值所在——从技术上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我们在对很多事情有意见,但是无法左右事件走向。如果那个事件有一个出口,恐怕事件会因此而改变,在这个意义上,论坛的作用也非常大。
从程序上,博客提供给用户是否要公开信息的权利。新浪的博客我还真没有研究,不知道又没有这个东东。
假如徐静蕾不是名人,她的博客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现象:读者很少,无人喝彩,即使有一些观点,也只是路过。但是,毕竟徐静蕾不是非名人,而且,博客的流量还这么大。
假如徐静蕾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起事件——就像美国大选,总统们也要开博客——我想,以后,一些民意调查、听证会说不定也会搬到博客上来,那么,如果大家还是那么安静,博客地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一个程序上的问题:由这个东西,比没这个东西强。现在我们只能作定性的分析,拿不出什么有效的证据——但会有的,就像孙志刚事件一样。
环保主义者们提出,如果某一个材料尚且没有被证明是有毒的,那么,企业们就不要使用它。我们可以套用一下,博客是一个新生事物。迄今为止,总体上还是正面的,尚且没有证明他有毒。而且,如果没有流量和网民的参与,博客的价值也就失去了。
但现在企业们总体上采用的方法恰恰是,只要不被证明有毒,我就使用。这么一来,绿色和平组织们有的忙活了,不仅要为地球考虑,还得做试验,干科学家们才要干的事。
博客现在还没有商业化——但徐静蕾要出书了——我希望,博客可以商业化,但内容千万不要商业化,重走商业报纸的老路。
博客是民间报纸——加了广告就不好玩了。
徐静蕾的博客只是她个人的,影响有限,但将来会有更有意义的博客。
只是借着徐静蕾的博客探讨这么一件事,我个人很喜欢徐静蕾,我希望她不要关了,也希望博客不要安静的走开,它的价值才刚刚浮现。
 
更多文章请访问原始博客:http://web.mblogger.cn/xuni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