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已被杂志选用,未经允许,请勿在平面媒体发表。欢迎网络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群里妈妈们在讨论关于能不能给孩子看电视的问题,有人坚决反对,有人鼎力支持。当然,大部分都不希望给孩子看,但是迫于无奈,似乎不看也不行。有的是老人帮忙带孩子,有的是幼儿园给孩子看电视。好在,我们这个群里,倒是没有多少“巧虎”之流的拥趸,不用我费很多力气去告诉他们电视育儿的危害。不过,我对孩子看电视的态度,没有那么绝对。虽然我也坚信孩子不应当过早看电视,不可以长时间看电视,但迫于现实,对看电视有以下几个观点:
1、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具有一定传播价值
2、幼儿在群体中生活,需要共同语言,电视节目(主要是动画片)形成了一种文化,孩子想要融入一个群体,必须掌握这个群体的语言,而动画片的内容就是这个语境。
3、堵不是办法,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一旦有机会接触,会爆发
那么,家长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坚信看电视不是育儿的好方法,不要以为芝麻街啊、巧虎啊这种模式很多人接受,他们就是好的。可以说,那些都是家庭教育力不足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偿,也就是说,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能有好的家庭教育,就不要选择那个。那个不是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灵芝人参,是充饥果腹苟延残喘的豆饼树皮。
第二,家长最好做到基本不看电视,要看,也是在孩子睡了以后。如果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也尽量不让他们给孩子看,但是实在太累了,也就只能看少儿频道和卡库
第三、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长是20-30分钟,一集动画片的时间,要求他自己负责关电视,否则就没有电视看。
第四、看电视时,旁边必须有人陪伴,不时提出问题,让他一边看,一边想,
第五、尽可能用各种文体活动挤占看电视的时间
第六、将电视中的内容,转换到游戏、扮演、绘画、手工上
第七、无论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什么,只要是他觉得不解的,就拿出来大家讨论,绝不回避,尤其是对于我们不认可的价值观,要及时讨论
总之,尽可能让孩子有很多可做的,电视只是若干项活动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选项,这样比硬堵好。
以我的儿子为例,他小时候看电视非常少,但是由于过年回老家,和亲戚的孩子看了喜羊羊,这之前,他从来都不看的,看了就要求关掉。他总希望别的小朋友跟他一起去外面菜地里玩。可是乡下的小朋友不喜欢菜地,他们喜欢看电视,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儿子为了能融入他们,就也坐下来看电视,并且也就因此喜欢上了看这种动画片。我当时没有责备儿子,我理解他的想法。不过,我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着他和其他小朋友跳出电视的魔圈,跑到外面去玩。
现在,儿子偶尔会看一些电视,尤其是当我下班晚,爸爸不在家,姥姥要忙着做饭时,但是,我并不过分担心。因为他知道不能看很久,而且,他并不总是选择电视,他也会主动选择看书、搭积木、拼图等等多种活动,看电视只是其中一项。
另外,让我开心的是,既是是和小朋友玩与电视节目内容有关的游戏,他也总是小伙伴们的头儿,因为他总能找到好玩的创意,让游戏变得与众不同。因为别人看电视总是接纳性的看,而我们看了之后总会讨论节目内容并且把它变成游戏。于是他就把这个方法待到幼儿园,他就成了小朋友们的领袖,他会带着小朋友一起玩。
那么,如何把看电视转移、转换为游戏呢?最简单的,是模仿和扮演。我们可以选取电视节目中的游戏元素。比如顺顺3岁的时候,喜欢看《朵拉爱探险》,我们规定他
每天只能看一集,看完之后,他会觉得不过瘾,没关系,我们俩就模仿朵拉在家里探险。就像朵拉中的捣蛋鬼狐狸一样,在一个地方藏上东西,然后由藏东西的人给出线索。这是对3岁宝宝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等的锻炼。
还有将电视兴趣拓展。例如,他爱看恐龙的探索节目,我们就买相关的书籍,获取更多信息,还去恐龙博物馆。这既是一种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转移
还有就是手工活动,例如我们看了一个动画片,很好玩,就用橡皮泥捏出来,然后自己编故事。
打游戏也是一样的。比如孩子有一阵子迷上了《植物大战僵尸》,是一次郊游中看到一个拿着iphone的阿姨在玩,于是很感兴趣。后来,在四川老家过寒假,天天跟小叔打。我想,禁止他玩,不是好法子。于是,我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让他打到吐,他看见僵尸就恶心。第二,我们一起来玩演僵尸,画僵尸的游戏
演僵尸,就是他扮演一种僵尸,我来猜,然后我扮演一种僵尸或者植物他来猜,他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观察和表演上了。画僵尸,就是我启发他发现设计游戏的人,其实是在做一个相生相克的东西。有一种僵尸,就有克制他的植物;有一种植物,就有克制他的僵尸。没有绝对的无敌。然后,我们各自拿一个白纸本子,他画一个僵尸,说明功能。我就画一种植物,也说明功能,如何克制他,但是弱点又是什么。然后,他再画一种僵尸,克制我的植物,同时必须为他找出一个弱点来。小孩子在克服自我中心上存在困难,他想出来的植物或者僵尸都是没有缺点的,这对他是个挑战。我们画了很多僵尸和植物,畅想每一种将是和植物的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功能,什么是克制,什么是组合。
因此,看电视、打游戏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放任的,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而把孩子送给电视和游戏机,或者迷信电视的育儿功能,而不是亲子的共同成长,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