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人读笨故事——绘本《古先生买皮鞋》亲子阅读计划

(2010-08-25 17:31:45)
标签:

育儿

古先生买皮鞋

成语故事

绘本

隐喻

丰满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故事介绍

 

古板先生是个很有秩序的人,家里的东西样样摆放整齐,一丝不苟。有一天,古先生想要买双皮鞋,于是,他先拿尺子量了自己的脚,然后记下数字,穿上外套去鞋店。到了鞋店才发现,自己忘记带记下数字的纸条了。于是古先生急急忙忙往家跑,去取那张纸条。店员连忙招呼他:先生,我可以直接量您的脚啊!

 

聪明人读笨故事——绘本《古先生买皮鞋》亲子阅读计划



 

《古先生买皮鞋》 改编自成语故事 作者/郝广才  绘者/伯纳丁   格林文化

 

故事分析

 

故事的前十页,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板、整洁、墨守成规的古先生,我们不知道这个古先生要做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位古先生。当我们读到第十一页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古先生,就是我们小学课本里的“郑人”,而他接下来要做的,也是“买履”。

 

没错,这是一个改编自成语故事“郑人买履”的绘本。“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只有六十几个字,如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们从小都读过很多成语故事,大多数都令我们觉得好笑,常常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呢?当时,我们往往并不理解成语故事所饱含的深意。即使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出自《韩非子》,也不会告诉我们《外储说左上》是什么东西,更没法告诉我们韩非子为什么写这么个故事,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的人。当时我们只知道,这样做很傻,这个故事很好笑。

 

首先,这是一个笑话,笑话往往有一个隐喻,所以才好笑。这个故事的隐喻在于,一个人明明可以直接测量自己的脚来试鞋子,却偏偏要相信自己的记录,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或者说,他只相信技术和方法,而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这样做是愚蠢的,所以好笑。只有理解了这层隐喻,读者才会嘲笑郑人或者古先生的愚蠢。

 

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理解隐喻是困难的,所以他们往往会对这样的故事无动于衷,而五岁以上的孩子,由于其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能对认知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判断别人行为的目的和方法。当方法不能为目的服务时,我们说这个人违反了常识,所以他愚蠢。

 

因此,在4岁以后,尝试着和孩子阅读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有一定隐喻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在娱乐中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这里所指的含义,并不是说“讽刺×××样的人”,而是指文字背后的意义。

 

再来说这个改编的故事。“郑人买履”的原文很短,并没有向我们交代郑人是谁,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而《古先生买皮鞋》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相对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而这个人物形象的想象和刻画都是合理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不仅让故事更加合理,还给小读者树立了一个榜样——通过想象,使故事丰满,完整。

 

亲子阅读计划建议

 

亲子阅读不仅仅是一次朗读的过程,而是亲子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家长可以参考左侧的亲子阅读过程建议,并在右侧的空栏里写下孩子的反应。长期坚持,会发现孩子的巨大的进步,也会发现自己在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亲子阅读设计

当时的反应记录

阅读前

和孩子一起观察鞋子、衣服等的尺码,讨论尺码的作用。告诉孩子他穿几号的鞋子,爸爸妈妈鞋子的尺码等,引发孩子对于度量、尺码等的兴趣,也为阅读这本书做好经验上的准备。

 

首次阅读

结合图画朗读文字,突出图画对文字的补充和解释作用。当读到古先生很有秩序,样样东西摆放整齐时,可以让孩子说说画面上是如何体现整齐秩序的,从而让孩子对这两个词语有更直观的理解。
    读到第11-12页时,我们可以请孩子说说有没有什么不对劲儿,没发现没关系,在此留下一个伏笔。读到第17-18页时,我们再翻回来看看,就能发现古先生落在鞋柜上的便签了。这种留伏笔——看冲突——回头找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作者的设计,学会写作的手法。

 

再次阅读

再次阅读的重点在于启发孩子说出古先生的问题,理解故事的隐喻。我们要观察孩子对这个故事的反应,他们是否会嘲笑古先生。如果是,那么说明他读懂了,我们可以启发孩子说说为什么可笑和可以怎么做。如果孩子对古先生的做法没什么意见,说明他们还没有读懂,那就和孩子讨论一下买鞋子的注意事项,留待一段时间之后,再来读这个故事。

 

阅读延伸活动之一

留意身边的号码

这个故事的含义是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的人,而对于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的孩子来说,他们倒是很有点像古板先生。我们不用忙着来讽刺这样的行为或者人,不如先来丰富孩子的经验,在做每件事时,都和他们讨论为什么这样做,知道了事情的原理,才能触类旁通。
    和孩子一起留意身边的尺码,例如鞋子、衣服、照片、塑料垃圾袋、水杯、本子、床……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度量这些生活用品呢?妈妈衣服上的165/86是什么意思呢?塑料袋上的22×30又是什么意思呢?发现这些有趣的尺码,了解他们的意思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这些尺码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阅读延伸活动之二

续编故事

这个绘本改编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对人物的创造性想象和刻画,即合理又有趣,为小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背景。那么接下来,小读者也可以根据古先生的习惯,来推测一下他会做什么。是听从店员的召唤呢?还是固执己见回家去取字条?古先生还会不会发生类似的笑话呢?什么情况下,古先生的做法就是对的呢?启发孩子续编故事,让古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