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2019-07-04 21:41:50)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行走大运河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1

六月最后几天,再度出行,行走大运河。

因路途渐远,出行时要仔细选好时间和车次,今次从静海双塘镇南行,选定的出行方式是北京南站最早一班开往天津方向的城际列车,在天津站有20多分钟换乘一辆开往邯郸方向的快车,静海下车后再乘公交车到达双塘镇。

六点的火车,太早,地铁等公交线路尚未运行,只得骑车前往,五点不到即在楼下骑上了小橘车,一路猛蹬,四十多分钟后,来至距家11公里的北京南站。半个小时的车程,还没来得及在车上迷瞪一会,就已经来到了天津站。现在天津站上车下车各行独立的通道,抑或城际列车和其它列车站台上换乘已无可能,只得出站再进站换乘,好在时间富裕。

七点左右的火车,四十来分钟即到静海,有一次见到了静海车站的小洋房。其实,津浦铁路是清政府向英德两国贷款修建的铁路,由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以山东韩庄运河铁桥为界,由德英两国分别承筑。铁路开工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筑成通车,全长1009公里,成为了继京汉铁路之后第二条重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后,津浦铁路也延伸更名为京沪铁路。

津浦铁路南北段因分别选用英德总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所以也留下了很多的西式建筑,除了天津西站中现存使用的修建最早、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德式建筑外,在天津地界上杨柳青站、静海站等皆留存有当年的站房等遗迹,只是目前保护利用似不佳。据介绍目前还存的主要遗存有:天津:天津新站(天津北站)及天桥(北天桥)、天津西站、静海站、陈官屯站、唐家屯站、杨柳青站;山东:津浦铁道公司旧址、津浦铁路宾馆旧址、津浦铁路济南站高级职员住宅、通和塔(津浦铁路机务段水塔)、张夏站站房、水塔,万德站站房、青县铁路给水所、泰安站钟楼、枣庄站站长室、兖州机务段机车库、转盘、水塔、韩庄站;安徽:蚌埠淮河铁路大桥、金山铺董家河大桥、群英桥;蚌埠东站老站牌;江苏:浦口站英式建筑群、浦口机务段、浦口电厂、沙河集站、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徐州)、韩庄铁桥、滁州老站;界石碑(现藏于上海铁路博物馆)等。20194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静海站外小广场,有驶往双塘镇的公交班车,八点出发,二十来分钟即到,再一次站到了东西双塘之间的南运河桥上。

双塘镇因东西双塘两村而成,只是西双塘因镇政府搬移并有向西极大的建设发展空间而成为重点。据介绍,明永乐年间,李、刘、魏三姓先后来此定居于两个坑塘旁,渐成村落后取名双塘,清雍正年间整治南运河河道,分为两村,始成今日之东双塘村、西双塘村。而西双塘村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猛,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模范村委会、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计划生育先进村、全国文化典范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国涉外旅游村等荣誉。

现在村内建起了梦幻王朝大殿、天下第一象景区、西双塘蒙古包、西双塘滑雪嘉年华、西双塘民俗风景区、东五台寺、德慈塔陵和仿古购物一条街、荷花塘、凤凰台文化广场、风情书画一条街、恒大凤凰庄园、生态园、老年城等,面积达到四五个平方公里,规模大的吓人,只是现在多冷寂。

开行,沿运河西侧堤坝向南,在天津市南运河25公里桩和南运河24公里桩间,见有“南运河 248”公里桩,这当为南运河南端的山东德州四女寺水利枢纽至此的距离。

河畔,桃树不少,满枝挂果,个头虽不大,但压的树枝难以承受,赶紧帮忙减负。

1991年市防汛办制作的公里桩一面上刻有“九—上”,而1998年市水利局制作的公里桩一面上刻有“前—进”。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2

陈官屯镇南部西钓台村北有一条岔河,港团河,东西向,东与运河相通,河边桥旁竖一碑“不可移动文物 西钓台墓群 静海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布”。

穿村而过,未见他物,河东岸为东钓台村。

东西钓台村,听名字好似有点故事,本想找人询问,然村中寂静,寻人不着,也就偷了点懒。其实这里还真是有点故事,有传言曾和姜太公钓鱼有关,当年乾隆帝在1776年下江南时曾驻跸此处,并做诗立碑分析了传说中姜太公钓鱼地点不在静海的原因,此《乾隆钓台诗碑》现收藏于静海教育博物馆,原址复建一碑竖立。而据说除了此诗碑外,还曾有一块御碑。

西钓台村南、纪庄子村北,有一纪庄子泵站,现在正在改扩建,工地围圈起来,占地霸路,不想绕大圈,贴围挡、涉烂泥,方才寻到正途。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3

过纪家庄村、下穿津石高速,此处距离天津南界的九宣闸还有15公里。

运河边,一小扬水站房,废弃,五六十年历史,一侧山墙上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另一侧似为“农业学大寨”。

一路沿运河西侧而行,所以也对河东岸的吕官屯村没有印象,据介绍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太监小德张的家乡

鲁辛庄桥过河至东岸,前行中见一碑“不可移动文物 刘上道遗址 静海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布”。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4

