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2017-04-08 18:19:57)
标签:

长城

人文摄影

图片

文化

分类: 长城穿越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1

清明假期第一夜,沉睡安稳。早五时,天亮,起床,天寒地冻。

早饭后,收拾停当,直奔兴城而去。

兴城,原名宁远州,葫芦岛市代管县级市,距秦皇岛市130公里,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泳装名城、中国温泉之城和中国书法之乡等名号。

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清代撤卫建州,1913年改宁远州为宁远县。后因与多省地之宁远县重名,乃沿用辽时之名改称兴城县,198612月撤县设市。

兴城古城古称“宁远卫”,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总兵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督造,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毁于地震,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经明右副督御史袁崇焕复修。它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墙周长3274米,高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外半圆形瓮城。古城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不久身亡。城内四门连线成大街,城中心交汇处竖一钟鼓楼。南街中段耸立着两座精美的祖氏石坊,系明崇祯皇帝为笼络祖大寿、祖大乐兄弟而建,南为祖大寿坊,石质色黄,北为祖大乐坊,石质色黑。

原古城内外两重墙垣,后外墙逐渐废弃,现今踪迹全无。前段时间看一节目,阮仪三称兴城古城是国内最原汁原味、最正宗的四座古城之一,但现今感觉也有点过于“新”了。不但是城墙较新让人已经失去寻古觅幽之心情,同时城内大量拆建也让活态的文物及其环境逐渐蜕变成一个景区景点供人捧着观赏,而不是有那种活在其中游在其中的全身心体验之感。

目前,沿城墙150米范围内全部征用,东南角楼两翼正在开建大型停车场。城内收费景区共有督师府、文庙、城墙、钟鼓楼、将军府和周宅等六处。

车至东门外,左右瞧了瞧,车少人稀,直接开进城去。停车在督师府外,下车拍照观光。

不一会,一辆交警巡逻小电动车至此,惊讶怎么一辆外地车牌车辆进城,还停在景点之处,遂挥手将其赶出。

出城门再细瞧,有小字告示,外地车辆不得入内。

不忍就此作别,决定再进城简单逛逛。街上溜达溜达,半个来小时后再登车他处。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2

兴城周边有多处烽火台,其中最著名的是首山烽火台。首山位于兴城东北方向4.5公里处,因三峰并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又名三首山。这里平地起峰,控扼辽西走廊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首山中峰顶部筑有圆形烽火台,直径13米,高7米,雄居山巅。

首山西侧一山包,南侧有大字“精武”,树木掩映中一墩。

而在兴城元台子乡砟山村和上砟山村之间,西侧半山腰处一石墩,台子山烽火台,石砌,圆状,为今日所寻第一墩。

此刻,天转阴,阳光不见。

下山,见路旁一文保碑,上书“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山烽火台  辽宁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七日公布 辽宁省人民政府立 二〇一五年七月”。

再南行,至白塔乡,旁小山上一石砌墩台,为北台山烽火台。

台子山烽火台和北台山烽火台直线距离六七公里,似互不相望,疑其间还有一烽火台,寻觅不见。

登山前,路口有村民值守,看山防火,客客气气跟人解释清楚,只为寻墩,不为放火,村民也很客气放行。

回程时再和值守村民告别,好心的村民指引我们可去北边五公里外的白塔峪去玩玩,那里有白塔,许是白塔乡白塔村的名号来源于此。

正北方向5公里,有塔沟村,中天寺,白塔峪塔,也称白塔。

据介绍,白塔峪塔,俗称八角玲珑塔,亦称九龙烟塔,是兴城古代八景之一。该塔原名为“空通山悟寄院舍利塔”,属于觉华岛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始建于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八年(公元1092 年),建塔人为皇孙燕云公主耶律延寿。该塔塔高43米,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须弥座的转角处有砖雕天王力士作承托状,塔身八角各嵌有石刻倚柱,刻八大灵塔塔名。塔身各立面正中砌有佛龛,龛门圆形呈,上雕有卷草花纹,内置佛雕像一尊,结跏趺吉祥坐于须弥生灵莲台之上,左右侧各立一胁侍,与龛顶等高。各龛上部雕有佛名,佛下座雕三像、三马、三只孔雀、三只金翅鸟。佛像与鸟兽雕工精美。佛龛上左右各有五个小佛,坐云朵之上,其上皆有宝盖,构成了十方诸佛。其它四面为砖碑,每碑刻有佛语一句。皆阴刻,文字端正,雄浑有力。碑两侧各立一比丘僧,上部雕宝盖、飞天。二层塔身为素面,上面有叠涩砌起的塔檐,檐上铺成瓦垅。三层以上逐层内收成锥体。在塔下中央12米深处有由17块青砂岩碑砌成的地宫一座。地宫为八角石藏,中间容空五尺。地宫石碑上刻有造塔记、八大灵塔塔名、偈语、陀罗尼造塔功德经,九圣八明王、一百二十贤圣、五佛七佛名号。其中八大灵塔塔名、偈语与塔身所刻相同。兴城白塔峪塔,是大乘小乘兼容,密显圆通的舍利塔,该塔为研究辽代晚期的皇家佛教信仰形式和内容提供了实证。

