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感期的学习分享

(2017-12-20 15:4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思故我在
敏感期的学习分享

 

敏感期这个词在中国的兴起,缘于把蒙特梭利教育市场化,建立了巴学园等的先军人物们

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更是把这个词吹进了千家万户,吹进了千千万万走在早教道路上的年轻父母们的心里

小步很贴心地把敏感期的内容提炼出来,按月龄、年龄排好队,供我们选用。非常方便。

根据我们群里目前的年龄段,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等,都是我们的孩子正在经历或者刚刚经历过

今天,我先选择三个点和大家一起学习,剩下的,大家自己学习过后,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表现,积极来群里发表学习的心得体会哦。

首先,我说说我对敏感期的理解。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急切地认知欲望。他们在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某个时间段,因为身体某个部位的发育趋于完善或成熟,会对相应的事物、东西、行为表现得特别感兴趣

抓住这个时期对相应方面的事物、东西、行为进行引导,促使他的认知、行为能力迅速发展,这就是敏感期的意义

刚才我们在说看书的话题,有人就说到了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咬书非常感兴趣,书都咬白了,后来这个行为又自然地消失。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学习的第一个话题:口腔敏感期

出现时间:半岁左右

常见表现:爱吃手
• 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
• 所有口味都尝个遍,尝过之后吐出来

口腔敏感期的重要性
★如果在口腔敏感期,家长能给宝宝提供自由的环境和选择,允许他们的各种“吃”,敏感期就会很快顺利度过,如果老是因为不卫生,怕咬坏了等原因阻碍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那么这一敏感期变会持续很长时间,反复出现到三四岁甚至更久。

★如果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孩子长大后还可能会出现抢别人食物,捡地上的食物,乱咬东西,吐口水,说脏话等不良

口腔敏感期,家长怎么做
1.不要干涉宝宝吃手,不要给孩子带上手套。

2.各种玩具和用品,宝宝想咬就咬,大人不要阻拦,确保材质安全,经常用水冲洗保持卫生即可,高温消毒都不必要,适当接触细菌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3.入口确有危险的东西,如尖锐物体,小体积物体,药品等,注意放置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

4.尽量提供多种不同软硬和质地的食物,让孩子尽情品尝(但要注意避免小颗粒食物进入气管的危险),咬咬袋和磨牙饼干也是不错的选择。

5.如果孩子咬人,或哺乳时咬妈妈乳头,不要大声责怪吓到孩子,可以用其它事情暂时转移其注意力。

6,咬人时期可以做的小游戏

小狗叼骨头:

准备一些小布条、积木、小养乐多的瓶子、海绵等

大人先给宝宝示范:“小狗最喜欢吃骨头了,我们假装是小狗,蒙上眼睛把骨头找出来。

比如先找出一个硬积木,用嘴叼着从A处放到B处。再去找另一样东西。跟宝宝讲一定要用牙,不能用手。

游戏的目的是让宝宝用牙齿感受不同的触感。

以上是小步提炼的内容。我摘抄上来,供不方便打开网络的朋友在这里阅读。接下来,我说说我对口腔敏感期的理解和做法

首先,敏感期只是一个名词。如果孩子半岁前就出现这些行为或者快一岁才出现这些行为,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敏感期这个词所总结出来的孩子的各种表现,是为了帮助家长认识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其次,是不是到了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就应该看得开,随便孩子怎么咬呢?

我曾经见过一个家长,孩子趴地上吃土,她也很淡定地笑着对大家说:敏感期到了,让他吃吧,吃了才有安全感,没事

我个人的意见:理解孩子是第一步,尊重孩子的需要是第二步,创建安全的可以供他随便啃咬的环境是第三步,明确地指出什么可咬什么绝对不应该去咬,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周围人,不伤害环境,这是要贯彻在教育始终的原则

至于消毒和卫生……手还是洗洗再啃吧,味道会更好……凡事适度就好,不要太绝对了。真把寄生虫卵什么的吃进肚子里,这可不是帮助提高免疫力,对吧?

