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2015-12-10 10:21:09)
标签:

长城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长城穿越

【长城游记】20151205 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1

天津长城段全部位于蓟县北部山区,东迄蓟县与河北遵化市交界的钻天峰,向东与遵化市马兰关长城相接,向西经赤霞峪、古强峪、船仓峪,折向西北的常州,经东山、刘庄子、青山岭、车道峪、小平安向西穿泃河,过黄崖关,经前甘涧黄土梁大松顶出蓟县界,折向西北,与北京平谷将军关长城相通,全长41公里。始建年代一说为隋开皇初,还有一说为北齐天保年间,此后历经唐、辽、金、元,基本无大规模工程。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增修,形成了边墙、墩台、烽燧火池、寨堡、黄崖关城等一套完整的长城体系,长城资源普查中认定资源383处。

蓟县长城相关遗存的类型十分丰富,有防御功能的墙体、敌台、关城,有警戒功能的烽火台,有报警功能的火池、烟灶,有生活功能的居住址、水窖、水井,有屯兵功能的寨堡等。其中,烟灶在中国属首次发现,其平面多呈簸箕形,三面垒砌有石块,一面敞开。烟灶平面呈正方形,由石块干垒而成,四壁垒砌平整,一面甚至四面的下部垒砌有灶门。在部分火池内部和烟灶的灶门内发现有白色灰烬,个别火池底部的石块、烟灶灶门附近的石块甚至还可看出有烟熏火燎的痕迹,由此推断有的火池和烟灶曾经使用过。

蓟县境内的(明)长城最大的特点就是“野”,修建较为简陋,很多地方都是堆石码砌而成,且连贯性不强,断断续续。这样的境况隐含的意思就是蓟县山高坡险,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只需在个别地段简单堆砌几段长城,插上猎猎飘舞的大旗,就足以能阻敌于长城之外。

也正因为这样的缘故,蓟县长城缺乏足够的关注度,除了太平寨、黄崖关这两处经过了复建修整,开辟成景区的长城段外,其余诸段少有人问津,就算是一些景区中将长城资源作为吸人眼球的重点项,但因山高路险,墙险台危,游人也多不能到达。遍寻网路,真正比较完整走蓟县长城的寥寥无几,相关资料和图片也极其稀少。

查有关资料,知天津蓟县与长城有关的寨堡有9处,分别是下营寨堡、中营寨堡、太平安寨堡、赤霞峪寨堡、古强峪寨堡、船舱峪寨堡、青山岭寨堡、车道峪寨堡和小平安寨堡;敌台84处;烽火台4处(赤霞峪和船仓峪各2处);关口一处(黄崖关);砖墙15段(都位于黄崖关);石墙95段;山险墙10段;山险56段;居住址40处;其它遗址68处。

因为蓟县长城的偏僻、残破和陌生,更加增强和激起了一众长城墙友强烈的探险欲,长城活动的计划表上,早早就安排好两日的活动,两车十人(品味、冬宝、红叶、云起、老丁、拐弯、老吴、国宝、黄教授、鱼哥)满载准点从北京奔天津蓟县而去。

北五环上京承高速,再拐上京平高速(其中有一段称为机场南线高速,各叫各名,各管各段,各收各钱),一直向东汇入不绝车流中向平谷、蓟县方向奔去。进入天津界后变名为津蓟高速,蓟县下道后走302省道,旁于桥水库北侧向东,马伸桥前转上583县道(马营公路),按导航指引直奔梨木台景区而去。

从相关介绍知,梨木台自然风景区地处天津最北端,被称为“天津北极”,是天津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景区之一,这里地质景观奇特,是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典型的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自然形成岩画岭、登天缝、五指山、万卷天书等景观。景区内有段长城,是我们的目标。

天津蓟县山前沟中大小景区无数,这一点同北京的几个有山地的郊区一样,但有一点不同的就是这里的景区建设似乎都普遍较好,公路及其周边绿化较好,明显感觉是经过了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而且景区周边的村镇建设非常好,老房旧院通通被抹平而换成了洋房花园、露台玻璃房等,似乎这里的人们更愿意崇尚西风洋味。

沿路直驱景区前,大门紧闭,封山育林期间景区关闭,工作人员欢迎我们明年五一再来。

景区大门处有古强谷关,山前古强峪村有古强峪关城(寨),似乎没有什么踪迹了。

扭头回返,至马营公路后向西一小段,沿另一山沟而进,沿途有船仓子、南滩子等几个山村,进抵到景区的另外一个门前空地处。停车收拾东西准备上山之时,有工作人员上前阻止我们上山。无奈,只得再次回返,不死心地再度向东而去。其实,这条公路前面还有几个小山村,皆围圈在景区之中,看样子非当地老乡的车辆是无法进沟上山的。此沟与长城相交处有船仓峪(关口),似有旧名蚕椽谷。与古强谷隔一宽六七百米的山梁。

