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下学期家长会

(2010-03-06 23:10:03)
标签:

高三

女生

文科

家长会

教育

优秀干部

数学

分类: 高三生活

  2010年3月3日,离高考不到100天,学校召开了高三下学期的家长会。

 

副校长部分

 

一、高考时间表:

  3月第一周  高考体检

  4月6、7日  一模

  4月第一个周末  体育会考

  5月4、5日  二模

  5月12日  志愿填报(平台开放5天)

  5月下旬  自主复习

  6月2、3、4日  热身练习(三模),考前教育

  6月7、8日

 

二、面临的挑战

 1、对手的不服输,以及文科差距容易拉近;

 2、需要适应文综(理综)的考试方式;

 3、难度增加的一模,需要全面稳固的基础知识,不能抱侥幸心理。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忽视老师的集体(备课)成果;

 2、自主学习的毅力不足,表现在糊弄感性作业,忽略软性作业,不重视改错,不主动答疑。

 3、审题答题不过关。

 

四、对家长的建议

 1、做好自己;

  高考是孩子一生重要的事,不是孩子唯一的事;

  培养孩子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不是我们唯一职责。

 2、做孩子教育的合作者;

 3、做好孩子的“后勤”和“港湾”。

 

班主任部分

 

一、开学后存在问题

 1、不重视开学考试,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2、假期自主复习效果不好,未有效利用;

 3、作业完成不理想;

 4、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该牢记的未记熟;

 5、优势科目未发挥好,弱势科目未提升,不会取舍。

 

二、老师要做的

 1、加强纪律观念、加强时间观念、树立竞争观念;

 2、抓课堂、抓作业、抓统练;

 

三、学生要做的

 1、树立自信心;

 2、严格要求,绝不松懈;

 3、修正方法、提高成绩;

 4、重视做错的题,不重复犯错;

 5、不懂就问。

 

  班主任老师还提到家长要重视一模后的“疲劳期”和二模后的“混乱期”,要求孩子们暂时放弃个人兴趣爱好,如网络、小说等。

 

  在班主任的演讲稿里,小希在本区的期末考试中一人独得两个班级单科第一,且从上学期以来,成绩一直上升,并列入“稳升”行列。可贺可贺!

  

  其他老师还到班里介绍近期复习计划,并提出了希望。

 

其他

 

  家长会后,我去了数学毛老师办公室。因为其他科目的课任老师已经在上学期末做过交谈,这位上学期接手的数学老师一直没有见过面,而小希一直觉得毛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她,一学期以来,数学成绩稳步上升,基本稳定在130以上。小希一直想让我亲自去谢谢老师。

 

  见了毛老师,快四十的男老师,果真是小希描述的和蔼的样子,先感谢老师,老师温和地笑笑。又问开学后的数学测验怎么一下子分数掉下来了,是不是小希的学习有什么问题,老师居然坏笑,“吓唬孩子们的,不用管这次考试。”又和老师聊了下小希的解析几何上的问题,老师打开了一份成绩表,小希的历次成绩明细清清楚楚地列在上面,可以看到小希的各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毛老师说只要小希踏实跟着复习的节奏走,数学还会有上升的空间。觉得心里很放松,于是谢过后离开。

 

  教学楼一层有个布告栏,我停下来看了一下,是体育特长生考试、艺术生考试的通知,旁边还有张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的评选公示,我大概看了一下,看到几个熟悉的好孩子的名字,觉得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于是离开教学楼去接小希回家。

 

  小希在食堂吃饭,我坐在旁边的一排餐桌等她。小希让我坐到她身边,我看了看她对面两个男生,怕他们不好意思,就说不了,小希又邀请一次,我又说不。结果就听对面其中一位男生坏乐,小声说“这俩一样倔。”听这话我心里也乐了,现在的孩子胆子够大。不过食堂的伙食和家里比确实差远了,很素,看着就没有什么食欲。

 

  小希回宿舍收拾书包,顺便跟宿管老师请假,结果被要求家长亲自去签字才能放人。签字的时候和宿管老师简单聊了几句,才知道,学校认为高三的孩子学习紧张,生怕因此出什么问题,所以严令宿管严加管理。

 

  路上和小希闲聊,说在公告上看到我熟悉的几个孩子的名字,小希有点诧异地问,“没看到我名字?”“没有啊,我以为没有你,就大概扫了一眼就走了。”我这样告诉她。小希说她已经被评上区优秀干部了,在班里的绝对多数票通过。小希看我没有注意到布告上她的名字,有点失落,说准备去拍照下来。

 

  谨以班主任老师的演讲标题结束此文:

  生命的拐弯处,我们一起来拼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