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Genesis》

(2011-05-10 19:33:22)
标签:

冯象

创世记

genesis

智慧

神性

分类: 读书

我读<Genesis>

文/尔玉

  《Genesis》全名《Genesis 创世记传说与译注》,冯象著。

   我总说,我是有神性的;虽然每次听我说的人都回敬我以或嘲笑或不解的眼神,然后略带讥讽地反问:那你就是神喽?每次我只是笑笑罢了。

   我知道,我自己不可能是神,因为神除了拥有神性还得拥有神迹。

   神性即一种智慧,开悟,用其高尚的语言来表达其高深而精髓的思想。神迹却是一种只能在传说中听到的非凡人所能行使的行为迹象。比如驱魔、让死人复生、治百病等等……

   而很多圣人或者先知介于凡人与神之间,他们没有神迹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神性(超凡的智慧),能体会情感,追求至善;同时更有人性,比如会有人的弱点,例如会恐惧、矛盾、怯懦、怀疑等等。

   如果将凡人与神圣分别作为一个轴的两端,那么越是靠近左侧世俗越深,就越是纯粹的人,相反,越是靠近右侧神性越多,就越是超凡脱俗,靠近上帝。

   我们就是生活在、遍布在这个水平轴上的生命点。

   我读冯象的<Genesis>领会到“有些人是有神性的,天生智慧是一方面,后天通过学习和努力的顿悟也可以与上帝通灵。”

   又有人讥笑我,你就看一本冯象的书,就顿悟啦?

   我说:是。

   于是又有人讥笑我,那你说说看了什么就让你顿悟到自己有神性了?

   我说:好,让我来说说看。

    由“太初”所悟。

   太初,上帝创造天地。《圣经》上说,上帝以言创世。

   上帝说:光!就有了光。

   上帝说:大水中间要有苍穹,把水分开!睡果然一分为二。

   之后,上帝才动手早了日月星辰,造了水里游动的鱼鳖,空中展翅的飞雀,陆地上栖息的野兽爬虫,以及三界所有生灵的主宰:人。

   耶和华开辟我们这个世界之前,先已造了七样宝器:一是法,即神的智慧,用黑火在白火上写就,她端坐在上帝怀里;二是上帝的宝座,就是后来由四位四脸四翼、汗滴燃起火焰的天尊牵引的那架战车;三是上帝右手的天堂;四是上帝左手的地狱;五是上帝面前的天庭圣所;六是圣所祭坛镶嵌的宝石上,刻着救世主的圣名;七是先知摩西咏叹过的那个威严的声音:“人子呀,你们回来!”

   耶和华曾就创世的计划征求法的意见。法说:至高无上的主啊,有了苍穹和大地,有了人,你才会有呼唤圣名的忠实的仆人,才能接受他们的礼赞。

   耶和华大喜。但是,智慧的法又有些忧郁。她知道,这不是上帝第一次创世;先前造的那几个世界,由于冒犯上帝,都被毁了。于是她向上帝进言:世上若有了人,就免不了孳生罪孽,因为人的本性愚顽,肯定会背弃上帝的教导。

   耶和华驱散了发的疑虑,叫她放心:上帝已事先备下忏悔,让将来世上的醉人都有机会改正。还要制定一处神殿,作每日的礼拜与赎罪只用。还有天堂和地狱分派赏罚。还有救世主最后来临,将罪恶彻底扫荡。

   法笑了。她明白了,上帝决意开辟的那个新世界,不光有严格的律法;从一开始,天地万物之间,就会充满上帝的仁爱。律法要接受仁爱的指导,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爱。于是她,上帝的顾问,向天使们宣布了上帝创世的决定。

   法即智慧,协助上帝创世《圣经》里有明确的记载。在托名智慧王所罗门传世的《箴言》中,有一段智慧的独白,自称“耶和华之道最先的成果”。故《塔尔衮残卷》所收《创世记》干脆把“太初”解作“智慧”。

   圣经为在天之言,所为上帝之法,是必须处处借助不同的名才能向人们传达的。

  “太初”便是言或智慧的别名。

   上帝以言创世,首先造的是光。但这光肯定不是我们肉眼平常看到的光,因为当时日月星辰尚未造就。是只能由我们的精神观照而领悟的,也就是上帝之言发出的智慧之光:他超乎我们头上的星空,乃是星光的本源。

   言通过语来传达,通过文来记载。可见,语言、文字是人类最初的生命形式----智慧的创造。更是上帝创世的精髓。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语言方式、文明程度、优美程度直接体现了我们的智慧程度,体现了我们与上帝沟通的精神境界的一致程度。我们不是常说:看某人,衣冠楚楚,一开口说话,就露馅。说明什么?说明他只是穿着漂亮,样貌英俊秀丽,其实内在却只是个空白的没有任何思想和灵性的庸俗灵魂,是图有虚表。而一个衣衫褴褛、满目自信的老者,出口不凡,思维敏捷,美语妙言,体现其豁达的哲学态度。这两个形象我们比较一下,谁更有灵性?谁更有智慧?谁是受到上帝的眷顾呢?

   想拥有智慧吗?想具有超凡脱俗的神性吗?从语言开始,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语言是智慧的表达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