再沿马营公里向东北方向寻沟,驶进山中,盘旋而上,在感觉逐渐远离长城之际,又一分岔公路出现,左绕右旋好不容易抵达东山村最北边山前的一处大院中(似乎要募款建一座庙宇),再无景区工作人员来此阻挡了。

后回家在GE上仔细观察和分析,梨木台景区总共有长城三段,古强峪至船舱峪、船舱峪西和船舱峪至青山岭,其中前两段很短,仅数百米,痕迹不显,且端头处皆陡壁断崖。唯船舱峪至青山岭段线路略长,上下往复多次,残墙明显,平面距离约3公里。此段长城最佳的上墙路线是在第二次被阻之地,可寻一道防火道直抵长城石墙之上,只是我等体力无法往返来回,需在尽头处直接下山。

而东山村上墙亦是一条较佳路线,有条防火道,沿山脊笔直向上,虽累但行路顺畅,约一小时后可进抵长城边,位置在船舱峪至青山岭长城段的中部。

防火道非常明显,远看就好似用推子在山脊正中推出一条七八米宽的痕迹,地表岩石裸露,既成隔绝山火的壕沟,又为上山铺成了一条坦途。

随着山势渐高,视野逐渐开阔,远山近景皆成画面。南侧两山之间宽阔的山前浅丘和河谷地带,村镇密集,果林遍布。更远的地方,雾霭升腾,笼罩群山,似有仙境缥缈的感觉。有鸟悬空不动,实际是上升气流托住了飞鸟,感觉真是美妙。

一路岩块花斑,似彩石铺满山岗,天成石画。

更有一架螺旋桨飞机在天空中往复飞行,不知是开展航拍还是山区防火之用。

虽深冬季节,枯叶满枝,然枯黄树叶就好似被冰雪霜冻染色一般,黄中透红,与残雪阳光蓝天组成色彩斑斓的世界。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2

城墙皆为块石垒砌,其间无灰浆勾缝粘合,残损甚巨。

东山村顺防火道上山登墙,正好在这段长城的中部,前后各有一公里多长墙体,虽连贯性不强,但基本上还算是连续。向前,下一处垭口后复上抵一石块垒砌的敌楼。

此敌楼(台)为船舱峪长城4号敌台,双层石砌,底层用条石垒砌出一方台,小尖包一般的山顶被改造成一处平坦之地。条石并非完全规则,侧面条条凿痕清晰可见,就好像刚刚垒砌一般。上部再用毛石逐层码砌,不施灰浆粘合,空隙处用小石填塞。四周有散布的碎砖,表明其顶曾建有砖砌设施。此台为今日长城之行所见最完整的敌楼(台)。

登台远眺,前面下一大坡,至山坳处有一敌台旁长城石墙内侧,是为船舱峪长城3号敌台,已不完整,有局部塌毁成坡堆状。再前,石墙逐级而下,直至沟谷处的船仓峪口(关)。

再远处,山脊之上隐约有石墙绵延,那是赤霞峪长城段。

往后望去,山脊之上,长城石墙似长龙匍匐前行,一个台阶连一个台阶,逐次升高,直达天际远端。西北方向极远处,似有多道墙垣,构成双重防线。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3

前面品味和拐弯早已跑的不见踪影,而其余的伙伴皆不准备再向长城南段行走,扭头沿墙向北而去。

掂量再三,决定再向前一段,下坡至垭口处船舱峪长城3号敌台。再前,上坡,雪深石滑,虽可踏前人的脚印前行,但也不时灌进积雪,顷刻之间便觉鞋袜尽湿,遂停止前行,保留体力以备后续。

  再前尚有两处石台,垭口向上至顶有船舱峪长城2号敌台,再前有船舱峪长城1号敌台,其中1号敌台较为完整,略圆,顶上有一钢标。

  回返,向北而行,独行。

  局部地段,积雪较厚,雪中深浅不知、雪下平凹不明,只得深一脚浅一脚谨慎而行。

  一小山尖上有敌台,仅余残迹,有小松树一棵,船舱峪长城5号敌台。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4

