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种促癌植物及其别称(配图)

(2007-07-28 15:37:49)
标签:

52种促癌植物

促癌花卉

别名

配图

室内禁种

分类: 养生保健
                  52种促癌植物及其别称(配图)
                                           梅花笑辑 07-07-28     

  变叶木(洒金榕)、细叶变叶木(流星变叶木)、高山积雪(银边翠、象牙白)、铁海棠(虎刺梅,北方人俗称刺儿梅,汕头一带称之为“八宝”)、红背桂花(青紫木、红桂花)、山乌桕(红叶乌桕)、油桐(桐油树、罂子桐)、木油桐(千年桐),结香(黄瑞花,打结花,金腰带)、广东狼毒(海芋、滴水观音)、射干(别名扁竹,蚂螂花、尾碟花)、曼陀罗(民间俗称大喇叭花,中药别名为洋金花)、红凤仙花(凤仙花、指甲花)、假连翘(金露花)、续随子(千金子)、了哥王(荛花)、广金钱草(铜钱草)、石栗、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千根草、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乌桕、圆叶乌桕、火殃勒、芫花、黄芫花、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鸢尾(又名蓝蝴蝶)、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三梭、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一些赏心悦目的观赏类植物不能轻易种了。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日前郑重向全国医院发出警告:禁种52种含有促癌物质的植物,以免让患者“雪上加霜”。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对植物所含物质的促癌作用进行了长期研究,并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中检出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多属于大戟科和瑞香科。实验表明,这些促癌植物中所含有的“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
 
  目前,促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它们不仅浑身上下都带“毒”,而且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均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其中,油桐、铁海棠、变叶木、红背桂花等一些市民家中及公共场所常见的观赏类花木均含有促癌物质。

    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曾毅院士从1693种植物中,共检出18个科中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广东和广西两省是鼻咽癌的高发区,而这52种植物中的铁海棠等都分布在这两个地区。在曾毅院士的报告中,将这52种植物负作用定义为“促癌”而非“致癌”。
    深圳市园林研究所雷江丽博士说,促癌和致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促癌植物是癌症的“帮凶”而非“原凶”,从医学上讲,致癌原因非常复杂,不可简单认定。
 
   一位园林专家告诉记者,这52种含有促癌物质的植物中,可能出现在普通百姓家中的植物主要是观赏花木:铁海棠(刺儿梅)、变叶木、鸢尾、乌桕、红背桂花、油桐、金果榄,有些人家中可能还有曼陀罗等少见品种。 其他的品种市民很少能接触到。

    据中国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检测结果,在室内盆栽植物中,常春藤吸引甲醛的能力最强,是其他植物的3倍,刚装修好的新房,可以通过这种天然的净化器来吸收有害气体。市花卉协会专家建议市民,冬季可选择仙人掌、吊兰、虎皮兰、芦荟等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绿色植物在居室摆放。
 
    秋海棠的刺划破皮肤后,可产生局部红肿现象,便是“中毒”反应。还有一些植物的花粉会致人哮喘、咳嗽,严重的可致花粉过敏症。
 
   专家认为对待有毒植物应有的态度是:保持适当距离,不随意玩弄抚摸;不能将枝叶果实含在口中。
 
   转载者配图:
变叶木
 
       银边翠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0/21/tp-hzy-041021-031.jpg

             铁海棠

             

       
    铁海棠 (虎刺梅)
 
滴水观音
 
 
  猫眼草
 
曼陀罗花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0/21/tp-hzy-041021-033.jpg

金刚纂(火殃勒、霸王鞭)

 

http://www.bioon.com/figure/UploadFiles/200602/20060224035517318.jpg 

结香-被誉为中国的情人树,又称三叉木,梦花

 
    广金钱草
 
    夹竹桃
 油桐花
 
鸢尾
 怀牛膝——四大怀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