我的第二个学习内容:手的敏感期

出现时间:六七个月左右。动嘴之后就要动手……吵架之后是打架的节奏啊……

主要表现:在手的敏感期,孩子往往会成为家庭卫生破坏大王。把整卷卫生纸撕得到处都是;把面条水果抓得黏黏糊糊全身都是再放进嘴里;能够到的东西全都拿来乱扔搞得满屋狼藉;地上的头发丝,小线头,全都要捡起来……这可正是孩子开始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家长千万不要贸然阻止他们。

手的敏感期的重要性
★童年期对手的锻炼非常重要,错过了手的敏感期,不但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精细动作,而且会影响大脑思维。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往往紧密相连。

手的敏感期,家长怎么做
1. 撕纸是手的敏感期很好的游戏,玩起来。给孩子准备各种材质的纸,如卫生纸,杂志纸,面巾纸,书本纸,还可以示范撕出不同形状,让孩子跟着尝试。

2. 别怕弄脏衣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黏软触感的食物是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最感兴趣的东东,他们通过抓捏感受不同食物的质地,体会独立进食的乐趣。

3. 孩子随着精细动作能力的提高,会逐步从一把抓过渡到三指抓,二指抓。可准备一些细小的东西让孩子锻炼,如纽扣,豆子等。但注意不要放到嘴里,以免发生吞咽危险。

4. 家里的抽屉,米缸,厨房用品,衣服……都是孩子用手探索世界的窗口。只需确保环境安全,然后让孩子尽情动手吧!

小步实在是个百宝收纳箱,而且收纳的井井有条。想知道更多让小手愉快度过敏感期的游戏活动,进小步搜索手的敏感期吧

我的学习体会: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基本是孩子身体各个部位能力发展的顺序。不管宝宝六个月,还是六岁,能够放手的,尽量放手,让孩子尽情去动手去做。

我妈常说的一句话(从我小时候说到我儿子小时候):现在不让你做的事,你非要做;以后想要你做了,你又不肯做了

老人家非常朴实地表达了:你有能力的时候才去做嘛。没能力的时候添什么乱呢?

可是事实上呢?越做,能力来得越快越大,越不做,能力越不来

所以,尽量放手,别怕孩子添太多乱。啥都不做的人一点麻烦也不会添,但这个人基本是可有可无的无用之人,在单位工作过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吧?

至于放手的基础,和口腔敏感期的处理一样: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周围人,不伤害环境,以此为原则,提供安全的环境和物品给孩子,让孩子放肆去糟蹋吧!

我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错过敏感期,怎么办?

许多家长担忧,敏感期错过是否还能补救?回答是肯定的。

绝大部分敏感期在受到压制后,一旦环境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一般在2-10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补偿,弥补成长的损失。2岁弥补2岁以前的。4岁弥补4岁以前的,6岁弥补6岁前的。年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之后补偿的难度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了,成人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学业难度和压力也更大。某些敏感期过了6岁表现形式也变了,这同6岁以前的生命体验截然不同。感受生命和旁观生命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形式。

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的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解不开的结。

生命只要存在,一切就都有希望,就算一个人的年龄都已经很大了,只要他有爱、自由还有规则来打底,他的敏感期就依然会再次到来,这是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收获到的一个特别大的感受。 我们都有机会。

以上是小步的收录。

我再说说我的体会

错过敏感期,怎么办?

不怎么办,好好过日子,不要想太多,想得感觉生命里飘来一朵乌云:好灰心啊

这就让自己的学习变成得不偿失了

我前面说了,敏感期的意义是让家长理解孩子,学会尊重孩子,并且正确的配合孩子需要

错过,孩子也一样长大,口、手、脚、大脑的发育发展一样也没落下

如果真的为之前没好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感到遗憾难过,不如从当下开始,学会理解尊重当下的孩子

 

永远不要为已经逝去的时光后太多悔。有后悔的时间,已经在今天又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错过敏感期的正确引导,孩子容易没有安全感?

我在十一年里,观察了很多和我大儿子一样年龄甚至比我大儿子还大的孩子们

真正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是家庭成员的不和睦,生活的无节奏不规律,无计划无组织看不到前景,还有来自父母的悲观失望

越是纠结会不会让孩子没安全感,以至于影响孩子整个人生,孩子越容易用这些来要挟家长: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失败缘于父母。所以,有一年,一批年轻人跑到网上,大放阙词,说父母皆祸害

所以,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待孩子在每一个时期的行为、思想出现的变化,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和孩子达到良好的沟通状态,保持亲子关系,并教会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能够对自己人生负起责任的孩子,安全感是不那么容易丢失的

我今天天的学习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因部分内容来自小步早教软件,在此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