再至一小山包,石苞毕露,有一小型敌台,未在长城资源普查登记之列,曾有户外队伍在此插一小旗。

歇息,午餐,虽爬山爬墙不多,但感觉比较疲惫。

时间已至中午一时,不知前方还有多远,但放眼所见似呈锯齿状连续上上下下多个小山包,并逐渐抬高地势。

再前,下一小断崖,山石形成自然台阶状。小垭口处有垒石成墙,而对面山脊则为自然山墙、山险。石块石苞兀立,远观似洒落堆积而成,实为生根于此。

花石、枯树、残叶、白雪、暖阳、蓝天,构成了佳境美景的全部要素,石缝间竟有顽强生长的树木,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5

船舱峪长城6号敌台,残基一处,石块为芯,外有包砖,可能系对前朝敌楼进行修缮改造而成。

敌楼前,红叶和冬宝不再前行,晒晒太阳,观观山景,与蓝天白雪为伴,好不惬意。

已觉双腿沉重,呼吸紧促,浑身热汗齐冒,已有眼花头晕之感,期盼长城尽头尽快到来。

追上宝姐和云起,原来他们在一小断崖处受阻,正寻下行之策。

小断崖高约五六米,陡斜,略呈楔形,有积雪,看着让人胆寒。品味至此,长腿长臂勾搭支撑,刷刷几步竟至崖底,回头要看我们几人胆怯的笑话。

时间已晚,大伙决定至对面对面对面的一处山巅,上有两所小房,为活动终点。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6

仰天,有鸟空中滞留,虽不停煽动翅膀,但似悬停一般不动,好像在享受那种宁静和自由。

低头,脚下峰石凸立,需步步寻找落脚之处,小心翼翼如行走刀刃一般在尖利的山脊峰脊上前行。

远方再一大沟,有山村沿沟展布,此处为常州村,天津最北侧一村,与青山岭村相串,郊野旅游休闲活动开展较好,三四层小楼大宅层叠,有山城小镇之像。

最后一个到达终点,两小房处,为看山护林之用,已荒弃。房后有敌台,为船舱峪长城7号敌台。

时间已过3点,虽仍阳光高照,但人疲马乏,下山之途甚远,需抓紧时间下山。

往回,锯齿般上下山路实在让人胆寒,所以除品味和拐弯需原路回返取包外,其余六人结伴寻条山路直接下山回撤。

短暂在山巅断开一小段后,前面尚有1公里多的长城墙体,其上还有船舱峪长城8号敌台、船舱峪长城9号敌台、船舱峪长城10号敌台和船舱峪长城11号敌台。其中,8号台为砖楼,仅余底部部分砖砌墙体;9号台为石块垒砌之台;10号台和11号台为残基。

此地海拔930左右,山下村庄海拔380米。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7

下山道路尚可,虽行走之人不多,但印迹清晰,还有户外组织拴系的彩条路标。

至一鞍部,有明显小道且路标指示右行,但明显将远远偏离停车的东山村,前行方向难料。直行而下路迹不显,行否不明。

黄教授自告奋勇直行探路,越探越远,似乎能沿山脊劈树趟雪而下,故鱼哥追上结伴同行。余下四人为保险起见沿明显山道而行,虽绕路但觉安全可靠,无迷路回返之虞。

林中小道,林密处枯叶铺地,林稀处白雪皑皑,阳光投射进入林地,光芒被分割成一块块一片片一条条。

山路盘绕,但总体方向偏向西,至山脚时,已偏离登山处的东山村许多。向东望去,有条大沟,若艰难翻越此沟可能会至车前,倘若前方再有一沟一粱的,只能呆在黑暗中求援了。

老吴早已跑的没影了,几个老弱病残决定沿土路而行,无论多远总能将我们导进村庄,导到大路之上。

残阳在天空中作画,云彩似流动的液体,在阳光的配合下变幻出各种美妙的图案。此刻,觉得浑身疲惫皆去,真想扑进那流动变幻的天空中。

天黑,路不明,不敢乱跑,老老实实沿机耕土路而行,绕山梁绕沟壑三几公里后,摸黑进到了青山岭村,并与拐弯开来寻我们的车相会,迷失的羔羊终于安全回家。

当夜,按计划在马伸桥镇寻地住宿,可瞧过两处后皆不满意。再行十公里至河北省遵化市石门镇的一处旅店投宿,此地为二次来宿,条件不错,还有浴池泡澡,只是我已疲态尽显,酒足饭饱之后冲冲刷刷,赶紧上床休息,以备来日再上长城。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长城游记】蓟县东山长城记略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