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影像359】·新十八梯(20230123)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重庆旅游 |
分类: 重庆影像 |
【重庆影像359】·新十八梯(20230123)
(1)
十八梯是一条老街道,一条沟通上下半城的石梯道,连接着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同时也是跨长江而南的一条贸易通道。
曾有人考证,十八梯的历史已有三四百年了,它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沧桑。在历史的过程中,十八梯周边密密匝匝建起了房屋,随坡就势,重重叠叠,体现了山城建筑的特色。而在临街榜梯之处,则是各色的商业店铺,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散发着浓郁的市井气氛,茶馆、酒馆、饭馆、面馆、旅店、杂货店、缝纫铺、算命摊、修脚铺、理发摊等比邻而居,凡与人们生活贴近的各种业态应有尽有。
十八梯区域除了至上而下的十八梯梯道外,区域内还曾有多条街巷,如厚慈街、守备街、凤凰台、响水桥、下回水沟、永兴巷、瞿家巷、善果巷、清真巷等。
重庆主城中,这是最后一条也是最著名的一条老街,而老街的未来也是在酝酿和蹉跎中挨过了至少二十年,最终的结果是除了个别文物建筑和特别的建筑被保留外,其余全部拆掉重建,仅保留了主要的十八梯梯道和名字,而绝大多数的建筑则是新建,所有业态和曾经的社会生态完全换掉,定位为城市休闲娱乐生活新生态。
十八梯不是焕发了新春,更确切地讲是新建了一个十八梯街区。







(2)
老街曾经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和亲历过的场景,它并不一定是美好的回忆,但一定是我们过去生活中难以泯灭的印象。很多人对老街都有独特的情怀,始于繁华,归于宁静,那些古老的街道记载着动人的故事,斑驳的墙体、角落的青苔承载了太多回忆……
今老街旧巷都在逐渐甚至快速的消失,而很多以老街名义新建的“老街”、“古镇”又在不断地重现,虽多在号称为在恢复传统老街和古镇的风貌街区,但多为一种噱头,更多甚至主要的是新建一种休闲娱乐消费观光的场所。
城市中新辟的老街外貌上多主要显示以木、瓦、砖、石为肌理特点,高低错落、随坡就势,建筑特色上也自然形成了极具山城特色的街巷布局,而内核则填成了新的消费内容,或者基本上为休闲娱乐为主的新人文内容,这自然也是城市建设、城市改造似乎必然要采用和借鉴的一种手段,姑且认为其就是适应新的建设和社会需要。
虽然这类地区的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可以选择很多方式,但看来似乎目前这种方式和这种资本运作方式是最有效和最适宜的。首先是解决了该区域中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极端困顿的处境,另外又能与城市的情怀、城市的文脉在“故事性”上挂起了钩,故事满满的同时能达成各方的利益和平衡。
城市是一个“活”的机体,城市文化、文明及文脉的传承是需要载体的,而载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形载体中老街古巷建筑及人文环境是重要的一种,虽现在老街多为新建、新设,但多少还是能有一点点功效的。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是在不断迭代的,城市的记忆和情感、情绪的载体也是在慢慢地从不同的物体间进行着转移。








(3)
十八梯老街尚未完全建成,而建成部分虽已开街,但招商和运营也远远没有完成,而现今能开门揖客的似乎半数不到,但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也是能让好耍的重庆人趋之若鹜,虽还未到春节期间,但还是要经常性地实行管制和限流措施,不然人山人海的人群潮流会在这里挤爆整个街区。
新的十八梯老街打出的口号是以这里七街六巷的区域打造出一处“老重庆、真山城、新生活”之地,势要将这里建设成传统文化体验、国潮文创体验、国际交流中心和生活方式中心的高地。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都曾是建设部门主导来制订和甄选的,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作为悠久的城市历史见证,记录清晰的城市文脉,承载厚重的城市情感,彰显独特的城市形象。而最近几年又在推广传统风貌街区,内容似也涵盖了以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来为世人彰显城市独有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十八梯就是这样一个传统风貌街区。







(4)
这里有故事,可你从街面上很难读出来或者读出来的是现今的故事。
城市的记忆在新的包装及业态环境下已然发生的变化,这里再也不是过去的历史或者历史在大大的改变了。
不要奢望在这里能读到、看到一部巴渝文化史,更多的只能是去感悟和寻找了。
也许这就是发展,这就是一种进步。
历史、文化是沉重的,而吃喝玩乐是轻松的,老百姓的快乐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基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