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2016-10-31 10:16:51)
标签:

长城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长城穿越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1

周六,天晴好,随虫虫长城队至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倒班岭长城。

此段长城实则地跨滦平和密云之间,也作为两地的界线,只是长城作为文保单位归属滦平县管辖。比较有意思的是,虽则这里距离金山岭长城不近,且中间还隔着多段归属北京市密云县管辖的长城段,如司马台等,但这里的野长城仍归属滦平县金山岭长城管理处管理,推测滦平县管辖的长城段有可能都归属在金山岭长城管理处下。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长城管理模式,由景区实体化长城管理部门实行对整段长城的管理,这样无论是从专业方面还是从经济条件、利用模式上都有了强有力的保证,且整体性、全盘性、一致性等方面有了坚实的保障。考虑到曾见到有报道在司马台整体保护、开发和运作上面取得不错效果的刺激下,河北方面也有籍借金山岭长城和地域优势的特点,引入巨型开发建设企业和项目,打造环金山岭一带的生态居住圈,估计数年以后原来僻静清幽的小山沟都将建成高档的休闲度假居住区。

近期,虫虫长城队的活动热度不减,次次爆棚,上周本也计划随队活动,不想居然满员,过了一个沮丧的周末。本周早早订座,才得以成行,据说排在后面的还有十数人,让虫虫后悔车辆置办的小了点。

周六一早,惠新西街南口,车辆满满,队旗招展,都在呼唤各自的队友。

准时,开行,走京承高速,一路顺畅。

金山岭出口下道,沿一县道前行,20余公里,至五道沟村口,登山寻城开始。

此村口为一三岔路口,两条道路,一东向至554县道上的涝洼乡,另一南偏东,穿五道沟村,过五道梁村,同样逶迤而行至涝洼乡。而554县道,北向至滦平县城,南向过大脚峪关口进入密云境内。

这条道路近年得到了修整,铺成水泥路面,路面虽然较窄,但行车还是比较顺利的,而2012年前这里还是石子路呢。

下车处距关口三四公里,出村后右行岔道进山,原来的小道现在已拓展成便道,拖拉机、大马力越野可上,进抵关口不远处,深山荒林中的宝物将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至长城跟前,山谷,V形口,一敌楼,一门洞。

1号敌楼,守关楼,骑跨在城墙之上。东部南端和南侧东端残,顶塌,门窗边角有残,3*3规制。门洞位于东西两侧正中,两端各1箭窗,南北两侧各3箭窗。敌楼内部南北向三纵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南北两侧箭窗对应,通廊间东西各对开三券洞,分别与东西两侧门洞和箭窗对应。

关口位于敌楼西侧,是为倒班岭关。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2

墙分两道,东西两侧陡直向上,尤其是西侧,山险墙陡,有倒班岭关口倒挂长城之称。障墙层叠,雄壮天成。不怕死的可顺墙而上,大队墙友当可绕道顺路攀上。

老王、老路等计划走二道边,我也随行跟上,另有一队七八人在芒肯大叔的带领下已从前面小道东行,准备环绕倒班岭长城段。

向上,石块垒砌的城墙,较陡,掩映在灌木丛中。

数百年的风雨飘摇、岁月摧残,石砌墙垣仍多坚固,局部残。顶面石块堆砌状,苔藓遍体。

半山腰,东1号敌楼,基本完整,3*3规制。门洞位于南侧正中,两端各1箭窗,东侧北端1箭窗,西北两侧各3箭窗。敌楼内部结构较为独特,为我走长城来之首见,为券顶回廊结构和通廊结构的混合体,回廊结构,中厅南北向无墙,纵券顶贯通形式,宽度较大,高度较低。实则是中厅变形成南北向通廊,中部东西对称各开一券洞,分别与东西两侧回廊相通,回廊外侧西北角有蹬道上顶。顶层宇墙失,中部有铺房残基。

继续向上,至顶,东2号敌楼残基。

前,平缓,树茂密。枯叶、黄叶、红叶、绿叶相杂,色彩斑斓。

3号敌楼残基,石块为基,白灰勾缝,形成虎皮石斑。

 

4号敌楼残基,草树茂密,几乎完全遮蔽。【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3

5号敌楼残迹,北侧3箭窗残存,南侧2箭窗残存。

敌楼东侧一券洞上兵道。

前不远,东6号敌楼残基。

再前不远,东7号敌楼残基。敌楼东侧一券洞上兵道。

山梁顶端,东8号敌楼残基。

前,陡坡而下,直奔山谷,其间两敌楼,残损欲塌,用树干捆绑支护,风雨飘摇中还能支撑多久乎?

山谷两侧同样形成V字形墙体结构,墙体惊险程度榜上有名,只是多有可绕行之路,据说前几天曾有事故发生。

此谷此关为五道梁关,也称姑师峪关。

回程,至东4、东5两楼间,下墙,此处有小关口,通联长城内外。从此向南,穿树林、趟落叶,进抵二道边墙。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4

此边也称五道梁二道边,与主边相距三四百米,长度两三公里。

此边墙石砌,巨石墙基,体宽厚实,双侧石砌垛墙,高1.5米以上。

此段边墙虽称二道边,但从修造规格和质量上看,当不输于主边长城,而从修造样式来看,又明显有别于主边城垣,且无敌楼墩台相伴相随。也可大胆分析一下,此段城垣有可能为早期长城,后大规模重修时向北推移,形成险关陡坡处的新线长城,而将旧边加固后形成纵深防御的二道边墙。

二道边墙相对平缓,对应倒班岭关口山谷也仅仅是一处小小的浅缓垭口,无险可倚为屏障。

边墙内芯填土较多,故此整个残墙林草茂盛。

 

