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阅读《田野课程》P105-147

(2012-05-13 09:20:08)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活化幼儿园阅读课程建设
这一段有点长,但是因为有很多具体的活动案例,所以读起来并不困难。
课程的实施,往往是教师最感兴趣的,但也往往容易被精彩的活动所迷惑,似乎看到了很多,似乎有很多启发,于是总想照搬其中的某一个行动,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活动,或者看着某个活动说,唉,我们似乎也做过类似的活动啊。于是就觉得洋洋得意。
也许教师确实做的很好,找到了知音,但据我观察,大多数教师还只是在某个活动的某个环节上有过相似的想法或做法,而真正需要学习、吸收和深入思考的还很多。
我们来看这一部分。
首先,我们要看p105页上对与实施的描述。这是一个从静态计划到动态活动的中介,包括系统活动、项目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亲子活动等多个途径。我们一提到课程实施,往往想到的就是系统活动,有的老师会想到项目活动,但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亲子互动往往不被考虑在内,这就是缺乏课程的全局观,没有意识到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重要性。因此,才会有各个活动环境脱节的现象,让孩子有的时候很忙,有的时候很闲,跟着老师乱转,无所适从。
接下来,这一部分系统地论述了五大途径各自的特点,实施要领,我就不赘述了,大家认真阅读。在读的时候,关注不同实施途径的适用性,各个途径之间的衔接和联系。
我要强调的是,要重点关注五个途径中,作者对于情境和材料的论述。一个情景缺乏、材料稀少的幼儿园,一定不是一个适宜幼儿全面主动发展的幼儿园,无论口号多么响亮,理念多么先进,也不是。
还要请老师重点阅读“生活活动”这个途径,我讲了几次,也为老师们设计了周计划表,但是从老师的反馈看来,大部分老师并不理解什么叫生活活动。不是在集体教学中放入生活内容,就叫做生活活动,而是集体教学、区角教学之外的幼儿每日进行的日常活动,例如用餐、就寝、散步、自我照料等等,才是生活活动,而对这部分活动的规划管理,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即将到来的六一活动,一定是一个亲子活动,我们把它定义为“生活发表会”后,不知道大家对我上次领读的部分有什么感受(《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中关于生活发表会的部分),这里的亲子活动也是大家可以参考的。角度不同,都对我们的六一活动有所启发。
最后,我再不厌其烦地说:我们的材料太少了,我们的自选游戏设计太少了,我们的户外体育活动太不充分了,我们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大家不要急,但也不能停,不能满足于目前这种低水平的“自由状态”,自由不代表主动发展,幸福童年既要快乐,还有充实,我们在充实这方面还差的很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