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卓越绩效:践行卓越绩效管理 打造精品窗口学校
(2013-12-02 18:41:58)
标签:
教育学校卓越绩效杂谈 |
分类: 卓越绩效 |
践行卓越绩效管理
一、践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意义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覆盖了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组织,被国际上称为“组织成功的路线图”,全国、省、市、区、县开展的政府质量奖评价活动均采用这一模式。深圳市是国内较早开展卓越绩效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城市,也是最早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在教育和医疗行业应用推广的城市。
2009年5月,作为罗湖区政府卓越绩效试点工程的推荐单位,北斗小学的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12月通过专家组验收,荣获罗湖区区长质量奖。在四年多时间里,领导班子用战略的眼光思考教育,用国际最前沿的管理模式审视教育,积极探索卓越绩效模式和教育事业的结合点,提出了“追求卓越,质量领跑”的创卓思路。
二、践行卓越绩效模式的历程
(一)试点阶段(2009年5月——2010年12月)
2009年5月,北斗小学卓越绩效导入工作正式启动。在这个阶段,对照卓越绩效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活动。2010年12月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学校在十家试点单位中名列前茅。
(二)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12月)
针对专家组反馈和学校工作重点,本阶段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第一,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思路制订了学校五年战略规划,实现了一大突破,改变了以学年、学期工作计划驱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方式;第二,对原有的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进行了调整,调查内容由学校关注转向学生和家长关注,提高了调查的真实性和调查结果的可利用性;第三,通过行动计划落实“明师”团队、“数字北斗”等战略规划的重点,跟踪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效果。作为这一阶段的成果,学校申报并一举荣获了2011年罗湖区区长质量奖。
(三)全面推行阶段(2012年1月起)
这个阶段,学校按照2012年新版标准进行全面推进,探索卓越绩效模式与教育的全面、深入结合。学校开展了组织高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深圳市卓越绩效促进会组织的新版标准培训、评审知识培训,加深对卓越绩效的理解;根据市教育局坚持“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理念,打造教育的“深圳质量”不松懈的总体思路修订战略规划;进一步抓战略规划的“落地”;建立量化的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等工作。
在市教育局召开的卓越绩效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我们作了经验介绍;在深圳市卓越绩效模式教育行业标准制订过程中作为行业代表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标准的顺利出台作出了贡献,进而推动了卓越绩效模式在我市教育领域的全面推行。在践行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先后出版了《深圳市北斗小学员工手册》、《深圳市北斗小学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自评报告》、《深圳市北斗小学2011年深圳市罗湖区区长质量奖申奖报告》、《2011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证实性材料》、《2012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申奖报告》、《卓越绩效模式在学校中的运用——北斗小学成功案例》。
三、践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成功经验
2011年12月,我校荣获2011年度罗湖区长质量奖。综合各方面数据和信息,结合专家的反馈,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
北斗小学建校二十九年,在历任校长的努力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随着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学校进一步系统提炼了学校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宣贯,促进了各方对学校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形成了各方协力办学校的氛围。除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理念,学校还提炼了教育、教学、后勤、科研等各个领域的文化理念,使学校文化更加丰富和深入。学校制定了《员工手册》,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形象标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学校文化从理念转化为员工行为规范,使学校文化落到实处。学校还注重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校徽设计、校园建筑装修、宣传栏、校园雕塑、办公室名片、班级名片等形成了具有北斗特色的学校视觉识别系统。
(二)科学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落地”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战略导向,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战略规划小组,在战略制定前进行了广泛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包括兄弟学校的信息和经验,制定过程中邀请家委会、共建单位、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用了专业的战略分析和制定工具(如PEST、SWOT、资源和能力分析、BSC平衡计分卡等),最终确定了“全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形成学校系统管理优势”、“打造明师团队”、“数字”北斗、“开发素质教育特色课程”、“物质和人文环境改善”五个方向的战略目标,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打造深圳市精品教育窗口学校”的愿景。学校更加注重战略规划的落地,通过学年计划、学期计划、专项工作计划建立与五年规划的关联,并且对财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从资源角度保障了战略规划的实现。
(三)以顾客(学生和家长)为关注焦点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学校在倾听顾客的声音及确定顾客满意和契合方面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方法,每学期通过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方式组织一次“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家长满意度调查”以确定顾客的满意度;学校每学期统计学生和家长的投诉数量、家长会出席率、校本课程选修率等指标以确定顾客的契合度。对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教育、教学和服务方面的改进机会,例如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家长对学校的特色课程有较高的期望,学校由此开发了经典诵读、形体、管乐、双排键电子琴等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还设立多种投诉渠道,方便顾客反馈意见;建立了投诉流程对投诉受理、反馈、调查、分析、处置、再反馈、跟踪回访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契合度。
(四)战略导向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实现“数字北斗”的战略目标,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涵盖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教育管理、知识管理等系统模块,提高了学校决策、管理和沟通的效率。设立学校网站、专题网站、主题社区、教师博客、QQ群,密切了学校和顾客之间的互动。信息化建设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学生自制课件通过网络分享,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和课堂效率。信息化建设为员工经验交流分享服务,如学校的“明师”工作室专题网站,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了网上评课、交流、分享。学校的信息化平台方面获得了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奖;全国中小学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信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2009年已经通过了中期评审;第十届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一等奖。今年学校将信息化建设向教学、教研纵深向发展。搭设平台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研究”、“微课研究”。