远远就见一院,紧靠运河,院中建筑似旧物。近前一看,荒废院落,无名无牌,年代似不很长,各建筑均有标牌,标明“天津建筑段”、“台号”和“面积”。后从别人的记述中知其为唐官屯给水所,曾有块碑“不可移动文物 唐官屯给水所 静海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布”。

唐官屯镇西北侧,津沧高速跨河处,桥下藏桥,一座简易木桥,联通两岸。

唐官屯镇,津南一个大镇,是一座历史上因漕运而兴盛起来的古镇,著名的九宣闸坐落镇中,南运河、马厂减河从这里流过,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穿镇而过,素有“天津南大门”和“津南第一镇”之称。相传,明永乐二年唐世义率移民来此屯田建村,故得名唐官屯。民国二十六年,置唐官屯镇,本世纪初,原大张屯乡、大郝庄乡划归唐官屯,合并为今天的唐官屯镇。史料曾有记载:“九河下游,三泛既淹,有川而无泽”,描绘了这一带历史上的水患。光绪十七年,九宣闸的建成,惠及了世代乡民,至今风采依旧。

原计划看看这里的清真寺,结果路线没有选对,一走而过。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5

荆官屯村前,道旁地中有古墓,为殷德成府君与王太君云娥之墓,后世子孙立碑。

河旁有南运河九宣闸(闸下)断面监测站,为1923年设立,是九宣闸水文站基本水尺断面和流量检测断面。

南运河节制闸院门前竖一文保碑,上书“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为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开凿平虏渠起自青县木门镇,至天津市区三岔口一带入古泒河,使天津沿海第一次出现了南北向的运渠。隋代开凿永济渠,平虏渠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元、明、清三代皆为漕运要道。大运河在静海境内途径唐官屯镇梁官屯村至独流镇十一堡村一段,全长48.21公里,流经唐官屯、陈官屯、静海、独流等6个乡镇。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上角镌刻有中国文化遗产徽标。

九宣闸是取宣泄九河之水的意思而命名,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水闸,也是大运河出津的最后一道闸口。     史料记载,九宣闸初建时为石质5孔大桥闸,闸墩底板、翼墙为浆砌条石结构,叠梁式木闸门,无启闭机架,当时开闸门需要100多人才能成功。后进行了多次改造,或增设木结构机架桥,或改建平板式钢木混合结构闸门,或增设电动启闭机,直到今天的形制,使保持着最初基础结构的九宣闸经过多次改造后坚固了许多。而在九宣闸旁还立有李鸿章撰文并书丹的«南运减河靳官屯牐记»碑,四周砖砌保护。当年,清军提督周盛传亲自率军开挖减河,意在分泄南运河洪水,保证漕运的安全。而李鸿章上书修建九宣闸,并提出在这一带“仿南方稻田之制,广为开辟,其阡陌纵横、河渠复绕,尤堪限戏马之足,于海防局势亦不无裨益”,可见其重要作用。

九宣闸并不位于南运河上,而是位于马厂减河的首端,而马厂减河向东偏北延伸,最终汇入到独流减河中。

九宣闸前几年经过改造,面貌有很大改变。主要改变有对老闸进行加固处理,拆除原有桥头堡、启闭机房、机架桥、排架柱及钢工作桥、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等,使其完全失去使用功能,而在原闸上游70米处新建闸门一座,取代原闸的作用。

现九宣闸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继续前行,并循104国道北上跨过运河,为的是寻一处明代的赵兵部墓。

好不容易问得正途,行进间遇“南运河0公里桩”,运河至天津之处。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6

道旁,有“ 引黄干渠333”公里桩。

赵兵部墓位于青县流河镇政府东北1500米处的运河凹弯处,为明代嘉靖年间兵部侍郎赵廷瑞之墓。圆形坟墓2座并列,封土直径3米,高2米,整座茔地南北长131米,宽60米,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神道两侧原有墓碑5通、石马、石狮、石像生、华表、牌坊、石供桌等。有资料称,赵廷瑞,字信臣,号洪洋,正德辛巳年(1521)进士,历任员外郎,户部给事中,刑部给事中、右通政,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奉直大夫,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世宗时进太子少保,开州八都之一,富斗争精神,曾多次上书弹劾不法大臣及宦官奸党。因参劾宦官奸党,屡参不倒,愤然辞官,于嘉靖十一年(1531)郁郁而终,享年39岁。赵兵部墓是沧州市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座明代墓葬。19901218日,被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赵兵部墓的现状让人堪忧,整个墓地早成耕地,根本无专属的墓园、甬道等,除了墓地附近及远处靠近运河边上有两块文保碑外,其余多是近现代赵氏后人为保护而做的一点工作,石马石像等均是今造。

流河镇东北角处,小庙,玄帝庙,旁有棵古树,粗壮、枝繁叶茂。

进流河镇,住进279宾馆,总算是停歇下来了。

洗澡、理发、吃饭、喝酒,充实的一天、爽快的时刻。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大运河游记09】静海双塘镇-青县流河镇20190628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