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D-DVD 此时不死,更待何时?

(2005-11-07 15:29:39)

蓝光和HD-DVD这一场战争渐入佳境。1020,全球最大的家庭影视发行商华纳兄弟娱乐集团以及旗下的华纳家庭影业公司宣布加入蓝光DVD协会董事会。这样的表态振聋发聩,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正在一步步宣告HD-DVD的死刑。

作为蓝光DVD的几乎唯一的对手,HD-DVD除了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还可能重蹈索尼当年在录像带标准上的覆辙。

投资银行家Herb Allen每年7月都坚持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太阳谷举办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常会把各个产业内的巨头请来,以便共同发现地球上在什么地方还有金子闪耀。而在2005年,参会的两个巨头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索尼公司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金格发生了争吵。

能让高层撕破脸皮的祸种,便是DVD格式。

 

貌似哀怨

 

蓝光DVDHD-DVD的争端由来已久。

在红光DVD时代之后,目前,对新一代高清(蓝光)DVD市场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技术标准阵营的对垒。一者是即索尼、惠普、戴尔参与的蓝光DVD标准,另一个则是东芝、NEC支持的HDD-VD标准。所不同的是在技术路径软件存在区别,而且,蓝光DVD的存储容量比HD-DVD甚至还要高上50%

基于各自在家庭娱乐业的理解和考虑,DVD标准之争在全球硬件厂商和内容提供商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先后有多家厂商公开声明支持某一标准,并竞相指责不加入的另一方。这在全球产业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相似的事情只是曾经发生在intelAMD所曾经争夺的PC厂商之间。

公开支持蓝光DVD的阵营认为,蓝光所拥有的巨大存储容量非常有活力。蓝光DVD光盘最少可以容纳50G数据,甚至是100G。相比之下,HD-DVD光盘从15G起步,最高只有45G。由于未来家庭娱乐在全球音像、消费电子、通讯行业的影响愈来愈大,而大容量则是一个基本的需求。这成为众多内容供应商们积极表态支持蓝光的重要原因。迄今为止,派拉蒙电影公司、华纳兄弟、 20世纪福克斯、迪斯尼等内容提供商、以及PC硬件提供商戴尔和惠普,以及传统家电制造商日立、先锋、松下、LG、三星、夏普、索尼、TDK、汤姆逊等。

HD-DVD则获得了一些传统硬件厂商的支持,东芝、NEC与三洋电机都名列其中。此外,微软和英特尔也先后宣布支持该标准。

拥趸的数量当然不是这场战争的决定因素。但是,这却意味着两种对于未来数字家庭的战争提前打响。

按照微软的英特尔的描述,未来的数字家庭应该是以电脑为中央控制中心,由此向电视、音响、手机、相机、DV以及其他数字设备上扩展。沿着这个思路,微软源源不断的推出游戏、媒体中心、家庭“盒子”。而英特尔也相继推出可以用于电视等家设备的数字芯片。

而索尼等显然并不同意这种思路。无论设备如何发展,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针对中国市场上风靡一时的EVD,评论家们普遍认为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获得内容商们的支持。当然,限制EVD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它依然是红光格式,这在技术上确实已经落后了。

对内容的尊重和保护成为派拉蒙和华纳兄弟以及索尼旗下的内容公司选择蓝光的举足轻重的一个原因。7月份,索尼决定对蓝光标准进行完善,而这一措施被认为将撼动微软的信心。20世纪福克斯公司是好莱坞的反盗版先锋,为了赢得该公司的支持,索尼决定在蓝光DVD中加入旧金山的Cryptography研究公司为福克斯专门开发的反盗版技术,这项技术可阻止电脑用户把DVD电影拷贝到硬盘中。而在目前的盗版事件中,微软和英特尔所把控的电脑一直是最重要的作案工具。福克斯一位高层表示,他们(转向蓝光)的决定几乎“不用思考”。

影响蓝光阵营和HD-DVD阵营胜负的最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者到底选择什么。然而,在很多个技术领域,尽管能够含糊的描绘出需求,但消费者往往并不清楚用什么产品实现这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哪一种技术最先得到采用、获得更大规模的应用,将直接决定某一种技术的生死。

 

内容决定形式

 

美国媒体报道说,索尼的这一举动对于微软的Xbox 360来说是一个打击。出于降低售价的考虑,微软决定在新游戏机中不提供高清DVD功能。根据微软的家庭娱乐构想,这些视频流将从一台同时和电视机连接的媒体中心电脑传输到游戏机上。然而,Cryptography的技术意味着好莱坞片商将力阻将视频拷贝到电脑。在美国的会议上,据说比尔·盖茨要求索尼放弃这个技术,却被拒绝了。

微软和英特尔大光其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眼睁睁地看着话语权旁落却无能为力。对于这两个长期盘踞IT业的巨人来说,对PC厂商的控制力让他们选择了HD-DVD,也因为这种控制力而很受伤。

先下手为强。

9月份,东芝发布了全球首个笔记本电脑用HD-DVD光驱后。稍晚几天,东芝公司又宣布着手开发装载HD-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新产品预计在2006年初上市。

这一举动尽管时间较早,然而跟那些对消费者们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内容商们而言,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了。

在与蓝光阵营签订意向书之后,华纳家庭影业将在未来推出蓝光DVD电影,以配合蓝光DVD播放机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市场的推出。目前,时代华纳影业在全球9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掌握着全球最大的影视节目交易网络。该公司收集的电影在好莱坞也是最多的,囊括了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特纳娱乐公司、Castle Rock娱乐公司、HBO家庭影院和新线家庭娱乐公司发行的影片。如果蓝光真的得到采用,哪怕时间稍晚,占领消费者的头脑也并非问题。

在这场战争中,内容决定了形式——由内容商们来选择电影采用什么样的存储格式——而不再是由技术的提供者来决定。而在IT业,后者多年以来大行其道。

决定因素确实不是技术。20年前,索尼Betamax技术领先于当时的录像带技术,但其许可政策却不能让好莱坞片商动心,最终惨败给松下公司的VHS

如今,吸取了前车之鉴的索尼卷土重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是东芝曾经最信赖的“兄弟”背后捅了一刀。2003年,东芝聘请了时代华纳影业的一个高层专门负责为HD-DVD谋求好莱坞片商的支持,两者联手共同击败索尼而赢得了今天的DVD标准并坐收专利费。如今,这一幕故事再度上演,主角却换成了对手,不知东芝心里什么滋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