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
新天糖乐园

作者:郝广才 绘者:王家珠 格林咕噜熊出版 |
▲故事导读: *适合年龄:3-6 岁/亲子共读。 我们从不会想到要去剥夺孩子生存的权利,但是,有一种爱,甚至比剥夺更可怕。故事中的巫婆,是为了保护自己,统治人类才去剥夺孩子做梦的权利,因为这样,她才能高枕无忧;现实中,似乎也有一种力量,企图剥夺孩子,甚至成人做梦的权利,这样,这种力量才能千秋万载;还有一种看似温存善良的爱,其实也具有这种特质。因为爱,所以想给与一切安逸;因为爱,所以想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挣扎;因为爱,所以希望用剥夺来换取安稳……我们很难和孩子讨论专制、愚民,但我们却可以在这个绘本中看到一丝端倪,当我们告诉孩子,做梦和勇气,爱和自信是永远的对抗一些邪恶的法宝时,或许,我们会在孩子心中撒下一颗种子,一颗相信童话的种子,一颗相信自由的种子。 ▲故事内容: * 有个可怕的巫婆,名叫灭飞灭神灭圣灭兰多,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她可怕又邪恶。她和所有巫婆一样,最怕的是小孩。只要小孩轻轻叫出“巫婆”,他们就只能灰飞烟灭。 * 巫婆当然不甘心被小孩打败,灭兰多终于想出一个坏主意,用一种好吃的“新天糖”掳获孩子的心。孩子吃了新天糖,心里只想着自己,心里只想着占有,心里只想着更多的新天糖。他们再没有梦想,再没有友爱。没有了梦想的天空变得灰暗;没有了梦想的孩子,失去了力量。 * 但是,总有一些微小的力量存在,不论他们多么微小,因为他们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就是力量。爱听故事的妹妹和爱讲故事的哥哥,因为有童话而拥有梦想,因为有梦想而强大,因为强大而另巫婆恐惧。于是,巫婆想尽法子控制他们,但童话终究是童话,善良永远会在童话里胜利,巫婆必死无疑。 (完) ▲给家长的话: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理解复杂的童话是比较困难的,而孩子进入4岁以后,较长的童话会让他们入迷,而6岁的孩子,则可能对童话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孩子根据现有水平,参与到童话的阅读和欣赏中,是早期阅读的重要任务。不要以为这么长的童话,孩子难以发表看法,从一个人物开始,从一句对话开始,从一个情节开始,让孩子逐渐摆脱“听众”的地位,在阅读中表达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生活、发现自己。 建议父母亲说完故事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 (1)灭兰多最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可以消灭灭兰多?(书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 (2) 灭兰多为了保护自己,统治世界,想了什么办法?成功了吗?(书中没有原文,但是可以通过总结,找到答案的问题) (3) 小玫是怎么知道妈妈不是妈妈,而是巫婆的?(书中原文没有答案,需要推理才能回答。) (4) 你喜欢新天糖吗?为什么?你怕巫婆灭兰多吗?为什么?(书中没有答案,小读者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对巫婆、怪兽这种主题有抗拒或者害怕的情绪,没有关系,鼓励孩子表达出恐惧,因为恐惧也是一种阅读体验。如果孩子不喜欢,可以放一放再读,不着急。有时候,孩子会很害怕,又很想再读。这正是他们理解恐惧和克服、现实和虚幻的重要经验。 |
本绘本由台湾格林文化咕噜熊故事屋提供,本书已出版。
写在后面的话:
文章是写给爸爸妈妈们看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时,首先去阅读,当作一个文学作品来阅读,然后再和孩子分享。格林的书是有内涵的,是真正的文学\儿童文学,换句话说,不是糊弄小孩子的那种破故事。我相信大家能看出来。
关于提问和讨论,希望大家能理解提问的层次和目的,但不是每个家长都需要这样去做,只是了解提问和讨论不是无聊的,而是有价值的就好了。有价值不一定有目的,有目的不一定有价值。
关于主题:这本书的主题相当深刻,可能也是因为我最近再看哈耶克的书,所以想的太多了。一个童书,貌似想讲的就是童心的重要,梦想的重要,父母的爱\兄妹的爱的力量,看结局,因为妈妈平时不陪伴女儿,女儿反倒可以认出巫婆,多么滑稽荒谬而又真实的逻辑,看结局之后,母亲和孩子一起读书了,那个母亲是觉悟了吗?灭兰多在她身体里经过,是否让她警醒?灭兰多真的走了吗?墙上灭兰多的记号,是不是意味着“Iwill be back?”妄图通过物质戕害民众的心灵,通过传递愚昧来加强专制,通过毁灭异己来保持统治地位的人和力量,总是那么强大。但是还好,他们总有畏惧的东西,那就是“想”的力量。我们自己要去想,更要让孩子想。无论是梦想,还是思想。只有不闭塞我们的思想,我们才有机会用最小的声音说出“巫婆”,叫出他们的名字,意味着我们知道他们存在,也意味着我们知道我们的力量。
文学,或许软弱到无缚鸡之力,但也许强大到能摧毁一个世界。这也是我们爱文学的原因,她柔情似水,又刚强到无坚不摧!言尽于此,明者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