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记录】巴州11(和静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文物 |
分类: 文物记录 |
【新疆文物记录】巴州11(和静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1)
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巴仑台沟,为巴仑台黄庙宗教建筑群中保存至今的部分建筑,原寺庙群由哲都巴庙(密宗学院)、曼巴庙(训练医药人才的地方)、却拉庙(喇嘛们辩论佛经的地方)、却金庙(护法神庙)、能那庙和格根拉卜楞庙(宫明活佛的私庙)、乔克斯木都纲(护法神庙)、诺颜库热(土尔扈特汗王庙)等14个寺庙及其它相关建筑组成。黄庙是主庙,位于寺庙群的中心,其它13个寺庙则错落有致地分置于黄庙的四周,布局严整,浑然一体。上述大部分庙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遭到破坏,现仅存黄庙、却金庙和避暑王府三处。
目前,主庙(黄庙)区域已经建成景区,对外开放,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中除了黄庙为原建筑、为文物建筑外,其余的山门、如来八塔、修行院、博物馆等附属建筑皆为后建。
据介绍,古建筑群中黄庙始建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阁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纵向布局,进深7间,间深4米;面阔3间,两侧间宽4米,中间宽10.5米,面积550平方米。正殿(中央部)为歇山顶,黄色琉璃瓦盖顶,翼角脊饰龙形吻饰。大殿正房安放一尊2.5米高的鎏金坐佛,左右为耳房,收藏经文和祭祀物品;殿内墙壁绘有布仁巴克西、贡布、共古热、共尕、茶汗阿吾、却金代金巴吾、推木那木斜、巴音那木思热、加木思仁、哈木、道尔吉、基格基特、宗库等十三幅宗教人物壁画;柱、枋等构件多通体彩绘;大门上绘四兽奇缘和护法金翅鸟画,门两侧墙面上绘有佛教故事的壁画。
景区中竖一块展板,其对黄庙的简介为:黄庙是新疆最大的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庙始建于清光绪14年(1888年),土尔扈特部第二十五世汗王布彦朝克图在位时倡议的,宗教教法名全称为“夏日布达尔杰楞(意为讲经修道兴隆洲)。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落的总寺庙。由18座寺庙及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分别设置:显宗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等四大学院组成,总占地面积为1.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来,黄庙鼎盛时期僧人最多时达3800人,香客、信徒络绎不绝,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黄庙古建筑群坐落在天山深处,黄庙坐北朝南在中央,呈四方正分两层,是典型的清代时蒙、藏、汉式建筑风格,殿内中央供奉着4.5米的弥勒佛像,右侧供奉着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左侧供有3.2米的千手音佛像,其他17座庙宇错落有致,坐北朝南,分别在四周,整个寺庙群在参天古榆树林中。黄庙由土尔扈特第五世生钦活佛和著名高僧永增泽日格大喇嘛亲自选址(早在清朝隆39(1774)年间,南路旧土尔扈特的黄庙就已经开始酝酿选址),经第五世达赖喇嘛“恩准”建成,后被清光绪皇帝赐名为“永安寺”。文革期间黄庙遭遇到很大的破坏,整个寺庙建筑几乎夷为平地,幸存下来有三座,寺庙主殿、护法神殿和生钦活佛行宫。自1984年以来班禅大师和生钦活佛等高僧大德们先后多次来黄庙,赞美这里的自然环境、称赞寺庙有灵气。近年来,黄庙成为国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游人们朝拜,考研究和游览的佛教圣地,是民间传说的一块风水宝地。
黄庙古建筑群东西长仅千米,但不为一处整体,其间有巴伦台村村委会所在地和村民房院、耕地、果林等,生钦活佛行宫周边也皆为当地部队的管辖用地,甚至其门前便道都是开建在部队土地之上。这三处宗教建筑的土地证也是分块勘界和划分的。
和静县宗教局、文物局曾于1985年起多次对黄庙部分建筑等进行过修缮,目前整体建筑保存较好。
黄庙主殿坐落在一个高不足20cm的小石台上,殿宇南端自然形成一处小广场,前端左右各一石狮。
(黄庙建筑群卫星影像)







(2)
却金庙在黄庙主殿东侧约470米处,也称护法神殿,仍为一个单体建筑,但周围一圈围墙环绕,形成一处独立的寺庙空间。
却金庙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70平方米,其建筑结构、风格与黄庙相似,唯规模面积较黄庙小。殿中柱上有雕龙等精美图案。
却金庙主殿坐落在一个高不足20cm的小石台上,周围一圈借地形地势的修筑的一处台明,北高南低,似皆为现代所为。
殿前正中设香炉,左右各插一华盖,无石狮子。




(3)
生钦活佛行宫也称生钦活佛府、避暑王府,位于黄庙主殿西侧320米,是活佛避暑办公住所,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约880平方米。
生钦活佛行宫,蒙语称格甘恩尼拉布荣,建于1882年,清代建筑风格,是第五世生钦活佛夏宫。分正厅,东、西厢房,庭院内建有人工湖,别墅东侧花园内有长有两种叶子的菩提树。菩提树在蒙语中称为旃檀树,菩提一词是佛教用语,为“觉悟”、“成道”、“智慧”等意思。因此,将它称为“道树”,蒙藏传佛教用以指豁然开悟、如入睡醒、如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及身成佛,所以该树在佛教界早已被称为神树,此树种子为第五世生钦活佛从印度请来的。
生钦活佛行宫为一处两进的小型四合院建筑结构,周围一圈略呈方形的大院,院内除了行宫外基本再无其他建筑,行宫前有人工小湖,正对行宫院落大门和围墙大门有条便道跨湖而过,据称以前曾有石砌小桥,院内有古井,位于菩提树旁,另有古树多株。
行宫建筑从外观看皆为近代重修之物,较为简陋、粗鄙,无古建之美和文物建筑之神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