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莉莉月眉
孙莉莉月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93
  • 关注人气:31,3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幸珍老師回談香港教育學院匯豐幼兒發展中心《我們的森林》(2011/12/12)

(2011-12-13 11:12:07)
标签:

杂谈

原文地址:http://www.tienwei.com.tw/article/article.php?articleid=1575

原文有很多图片,我没有转过来。请到小鲁网站去看。

 

前些日子,接到一封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的来信,信上说「就着无字自然绘本的亲子阅读,我们想向资深的故事妈妈蔡幸珍女士请教几个问题。」,我将这些问题以及我的一些想法纪录成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

(1)无字自然绘本没有固定的故事和情节,怎样才能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关于这问题,我先引述杨茂秀教授的一段话来回应:

绘本象是大地:

图是大地的风景,而文是大地上的路。

图或风景,会拉你,拉住你,彷彿不断轻声提醒你:『慢慢走,好好欣赏,不要急。急躁并不好,再看我一眼,不要急着翻页。』

而文是路,路与文彷彿会呼唤你:『快往前走,前面还有许多精彩的东西,翻页,读下去。』

会旅游的人,知道好风景百看不厌,而且,每次观赏,看到的,领会到的都不同,图的观赏也是这般,而路有两种,一种是前人造好的路,让你方便走,在绘本里就是作者明白写下的文字,让你方便阅读。而另一种路,在大地上原本没有,没有路,还要走,就得用自己的脚走出来。

(出自《话图》一书杨茂秀老师的序《绘本大地的地图与指北针》)

无字图画书,没有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阅读路线,亲子共读或是班级共读时,可以让小朋友们看图说故事,看到什么就把它说出来,把它指出来。陪伴共读的大人也可以把自己的看见和发现说出来,藉由对话式、你一说、我一答的方式,一同把图画书的故事说出来。

另外,要依照小朋友的年纪以及对自然的理解程度来说话。譬如:要跟小朋友说瓢虫好呢?还是跟小朋友说赤星瓢虫好呢?要跟小朋友说乌鸦凤蝶好呢?还是跟小朋友说蝴蝶就好?这部份要视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而调整。

大人如何引导小朋友阅读无字自然图画书,这也和大人的功力以及准备的周详与否有关。大人懂得越多、准备的越充足,自然能够依照孩子随时的提问而有所回应。不过,大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学识丰富,就滔滔不绝地、一股脑地要把脑海中的知识分享出来,要视小朋友的理解力以及有兴趣部份,逐渐逐次的分享出来。

阅读图像时,可以留意画面和画面间彼此的关联性,譬如:上一页的瓢虫,这一页飞到哪里去了?又譬如:某一页只出现一双脚,那这双脚是什么动物的呢?可以往前翻页或是往后翻页,找出答案来。

阅读图像时,先找找这一页画面中,出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以及非生物(如:石头、瀑步等)? 观察看看画面中的动物正在做什么事呢?通常小朋友对于动物比对于植物有兴趣,对动物、植物比对非生物来的有兴趣。然后针对每一只动物、昆虫,可以带小朋友一起留心观察牠有几只脚、脚长什么样子、身体是什么颜色、眼睛长在哪里等等。画面中的动物和动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譬如:蛇会吃青蛙、鸟会吃蛇、螳螂会吃蚱蜢等等。

无字图画书的阅读,每次阅读都可能会有所新发现,每次的看图说故事都不一样,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读图的能力也会增加,专注力也会增加,可能就会发现先前没注意到的图像中的细节,阅读的乐趣就此产生!

无字图画书的阅读,能慢尽量慢,停留在画面的时间越久,越能留意到画面中的细节。不过,还是多多尊重孩子,也配合孩子的阅读速度,阅读是一种有趣的事,不要因为心存教导,而硬要孩子配合大人的阅读速度。

大人也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让小朋友从无字图画书的图像中,仔细观察搜寻图像的细节去获得答案。小朋友挺喜欢玩捉迷藏的。这些问题的设计,能让小朋友从无字图画书中体验玩捉迷藏的乐趣!

(2) 和小孩阅读无字类自然绘本要做甚么准备工夫吗?

陪伴小朋友共读的大人,如果有准备,对于图画书内容越熟悉,当然越好。同样地,故事志工进班说故事时,对于故事内容越熟悉,当然能将图画书诠释的越好。

虽然如此说,但是没有时间准备、事先阅读的大人们,也不用太紧张,就抱持着一颗好奇心,和小朋友来一趟图画书探索之旅吧!

