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游记】迁西西城峪至北水峪长城记略·20201212
标签:
长城历史图片文化艺术 |
分类: 长城穿越 |
【长城游记】迁西西城峪至北水峪长城记略·20201212
(1)
迁西西城峪村,潘家口水库的西侧,这里有一处潘家口水库的副坝。此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水,有万里长城从大坝西侧、村中通过。
潘家口水库,位于唐山市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在滦河之上拦水成湖,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库之一,也是“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源头)。
潘家口工程分两期施工,自1975年开工后十余年后方才完工,形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公里、最深处80米、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105,000亩的大型水库。水库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如林,十分险峻。另外一个有名的就是水库所在地域喜峰口一带是古长城雄关要塞,由于部分长城已没入水中,而且当年修建水库之时也未清除长城及敌楼建筑,这样就形成了著名的水下长城奇观之景。
从空中俯视,潘家口水库似蛟龙一般,盘旋四展,滦河河道成为蛟龙的身躯,而四散的岔河岔沟,如同蛟龙的龙爪一般。在潘家口水库的南侧,滦河上另有一处几乎是同时期修筑的大黑汀水库,两个建于沟谷回转、群山峻岭中的水库,如同两条巨龙一般,嬉戏追逐,在锦绣大地上尽情腾翔。
近水之处,西城峪村得此之利,近年来开展乡村旅游,倒也红红火火,前两年曾跟青鸟队来此住过一晚。
今次,再跟鬼斧队,行西城峪村向西至龙井关长城一线。
早七时,满满一车30余人的队伍从北土城集合点驶出,行京秦高速,车少人稀,约在十点半来至西城峪村,活动开始。
西城峪处,曾来过两次,印象中原来村中很多房屋院墙都能见到当年长城或地楼上的文字砖,现房院多已被涂抹敷衍,再也见不到曾经的长城砖石了。
另有一点就是水库中的水面大量退缩,曾经船泊库坝的情景也消弭不见了,但不知是不是水中长城可多显露出一些了。
坝体南岸处,两块文保碑,一块正面刻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西城峪段 河北省人民政府1982年7月 公布 唐山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 立”,背面刻书“保护范围 城墙:均以城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50米。独体设施(如烽燧、敌楼、战台、关隘等):均以其基础外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 城墙: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两侧各外扩100米。独体设施(如烽燧、敌楼、战台、关隘等):均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100米。”。另一块正面刻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西常峪关 河北省人民政府1982年7月 公布 唐山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 立”,背面刻书“西常峪关现名西城峪,西接三台山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时归龙井关守将管辖。《迁安县志》载,关内有石城,高丈六尺,周长百九十二丈九尺,设东门。《卢龙塞略》记载,万历年间城内有109家。该关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前后毁坏。”
据称,村中有残墩,领队带领大伙前去找寻,好在村中人稀安静,浩浩荡荡一队人马倒也没有吵醒安静的乡村,不过寻墩不易,最终在一处陡峭的小鼓包上寻到残墩痕迹,不过大队人马只是远远一望即可。
如此一耽搁,耗时二十余分钟,致使最终一路紧赶也未能走完全程,留下些许遗憾。
库坝旁侧一段围墙上,书画钓鱼游乐的起源和乐趣,集合了古今名人、风流雅士,包括李白、柳宗元、陆游、朱元璋、乾隆皇帝和叶剑英元帅等。
登山寻城,山前一段浅丘处墙垣不显,尤其是墩台,三几处,微微留痕,看样子近村镇处的敌楼和墙垣还是被拆毁严重,加上为建坝之所,工地所需的砖瓦石料直接从这里采取,方便之极。
道旁,有“长城”界标石柱,同时还有潘家口水库新旧两种库区界标。
一小段陡坡,墙不见,路可循,而至略缓一点的地方,一条完完整整的石砌墙垣再度出现,劈开一片密林,直线般向上,直至高处。
山肩处,城墙折拐向西,绵延一线,贴山脊而行,似柔弱无骨,婉若游龙一般翘首前行。
此段墙垣,宽三米有余,高亦为三四米,砌石规整,坚固如初。
山顶处,坡度平缓,墙宽如路,原本的堆积在一起的大队人马顷刻间稀散开来,喘气擦汗的功夫,已见有身影呈小点在对面山上了。
山顶处,一简易小木龛,不知是供奉山神还是地鬼,只是天寒地冻时节,再无上香之客。









(2)
前略下后复上,前再一略微下探后缓缓而上。
一路,墙整景佳,如若仔细观察,还能在墙上墙下找到一些散落的碎砖,而在墙体顶面和边缘还有灰浆砌筑的痕迹,显见以前墙体顶面和边侧曾有砖石封顶隔水和砌筑有雉堞垛墙,只是后来这些可用的砖材都被取走他用。
山脊处相对比较平缓,但山坡两侧多坡陡山险,局部地段更是石崖陡竖,山石暴露。
平缓景佳的一段很快过去,完整的墙垣也出现了尽头。这时,抬眼前望,一段狗牙状的暴石山脊展现在了前面,心中略有不安,而此刻才露脸不久的太阳似也消失不见。
虽心怯,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前行。小心翼翼地在山脊石苞上“爬”行而前,眼不四望,手不闲置,一步一探,这才有惊无险地过此险地。
下山头,接续一段墙体,而至宽绰处回望,怎么也想不起来是怎么下来的了。
向下至垭口处,有电缆通过,南侧的板栗地已经层层登临此处,如若此处下山,定比较简易可行,但前路尚远,无人就此罢手。









