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环游记】10省市的跨越10(思南-重庆)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文物 |
分类: 旅行记录 |
【2023年5月环游记】10省市的跨越10(思南-重庆)
(1)
D10,5月12日,思南至重庆,708km。
思南县,贵州铜仁市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隋唐以降,思南多为郡州府治所,民国3年(1914年),思南府改为思南县。虽为一山区小县,但文风强劲、底蕴深厚,明清两代考中进士32人,举人360人,历代名人名士辈出。
思南县,宋元时期为思南宣慰司,明清时期为思南府,县城核心区域实际上为一座古城,思唐古镇,只是思南思唐在一起,人们觉得叫起来拗口,故一般少用思唐。
乌江盐油古道的繁荣,催生了一个乌江古城的中兴。思南作为乌江航运的地理要津和重要商埠,从宋元时期的土司时代到改土归流后的明清时期,一直是乌江中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数百年府县同治,一座古城蔚为壮观。虽则屡经浩劫,古城的轮廓早已支离破碎,但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府文庙,万寿宫、永祥寺、川主宫、王爷庙、周和顺盐号以及古民居、古街道等为代表的思唐镇古建筑群,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停脚思南,就为此处国保。
一早出门,城市已然苏醒,狭窄的街面上熙熙攘攘,上学的、做生意的已经将这座小山城的层层街巷塞的半满,加上又有雨水,行车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行车难,停车已然不能用“更难”来描述了,多数的文保点根本无法停车,要么借助行车难的当间,缓缓通过,瞟上一眼,要么就只能远远寻地停车,迈步走上蹿下寻点观光。
思南府文庙,坐西向东,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十一年(1413)思南宣慰司田氏不法,废其司,没其产,建思南府文庙。今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二年(1807)遗物,建筑依山就势,由东往西依次为礼门、义路、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南北庑、天子台、大成殿、崇圣祠、追封殿、围墙、院落,分四进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7374.54平方米,建筑面积2103.67平方米。
文庙周边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延续教育之责,虽思南府文庙定有被侵占之实,但亦为其最有价值的利用了。今文庙虽可对外开放,但还需九点才能开门,故只能门前观望一下了。


思南城为典型的山城,马路如梯田一般一层一层,走错或并道晚了就只能再绕行一大圈了。不堪城中的艰难行路,只能在一处文物点略微集中处,停车后步行前往,开始了一段爬坡下坎、雨中逛街的经历。
周和顺盐号也叫周家盐号,清道光年间由盐商周镐璜花3万银元修建,思南“周家盐号”至今已传过六代人,它坐落在乌江河畔西岸思南县城安化街卢家码头,整个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由龙门、石库门、对厅、两厢、正房、厨房、盐仓、花园和天井等构成一个古典的封闭式四合院,融住家与盐号于一体,共有大小居室30多间,周围绕以高墙,自成一统。盐号是思南县乃至贵州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群,是目前乌江保存最完好见证乌江盐运史的唯一古建筑,是思南明清商贸繁荣的历史见证。


永祥寺,原名圆通寺,位于河东,蛮夷司长官安洛建。明弘治年间李渭父李富施地,长官安洛、安宁移建于今址。万历二年(1574)知府蔡应申重建,更为今名。今存建筑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遗物,中轴对称,依次由山门、前殿、拜厅、正殿、两厢、三元殿等组成,现存拜厅和正殿,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4平方米。建筑为穿斗、抬托混合结构,歇山青瓦顶。架梁与柱础,手法古老。造型古朴,弥足珍贵。
今永祥寺建成“思南盐号文化馆”,虽才7点来钟,还不到9点开馆时间,但值班人员已然开门。
明清时期,四川富顺、荣县、犍为所产的盐经长江水道至涪陵,然后由乌江经彭水、龚滩、盘滩、德江后到思南,再主要以陆路方式转运至贵州各地,甚至向南至周边省区。川盐入黔在思南前为官运,然后为各盐号以私运私销方式向下发展。明清两代繁华的盐运业,使得思南一地、乌江一线成为了黔东北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乌江也有了乌江盐油古道之称,市场和码头都极为繁盛,也吸引了川陕、湘楚、江西乃至中原的商贾来此开展贸易活动,也留下了不少的会馆会所和豪宅大院。
盐运带来了文明与繁荣,带来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先民们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辞劳苦、辛勤奋动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后人应当学习和继承的。