唉,如此精美之塔,难入他人法眼,竟路过而不入。

关外一带,因辽代统治时间长久,遗留有众多辽代遗物,精美的佛塔就是其中最主要部分。第二天在绥中大风口水库的时候,北侧不远的塔子沟村妙峰山下妙峰寺也有一对双塔,东西对峙,巍峨壮观。传说早在八百多年前的辽代,一个云游的风水先生从南方来到这里。他夜观天象,见塔子沟祥光冲天,断言这里必有真龙天子出现。此言传到京城,天祚皇帝急召群臣商量,一大臣献计:“用塔镇压可保无事。”皇帝于是派人在塔子沟修了两座舍利塔并一座寺院,塔子沟由此得名。天祚帝,名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辽朝末代皇帝。在位期间崇信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双塔全系砖石结构。大塔高达24米,八角九级,边长2米。塔身刻有“辽天祚皇帝宣赐舍利塔”。小塔高约10米,六角五级,形状与大塔相似。寺因山名,塔因寺名,沟因塔名。

白塔乡南有老边村,估计村名也和长城边墙有关。

北台山烽火台下来,时间已过四时,急忙驱车前往绥中,奔大风口水库而去,并在水库边不远处的一片梨园中寻出一块宝地,安营扎寨。只可惜这里梨花未开,不然真可谓人间仙境了。

当夜,把酒当歌,再次为没谱庆生。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3

第三天,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天略灰暗。

大风口水库位于辽宁绥中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处,永安堡乡境内,旧时应为一河谷通道。因水库北侧一座巍巍耸立的石柱酷似一位远眺将军,也被称为将军湖。湖区周围群山环绕,烟波浩渺,水波荡漾;岸边小村点缀,炊烟轻舞,果树飘香,竟也成为一处世外桃源之地。

墙迷眼中,这里仅有两景可观,将军石摩崖石刻和库尾处的石砌圆墩(大风口烽火台)。

寻至湖边,远见水面上有红色小铁驳船飘荡,赶紧招呼过来。

村民王师傅,驾船摆渡,要价50元,合理,不讲价,跳上船,四人兴奋,手机相机齐上阵,留下一路水片。

特意留了师傅的电话,来日豆豆可以带奔爷湖边抓鱼,18242952187

将军石上有墨迹大字,下部有刻画小字,不甚清楚。

查资料,石刻分为东、西两处,东侧石刻高2.7米,宽0.9米,楷书阴刻“万古擎天”一行4个大字,每字的规格为70厘米×62厘米。上款署“大明隆庆元年春日”,下款署“兵备副使张学颜题”,每字规格为18厘米×13厘米。西侧石刻通高3米,宽1.04米,楷书阴刻“永镇关辽”一行4个大字,每字的规格为53厘米×53厘米,上款署“□□□□□年春日重修”,下款署“永安堡都督佥书邵升题”。此石刻为明代隆庆元年所刻,记录了明代永安堡长城修筑的工委官员,张学颜是继毕恭之后躬巡辽东边墙的又一位封疆重臣。

仰望将军石柱,不知当年为在其上刻字需费多大的气力和功夫呀。

再转向库尾,碧水环抱的一处烽火台。此墩石块筑砌,因石料不缺,故未被拆毁,仍保持数百年前的模样,虽浸泡水中,浪冲冰挤,仍岿然不动。

其实,沿沟谷一线还有多个烽火台,形成传烽线,如圆墩西北方向1700米处,一个深入到水库中的山嘴上就有大肚砬子烽火台,再前1000米,库北侧背阴嶂村西南,亦有一墩。