(五)以员工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战略规划和员工需求。员工的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均围绕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如针对“数字北斗”,开展员工信息化培训;针对“明师”团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骨干员工外派学习等。按员工的岗位性质、年龄、性别等对员工群体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员工支持项目,如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不同层面的培训学习机会,如针对女员工开展健美操、瑜珈等文体活动。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不同员工群体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学校员工满意度逐年提升,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克服了职业倦怠。
(六)基于过程管理思路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基于战略目标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定关键的价值创造和支持过程,明确了学校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服务中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如主动邀请市区教研员到校指导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建立教研共同体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聘请外教到学校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充分借助共建单位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建单位参与学校管理,如家委会、三结合会、校长信箱、校长热线等,通过反馈发现改进的机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活动的新模式和新技术,如以卓越课堂为载体,以网络教研为引领,以先学后教为形式,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深入;采取星级评价的德育评价方式,既有针对学生个人的“文明之星”、“阅读之星”评价,又有评价班集体的团队评价。
(七)基于战略的教育技术研究
紧紧围绕着学校的战略规划和核心竞争力,紧密跟踪国内外先进教育技术,用以制定学校的科研方向,选择科研项目。打造“明”师团队是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充满生机、高效、智慧的课堂是“明”师主阵地,为此,学校开展了构建卓越课堂文化活动,在课题的研究方向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了《小学生视角中的好老师标准研究》、《小学课堂优秀教学技艺研究》、《基于行动的微课题研究》等课题,在这些课题下又设几个模块的研究:小学语文网络情境教学研究、在语文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研究、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给语文教材补充吟诵内容研究、先学后教课堂结构模式研究、英特尔未来教育研究。在研究人员上,除了各课题组、学科组的骨干力量外,学校还成功申报了小学语文、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集合全区的有志者共同完善这一研究,同时也将学校的优秀成果辐射开去。这些课题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八)风险控制促健康发展
学校系统识别了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14项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习和检查,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连续性。例如紧急疏散演习,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日常自救小常识讲座。学校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二是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三是秩序井然,演练效果良好。演练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不仅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变化
学校通过收集信息,对政策变化、教育技术的变革、兄弟学校的变化、顾客要求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策,然后快速细致的落实。例如:2013年地铁9号线施工,对学校教学楼楼层安全产生影响,学校战略规划小组立即召开会议跟进,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联合教育局、重建局、公务局、发改委、地铁集团商议,确定方案:学校师生分流撤离,校园放弃楼层加固,实行重建。政府支持重建方案,新校园的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北斗小学的新校园建设将作为罗湖教育窗口学校来打造。分流后,针对功能室紧缺的情况下,将重心转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上;因重心明确,长期培育的“明”师团队素质过硬,在分流后第一次全区抽样性测试中,我校五科成绩均高于区平均分,数学、英语分别超出区平均分近9分、5分稳居公立学校第一名。学校还将加强艺术教育和双语教育,力争用三年时间把艺术和双语教育打造成学校新的亮点。
四、深刻体会
在推进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奖,而是要注重组织追求卓越的过程本身。这一过程是组织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也是一次全员学习、领会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极佳机会。
(一)坚持战略导向,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蓝图和学校自身的发展方向,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建立规范的战略管理流程,将战略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兼顾长远和当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卓越绩效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顾客(学生、家长)、员工为服务导向,把满足顾客、员工的需求,实现顾客、员工的愿望,维护顾客、员工的利益,作为推进卓越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推进卓越绩效模式,必须坚持实际出发,立足教育行业和学校实际。既要学习借鉴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又不能照搬照抄。要在学校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规范,在教育实践中创新和提升,不可脱离实际。
(四)推进卓越绩效模式,必须靠“一把手”工程,全员参与。自从我校正式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以后,学校领导班子周密部署、有序开展;组织全体行政参与学习培训、全力践行。街道办等共建单位、学生家长、教师都为试点工作出谋出力,为战略的制定给出了很好的意见,极大加快了试点的进度。
基于教育行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卓越绩效模式在学校内的宣贯力度,不断加深领导和员工对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作为罗湖教育系统的代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收获在本区交流分享,以带动更多的学校和组织加入到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队伍中来,共同营造追求卓越绩效的浓厚氛围。
在成绩面前,我们没有满足,我们将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我们深信,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将更加有效地践行卓越绩效模式,在艰辛、复杂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享受卓越,创造卓越的结果,争做行业的领跑者,为提升罗湖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追求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地认识到今天我们的追求对于罗湖乃至深圳本土教育发展的非凡价值。它将在北斗乃至整个罗湖的教育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卓越将成为北斗人的永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