旷继勋烈士故居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大门上“旷继勋烈士故居”匾额为刘华清所题,也为思唐古建筑群的一处子项。

万寿宫也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是思南商贸发展中团结、集聚江西籍客商的一处场所。始建于明初,原名水府祠,建于乌江边。明正德五年(1510)没于水,明嘉靖十三年(1534)移建于今址。占地面积4285平方米,建筑面积2421平方米。建筑平面星长方形,依次为临街山门,门内为牌坊、门楼、拜厅、正殿,左右为厢楼曲其庑与门楼相怀抱。后为观音堂、左为关圣殿、右为紫云宫、侧有紫潼宫、左右为僧舍、客厨组成三进四合院。万寿宫也是思唐古建筑群的核心部分,大量的庙宇建筑搭建了神灵居所,而与其相伴的人间烟火必将会得到神灵庙的庇佑。
大门边石柱上刻有一幅楹联“惟公德明显于西土,使君寿考式是南邦”。
今建思南非遗陈列馆于此,不过正在进行展览提升和布展,已闭关数月。

思南县人民政府的一座旧大门,虽小然古朴而威严之像让人印象深刻,门内建中山街公园。似乎思南县政府仍在此地,以思南府署旧址为办公场所。后来见到有介绍称此地有块《永禁私派陋弊碑》,,碑高1.4米,宽0.8米,碑缘刻有卷花图案,宽0.5米。此碑刻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八月,碑面刻字15行,文字剥蚀不可辨认处甚多,是云贵总督的一道告谕。文中反复申斥勒索人民的奸吏,一经查获私派勒索事件,是官,总督就要飞报朝廷请旨惩处,若是公职人员和差役就要立即用棍棒打死。


思南王爷庙,非佛非儒,也与道家无关,虽是为乌江船运而生,但也不是祭祀龙王爷,而祭祀的是杨泗将军,为两湖地区的水神。据称王爷庙始建于明朝中叶,后被洪水冲毁,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今王爷庙中建成贵州省思南乌江博物馆,虽免费开放,但门前窄道即为河坝,停车无地,只得倒车离去。

思南除了有已成为国保的古建筑群外,还有许多未达到国保级别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但更让我有感觉的是那些老街老巷,那些蕴含在老思南城市建筑群体中的流风余韵,还有那那些深藏在小巷深处的古老石阶。
思南山谷和乌江呈南北向,乌江西侧为老城区,沿江一层层建筑也呈南北向层层叠高,南北间多有相对平缓的街道马路贯通,而层层的马路间则是更加狭窄但历史更为久远的石阶小巷相联,马路是现代而石阶小巷则是历史。有资料称这里还有残段城墙城门,但最终也未能寻见。
离开思南古城,才发现除了乌江东岸为新城区外,在老城西侧隔一道山梁的另一处相对平缓的沟谷中,一座新城亦在建设中。不过,缺少了乌江之水的滋润,这座新城还能那样宜人吗?
























(2)
出思南百余里后进德江县。
德江县,仍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清光绪八年(1882年),迁安化县治所于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年)改安化县为德江县,因流经思南府境的乌江段元明时称德江而得名。
德江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奇石之乡”之称,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是红色革命老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贺龙率领红三军在枫香溪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9个点)。
丝娃娃是贵阳市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据说贵阳遍地都是,而在德江,我和老H也体验了一回。
丝娃娃,别名素春卷,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薄而呈半透明状,再卷入一菜丝、海带丝,并淋上一些酸酸辣辣的汁液裹起来,就好似初生的小儿被裹在“襁褓”中一般。不过要一口口吃下去,不就成了怪兽野人了吗。







德江文庙又称“安化县文庙”,初建于明代嘉庆年间,为孔子先师庙。清光绪八年(1882年),安化县衙从思南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占庙为“武官衙署”。文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180,建筑面积876。是中原汉文化、儒家文化在黔东北山区的重要有历史见证,是研究具有悠久历史的傩文化和德江土家族民风民俗的重要基地,也是研究德江古、近代社会历史和民族关系的实物资料。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德江县傩文化陈列馆也设在这里。



(3)
出德江,再无羁绊、再无“寻保”之念,直奔重庆,看望老娘去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