举我自己准备《我们的森林》为例,我是从头到尾每一页都仔细看过,阅读过后,也把书后的导读、创作家的创作背景,去听创作家邱承宗的新书发表会,还有附录上每一种昆虫、动物、植物的名称看过一遍,甚至我使用google,输入这些昆虫、动物的学名,去查询牠们的相关信息,譬如:生物的特征、吃什么、习性是什么等等。

这些准备工作就是备用而已。不一定要在某一次的亲子共读当中,一股脑地灌输给孩童,以免消化不良。而且这些背景知识要内化,深入浅出地、用有趣的方式和小朋友分享。

(3)阅读知识类图书,家长们常遇不懂回答孩子问题的情况,这时家长可以怎处理?

家长不懂的时候,就谦卑的说不懂吧!家长也可以反问小朋友,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小朋友的答案,有时候会让人很惊讶呢!家长也可以先把问题纪录下来,用google查询或是查百科或是请教他人等等方式去找到答案,之后,再回答。也可以请小朋友自己去请教别人或是老师,再回过头来教自己喔!

(4)《我们的森林》一书可塑性、可阅性和可扩张性十分高,和不同年级 (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的孩子共读时,处理上会不会有所不同?以什么为原则?

不仅是《我们的森林》,其他许多的图画书也是如此。同一本图画书,面对不同年纪的小朋友,引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呢,包括共读的时间长短、说话的用词遣字、解说生物的相关知识的深浅、延伸活动等等都不尽相同。

阅读引导者(家长)和小朋友共读时,最重要的是观察留心小朋友们的反应,如果,小朋友已经坠入五里雾中,表示讲的太难了,要改变用语,再浅白一些;如果小朋友已经坐不住,身体扭来扭去了,表示小朋友不耐烦了,要改变引导策略,或是进入下一个延伸活动。此外,大人适当的提问,让小朋友有机会发表意见,这样,就可以知道小朋友的程度在哪里,配合小朋友的程度来引导。

大人如果愿意花时间的话,可以记录下与小朋友共读《我们的森林》时,小朋友看图说的故事和日期。观察多次的亲子共读《我们的森林》的纪录,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累积的收获。

小朋友年纪小时,对于捉迷藏特别喜欢,年纪大一些的小朋友,则是对于逻辑、推理、侦探、猜谜类的问题,更显得喜爱和投入。引导小朋友阅读时,针对年级小的小朋友,可以设计问题,让小朋友到《我们的森林》的书中找一找,得着捉迷藏的趣味;而针对年纪大的小朋友,设计推理类的提问,让小朋友去找寻画面中的线索和发表自己的推论。

(5)您有没有一些自然类绘本的伸延活动建议?这构思故事绘本伸延活动有何不同?

      我认为最棒的延伸活动之一,就是带小朋友接触真实的大自然。阅读自然类的绘本毕竟是一种虚拟实境的知识类的想象活动。从自然绘本可以获取许多自然的知识,但是,从接触真实的大自然,那种真实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留在心中的。

《我们的森林》一书,说的是台湾大屯山瀑布的场景,如果可以到台湾大屯山瀑布的步道走走,印证书中的风景和动植物,将书中的图像和真实的场景作比对,那种深度的感受,是难忘的。

星期假日,能多多带孩子去接触住家附近的大自然,也是非常棒的!

此外,还有一些延伸活动是教室内、住家里可以进行的:

(1)阅读《我们的森林》的同时,播放大自然音乐,边听音乐边安静地阅读《我们的森林》。

(2)制作『观景窗』,让小朋友操作和移动『观景窗』,来理解Zoom In、Zoom Out、Move的运镜效果。《我们的森林》这本书,画面和画面之间,画家使用了Zoom Out 和Move的运镜效果。

      我到台湾的信义诚品书店分享邱承宗老师的最新巨作《我们的森林》时,事前,我制作了许多的『观景窗』,每位小朋友我赠送一个『观景窗』给他们。『观景窗』是用珍珠板裁切而成的,外框是15公分X15公分,内框是8公分X8公分。我选用粉红色和紫蓝色二种珍珠板制成『观景窗』。很巧的是现场的小女生大多选择粉红色的『观景窗』。

