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央视的访谈节目,当期采访的嘉宾是在国内赫赫有名的性学专家李银河女士。对于李银河,还有一重大家熟知的身份就是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太太。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译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从李银河的著作和履历不难看出,这么多年来一直从事两性的研究工作,她本身也是一个力推妇女解放的女性主义者。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妻子也由向丈夫提出性要求”的言论,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关于性爱,她认为性是一个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事情,中国古代把性叫“云雨”,男女的交合就好像是天地交融,最后人生了孩子,地上就孕育出了一些果实等等。由此看见,李银河在研究领域之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性学的研究者她自身的性生活怎样,在王小波逝去8年中是否有过性生活,是否曾感到过寂寞。
敏锐的记者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她问李银河在这8年中过得好不好?李银河沉思了一会,答道:“也就是活着呗。”记者紧接着说:“这可是一个最低标准啊。”记者继续追问到:“在这八年中难道有些东西没有变淡过吗?”李银河说:“有些东西已经植入到我的肉体,已没有浓淡之分。”李大姐虽然说得很动情,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她的真心话。
“食色性也”。李银河也是人,一个正处在当年的女性,生理的需求并不会随着一段感情的逝去而消亡。但难就难在,李银河一直背着王小波妻子的光环,他们那段“爱你就象爱生命”的爱情已经被人奉为经典。而在这些背景下,人们已经忘记了李银河也是人,是一个女人。
李银河作为性学专家,却很难解决自身的性生活问题,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也是一种宿命。李银河虽然出过国,留过洋,却摆脱不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却挣脱不了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
如果我们的社会足够宽容的话,应该给李大姐一个重新追求幸福的机会。也希望李大姐在推动社会性开放的同时,先把自己解放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