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记录】昌吉州05(西大寺调查记录)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文物 |
分类: 文物记录 |
【新疆文物记录】昌吉州05(西大寺调查记录)
北庭故城遗址·西大寺也称北庭高昌回鹊佛寺遗址,北庭故城遗址的附属建筑之一,其坐落于故城之西,又被之为北庭西寺、西大寺,是历经唐、宋、元时期的一座佛寺遗址。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北庭故城设“庭州府”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3年),改“庭州府”为“北庭都护府”,该时期在其辖区内大兴土木,广修佛寺,先后建有“应运太宁寺”、“高台寺”、“龙兴寺”、“西寺”等,佛教一时兴盛。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部众自鄂尔浑河流域大举西迁,其中一部分定居北庭一带。回鹘人在漠北时,原信奉摩尼教,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始皈依佛教。西寺壁画中,现存有“亦都护(高昌国王)”“长史”、“公主”之像,其当为高昌回鹘的王室寺院,在其佛寺形制、塑像及壁画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回鹘特点,是当时佛教文化艺术中心。窟内及配殿内现有佛、菩萨、护法、经变故事、供养比丘和供养人像,间有回鹘文、汉文题记,为研维吾尔族的古代宗教、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和建筑艺术等提了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的考古发掘,充分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地区。
2014年6月22日,与北庭故城遗址一道作为“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线路文化遗产中的一处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庭故城遗址·卫星影像)
2012年,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的申遗工作,在北庭故城遗址开展了前期的数字化测绘工作,此为当时的调查记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