水库边上,提水洗车,两天的泥浆尘埃皆被冲刷干净。

坡山洞村,翻山越涧之必经之地,山脊上有漂亮的石砌圆墩。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4

大风口水库附近,除了有将军石摩崖石刻外,不远处还有两处。

水库西侧六七公里,边外村和石匣口村之间有小河口关,长城从这里通过,在公路旁边,一座残破的城门基座,河对面的山崖上有一处石刻,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为阴刻楷书,竖刻17行,共计147字,记录了石匣口长城修筑工委官员们的名字,记载了修建这段长城的历史。此为鼓山长城题刻,具体内容为:“重修永安堡石匣口边工题名 宁前道兵备佥事李松前屯游击都指挥刘潘 □□□□ 备御□□景岳游营中军吴疆备御中军杨武烈 千总官孟国忠张良臣把总守官 指挥 孙标 镇抚王煦千户 何世臣朱旒胡永□ 捕盗指挥于乔 防工官提调指挥吴□守堡指挥陈伯侯把总指挥程邦□ 亢思恭陈邦刘进忠收支钱粮官掌印指挥杨绍勋 经历王泮 万历元年九月十二日立”。

再西,蔓枝草村和北河村之间有关口,双墙的北河北口,长城从这里通过,东侧两砖楼完好,西侧三楼,前两为完好砖楼,最后一个为石砌圆楼。而在西侧第二楼上,有石碑,为《椴木冲楼题铭记》,上刻“椴木冲楼题铭记  钦差巡抚辽东兵部右侍郎张学颜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李成梁钦差整饬辽东宁前兵备  山东按察司副使李松钦差广宁前屯等处游击将军杨绍勋  钦差京营游击将军杨五典钦差广宁右营游击将军王大璋  前屯城备御章应选各项修防委官游营中军 张箴 千总 刘恩慕成勋  备御中军陈邦 把总 亢思恭盛守廉任中秀王访杨国高承恩  监运钱委官  指挥 李思乔祝光诏叶万钟经历 张承谐 镇抚蓝延武万历五年闰八月吉旦立”,碑阴为:“管匠役委百户 汪承祖  石匠 刘三汉 刘真  泥水匠魏国仕傅仲仁蓝守益王五子”。

唉,又没去。

虽天色不好,但时间尚早,遂决定直奔王家峪的望海楼和后面山顶上的那一段长城。

至王家峪村,停车,整装,向寺儿谷沟口走去。

行一段后被赶上的值勤村民喊住,此地封山防火,不准进山。

天色本不好,本身情绪就不高,既然不让登山,就此借坡下驴,转奔花厂峪而去。

再过九门口,西向至石门寨镇。

石门寨,旧有石门营,疑似西墙西门尚存,西门外有欢喜岭村,多么美妙的一个名字。村南小丘上有一方形台,为石门寨西印台。石门寨北侧亮甲山和东南方向似有早期古长城残迹。

石门寨向北,走251省道,沿沟谷一直可至义院口,而在上庄坨村西拐,沿沟而进可至花厂峪。

查资料知,此地为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其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是中国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的缩影,被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而在上庄坨村北侧建有大型的柳江地学博物馆。

过小傍水崖村和大傍水崖村,很熟悉的名字,曾来过此处。

花厂峪前,刘家房村西侧山巅,一独楼,据说是抚宁境内海拔高度最高的敌楼,上下不易,也是云天拜师之地。

花厂峪南一沟,有关口,名大绪口,也被称为细峪口、细谷口,有关口、小戍堡和多个完好之敌楼。

花厂峪,主线长城关口,有村民值勤,登记姓名车牌并嘱咐不要上山。

既如此,就不做进山登城的打算了,简简单单溜溜达达左右瞧瞧就可。

花厂峪外2.5公里,有大边村,此处有老边墙,沟谷处前后两道形成环状,似为北齐长城。

花厂峪关口处,仍是前后两道墙垣,相距不远,形不成关城模样,似前为炮台。关前左右半山皆一前哨墩。

关口南侧墙垣不长,一残敌楼后进抵山崖陡壁处。北侧墙体翻山越岭奔拿子峪、义院口方向。关口东南400米处,有花场谷堡残迹。

一点半,打道回府,众人皆有归心似箭之感。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长城游记】清明节辽西长城记略之二•20170402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