      我请小朋友试着闭上一只眼睛,如果小朋友年纪小还不会闭上单只眼睛的话,可以用小手把一只眼睛先遮住,然后以张开的眼睛透过『观景窗』来观察这世界。

    我请小朋友先把『观景窗』贴近眼睛,然后再慢慢把『观景窗』往前推,看看『观景窗』中的风景有什么变化?再请小朋友把『观景窗』往上移动,慢慢观察,再往下移动,慢慢观察『观景窗』中的景物变换。

    简单的练习之后,接下来,我化身为模特儿,请小朋友把我的脸部框在『观景窗』之中,接下来,慢慢移动『观景窗』,观察一下我的鞋子是什么颜色的?

我透过和小朋友玩『观景窗』的探索游戏,让小朋友了解『我们的森林』里,画家运镜的秘密。

               关于『观景窗』在阅读《我们的森林》时的运用如下:共读《我们的森林》时,我不直接说出昆虫的名字,而是以猜谜的方式,譬如:当我希望小朋友找出黑翅细蟴(若虫)时,我就说头部胸部是红色的,有黑色的屁股和翅膀的那只小昆虫,等到大家找着了,用观景窗框住了黑翅细蟴(若虫)时,我才说出昆虫的名字(或是学名)。

(3)制作《我们的森林》的拼图,让小朋友玩拼图大赛。

拼图的制作方式是:

(a)将《我们的森林》的封面,彩色打印出来。

(b)以胶水将打印出来的彩色封面,黏贴在珍珠板上。

(c)设定拼图的难易度。3X5、6X4、还是7 X 5。在珍珠板的背面依照拼图难易度的设计,画上格线。

(d)如果要制作多份的拼图时,请在每一小片的拼图后面做上记号,这是为了防止小朋友玩拼图时,不小心把不同一份的拼图凑在一起。当然,做记号也是有玄机的。譬如:可以依照拼图的顺序写上A1、A2、A3、…这样就留下拼图的答案的线索囉!要不要在拼图的背面留下线索,就看大人的决定囉。

(e)依照格线裁切珍珠板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拼图。

(g)将一小片的拼图以透明胶带黏贴覆盖,保护它,让它更坚固

(g)以夹链带将拼图一份份收纳好。

(4)有奖征答的游戏。这也是小朋友最爱的延伸活动。

     设计的提问譬如:

     (a)请问,蝴蝶页里有几种不同的动物脚印?

     (b)请问,封面的圆圈,是哪一种动物的眼睛?

     (c)请问,图画书《我们的森林》中,全部是黑色的那一页,是什么呢?

     (d)请问白鹭鸶和夜鹭有什么不同?

     (e)请问从那一页开始有外来的物种入侵?

      (f)请问第一次出现『请勿喂食动物』的牌子的那一页,时间是早上还是中午还是晚上?为什么?

     (g)举 图画书《我们的森林》任何一页为例,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一页中出现几种不同的绿色?

     (h)请小朋友猜猜看这一本图画书需要画家画多久的时间?

     (i)请小朋友找出《我们的森林》中,以拟物法(如:将石头画成北极熊)画出的动物有几只?

(5)画图:发下A4的白纸让小朋友画画。有二种方式:一种是要求小朋友模仿《我们的森林》的某一只昆虫或是动物来画,越像越好。这是让小朋友体验一下,到底邱承宗老师是花多久的功夫来画出来这么细腻的图像。另一种则是让小朋友自由发挥,画中他们心中的森林。这则是让小朋友发挥想象力以及平常的观察力,自由创作。

模仿『我们的森林』中的老鹰的模仿画作

这位小朋友画的森林是个秘密军事基地的呢!

这位小朋友画的森林是个有很多可爱动物的森林呢!

(6)让小朋友自由提问,共读完《我们的森林》这本图画书,小朋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当小朋友提问之后,可以将小朋友的提问纪录下来,并试着带大家一起回答问题。回答不了的,就后续持续花时间找答案囉!

关于图画书之后的设计延伸活动,一般来说,我是每一本图画书都不尽相同,基本上是根据每一本图画书的特色和重点以及主题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延伸方式。有的是提问和讨论;有的是带小朋友演即兴剧;有的是让小朋友画图;有的是让小朋友分享心得;有的时候是设计拼图;有的时候,是设计有奖征答;有的时候,则是单单说故事,单纯让小朋友享受听故事,之后什么也不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