垭口处,墙体最为雄壮,立面斜向砖石腰线、水平砌石层线多条,沉默的石块用图案和线段昭示自己的美丽和力量。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5

垭口处,有便道修建至此,南侧的密云有抢先开发的意图。

向上,缓行,北侧主线长城伴行,其间一小型上兵洞。

至顶,墙体在崖边有拐弯,陡崖千仞,似无修筑墙体的必要。

二道边长城与主线长城交汇于第6号敌楼。除第1号楼位于关口外,第2号和第3号敌楼皆完整,位于关口西侧陡崖的关键位置。而第4和第5两个敌楼,虽位置更高,却已被扒皮抽筋仅剩楼基了。

 

五道梁关南侧1.5公里处,有三道边,不显。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6

两墙交于第6号敌楼。

6号敌楼,基本完整,墙面多裂隙,其中南侧东端一条裂隙从上至下整个贯穿墙面和楼基,劈砖裂石,南侧西端顶部塌失。3*3规制,门洞位于东侧正中,两端各1箭窗,南西北三侧各3箭窗。敌楼内部券顶回廊结构,中厅四壁各开一券洞与回廊相通。

过第6号敌楼,一段锯齿状的山脊,石牙突耸,中部连续两个垭口,两垭口间凸起一石峰,石峰顶端置第7号敌楼。

7号敌楼,3*2规制。门洞位于南侧东端,西端1箭窗,北侧全部塌失,东西两侧各3箭窗。敌楼内部南北向二纵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南侧门洞和箭窗对应,通廊间东西向对开三券洞,分别与东西两侧三箭窗对应。通廊间隔墙东侧正中有蹬道可至顶。

敌楼北侧塌垮,连同楼基一同塌失,形成一触目惊心的创面,导致东墙西墙几成危墙,进一步的塌垮可期。

南侧,山谷正中,一条道路开进,并凿岩挖石盘旋而上,似前面在垭口所见的便道。山沟出口,新建一小关口,两侧山坡修建微型长城和敌楼,似村级景区大门。

 

过第7号敌楼,下陡坡,石质崖壁形成台阶状,有惊无险。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7

下至垭口,左右各有小道,左侧(南侧)小道更加明显,有路标,遂毫不犹豫顺道而下,陡降甚快。

老王、路军心存疑惑,不知此道是正途还是下山道路。循轨迹查看,似有偏,赶紧回头再上垭口,寻右侧便道上山。

不断上升,绕崖壁北侧,树林中前行,路虽略滑,但可攀援树木很多,行程无虞。

山阴处,积叶好似在山坡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垫子,有薄雪覆盖,路略滑。

渐渐,小道不显,也似无明显脚印痕迹,六人小队心中嘀咕,但仍咬牙坚持,并从一处小陡崖处攀上山顶,并瞄准林木树叶缝隙处露出的敌楼而去。

8号敌楼,2*2规制。门洞位于东侧南端,北端1箭窗,南西北三侧各3箭窗。敌楼内部南北向二纵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南北两侧箭窗对应,通廊间东西向开两券洞,分别与东西侧箭窗门洞对应。

过敌楼,再下小陡崖,复上小陡崖,至第9号敌楼。

9号敌楼,3*3规制。门洞位于东侧中部,两端各1箭窗,北侧3箭窗,南侧塌垮。敌楼内东西向三横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东西两侧门洞箭窗对应,通廊间南北向各对开三券洞,分别与南北侧箭窗对应。

西侧,莽莽群山,狰狞险恶,几处敌楼点缀其间,最近一处为第10号墩台,今次活动的最后一处。而远处,落日余晖衬托下的是著名的东山绝壁楼,千仞立壁之巅,领雄风数百年。

 

其实,刚刚离开的第9号敌楼亦为一处绝壁楼,北侧西侧同样陡壁险境,临崖凭风,好不生猛,居然让我蹦蹦跳跳就下来了,真不简单。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8

下陡坡,至垭口,复上至最后一座敌楼。

10号敌楼,残,3*3规制,南侧东端全部塌失,甚至楼基也因坡陡而失。门洞位于西侧中部,两端各1箭窗,北侧3箭窗,南侧北端2箭窗存。敌楼内东西向三横券顶通廊结构,分别与东西两侧门洞箭窗对应,通廊间南北向各对开三券洞,分别与南北侧箭窗对应。

敌楼东侧临崖、北侧临涧、南侧和西侧皆陡坡。敌楼位处孤峰之巅,东西两端各一绝壁险楼,具有据险控谷和通联东西传递讯息之用。

北侧深涧,对面绝壁近在眼前,奇景可观而不可达。

下至垭口,稍事休息,开始下撤,此时时间四点半。

下行,密林,满地落叶,金黄一片。

坡陡,路滑,手扶树干树枝,但枯烂腐朽树木很多,需多加小心。

一条山沟,数公里长,无岔无偏,山上林木茂密,山腰灌木遮蔽,山脚果林耕地成片。

太阳落,黑幕起,阴风来,寒冷阵阵。生怕天黑走不出去,恨不得飞将起来。

山间本无路,行一段后感觉不妙,同行者赶紧手台呼叫领队,求证方向和道路。

正确道路就是从垭口沿沟直接向下,沿流水行走方向,在山涧趟出道路。亏得前队三四十人一趟下去,拉出痕迹一条,后行者循迹即可,不然大山之间、灌木丛中可如何能寻得坦途。

行一小时,至山下,天渐暗,走上大道,心归安。

再半小时,至车前,天全黑。

未及六点半,全部人员到齐,回程。

 

一路比较顺利,连收费站也耽搁不多,不到九时即进城。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长城游记】倒班岭长城记略·20161029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