(3)
再上,山渐高,其蜂已高过来程,但有墙有路,攀爬较易。
至顶后再下,垭口处,仍是双侧可下,虽前面隐隐可见山高坡陡,但一队人马仍是无人畏惧,皆循墙而前。
至山头处,见前面河谷处的高山呈陡壁石苞状,心中暗自叫苦。
再至一平缓圆包之山头,墙无,前面又呈陡壁石峰,且前面陡降而至山脚河谷。
还好,狗牙山脊所行不长,旋即折拐可从南侧下山。半山之上为荆棘石峰、半腰之下为梯地栗园,而前队一众之人如小蚂蚁点般正在山脚栗园中行进呢。
山险坡陡,石碎脚滑,下行极度不易。加上荆棘遍布、酸枣刺尖,直扎的腿上红点斑斑、裤上裂口条条。好不容易下至栗园处,再也不愿寻道受苦,竟沿一明显小道直向南猛扎而下。
试想,若无开山种栗,这山可怎么下呀?
原想走个简单道路,但至河谷旁见处于一高崖上,且下面河谷流水宽绰,要想简单则需沿一条水泥道路绕行,粗默估算需多行至少一公里以上。犹豫之后,再度回转,抄近道下山过河。
山脚河畔,三台山村,北侧高峰开隙,黑河之水劈山而出。
三台山不知典出何故,但黑河出山之处两侧壁立千仞,雄关再现。在关口里面,一大一小两相联山峰似巨龟一般正从河中探出,慢悠悠地向山峰爬去。而其头背之间的颈脖之上有一段小石墙连缀。
在关口里侧2公里处,四楼沟村处,一道墙垣封堵黑河河谷,残基敌楼明显,多年前曾同老翟拐弯等人去过一次。
观河谷西侧山峰,山高壁立,有队友联系领队,告知里侧绕行而上。
关口里侧,山崖下一小庙雅院,庙门紧闭。









(4)
庙旁一条水泥道,与山峰平行向西而去。若按此道而行,当免除许多的惊险刺激和苦难历程,而前行的领队语焉不详,后队临时集合起来的几人决定按轨迹而行,哪知发布轨迹之人乃飞驴也。
庙旁择一条小道,披荆斩棘而上,待灰头土脸一般钻出密林,能呼吸到清爽空气的时候,才发现更大的艰险就在眼前,山脊似刃,狗牙连缀。
山脊尖尖,两侧陡壁,行其上,心跳已然加速,口中有苦味弥漫,难不成胆汁外溢?
长城之旅行程无数,险峻之地也经历不少,但似这般让人心惊胆寒之处,还真是少见。当时萌生出了扭头下撤之念,但又忌惮有一处险地下行比上行更难,最终咬牙坚持继续。
更有一处绝壁,前面两个大姐勇往探路,绕行一处石缝处,缩头弓腰蜷身通过一处壁面上的凹槽,然后倒行爬挂在崖壁上摸索而下,真是惊险无比,吓的老丁心中哇哇直哭。
过此绝境,再前仍有一段狗牙状山脊,不过脊宽山缓,虽“伤心”还未平复,但险度降低的路程已难不倒我了。










(5)
登顶后略下,碎石墙垣再度出现。
再一顶后,前见一坡而下,可至半程中一处下撤点,北水峪村。
此时,方才心安,大伙就地修整,火焰老哥已在此处等候多时,小飞机都飞了几个来回,据称是抄近道而上,略去了吓人的狗牙绝壁之段。
再行,向下,较轻松,哼着小曲,享受夕阳暖照。
此段墙体,山上一段多简陋,垒砌所造,不似前段那样行砌筑方式,加上垒砌较为毛糙,塌垮自然多多。而中间一段,修筑较为规整,大块石料垒砌有序,石整墙坚。而在近山脚一段,因坡陡墙体失稳较甚,塌垮滚落情况明显,墙形不整。
半山腰处,一处堆石而成圆形凹坑,不明就里,似为近现代所为。









(6)
山脚,近村处,坡陡,然垒石造地不减,一条条细窄的地垄上栽种的全是板栗树,而道道石坎,色泽斑斓,组成了一个花山之景。
迁西板栗,又称京东板栗,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板栗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驰名商标,所产大部分出口,主要以日本、韩国为主。
沟底处,北水峪村,隘口将小村分割成南北两半。
此刻时间已近3时,再也无力无勇无惧无时走完全程了,遂高高兴兴就此结束今日所行,南向出沟寻车而去。
若继续前行,至少还有三四公里路程,再度爬升150米,路虽不再险峻,且一天未见的残楼在后程有好几处,但疲惫不堪惊吓过度的老丁还是愿意在山脚下观石戏冰。当然,还有浑身是劲没地方发泄的火焰老哥帮村民干起了活路。
龙井关山崖下、355省道旁,竖三块文保碑,其中两块一模一样,皆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北峪子段 河北省人民政府1982年7月 公布 唐山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 立”,另一块正面书“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龙井关 河北省人民政府1982年7月 公布 唐山市人民政府2018年10月 立”。
龙井关痕迹已不多,河西侧一处高台石墩上曾建有敌楼,现仅余残基,南侧关城现成龙井关村,印象中西侧墙垣残存。
龙井关城东旁洒河,河东岸陡峭的悬崖,河与山崖之间有355省道南北贯通。据称,关口西面的旗山有三道深不见底的天然水井,称为龙潭,龙井关即由龙潭而得名。
候人时,早回的队友多四处闲逛,但老丁畏寒,龟缩在车中假寝。
晚五点二十左右,天已全黑,所有人员到齐,车行回程。
近北京时,天降大雪,白花花落满世界,而城中则雪稀风息。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