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城南旧事——地理篇

(2010-08-20 13:21:39)
标签:

育儿

城南旧事

帘子

四合院

林海音

惠安馆

分类: 好书慢读随笔写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在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条小胡同里。据妈妈讲,原来我家门前是有条河的,那是护城河,所以我们家的胡同才叫后河沿。从胡同口出去,有一个非常低矮的小房子,后来有人在里面修锁,现在早就不见了。妈妈说,那是扳道岔的人住的地方。从我出生,就没见过这些“古迹”,但是从妈妈口中,我知道了我居住的地方是有历史的。我家就在宣武门外,离着不远就是宣武门的教堂。南边不远是校场口、菜市口,小时候看电影,看小说,都说是拉到菜市口杀头,我总想着这地方挺阴森的。过了菜市口有个麻绳胡同,爸爸说就是因为在这里杀人,所以这一带卖麻袋麻绳的特多。怎么想都罧得慌。再往南就是法源寺了,妈妈的单位就在法源寺旁边,据说还是庙产呢。总之,我小时候的足迹,就是遍布在这些有着很多血腥故事的小胡同里。

 

我的城南旧事——地理篇

 

我没见过的宣武门

 

我的城南旧事——地理篇我家不远处的教堂,说是叫南堂,小时候去看人家过圣诞节,饿了半天,去等着吃面包,到了才知道,就一口,是象征性的,还以为随便吃呢!

我的城南旧事——地理篇 法源寺,据说有一年打雷,劈了一棵老树,着火了。我妈妈单位就在这个寺不远处。

     我们家附近没什么好听的地名,还算好听些的就是槐柏树、北极阁,其他都是什么后坑、茶壶营之类的,不像西城,有百花深处这样好听的地名,我住的地方在后河沿,奶奶家住小五条,从妈妈家到奶奶家要路经大五条、校场头条、二三四条这些地方。致使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认为,北京市的地名都是按数字编码的。

    上小学的时候,看了一部电影《城南旧事》,那时候不知道是根据林海音的小说改编的,只记住了小英子的发型——后来我好长一段时间都留那个发型,记住了张丰毅演的小偷,记住了那首好听的骊歌(弘一大师写的那个)。 后来长大一些,看了《青春万岁》,就是里面有蔡国庆的那个,里面的一个很革命的女孩子,就是演小桂子她妈的那个演员,我不记得叫什么,只叫她小桂子她妈。

     长大以后,看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才知道小时候看的电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然,改编的还是挺好的,那种北京城特有的灰蒙蒙被拍的很到位。只是细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觉得跟我的城南旧事差异很大,他们家似乎总是在搬家,我只有奶奶家和外婆家以及我家,三个家距离走路不超过20分钟。他们家住在四合院,而我住在大杂院。据奶奶说,我们家原来也是住四合院的,而且是几进几出的院子,爷爷的父亲也算是有钱人,爷爷兄弟四个都是少爷,后来解放以后被专政的,奶奶为父亲看病把所有首饰都当了,文革时又抄走了家里的积蓄,还有那些珍贵的宋版书。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有很多地名,齐化门(就是现在的朝阳门)、新帘子胡同、骡马市、椿树胡同、兴华门、顺治门等等。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个有惠安馆的东椿树胡同。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地方,原来距离我家很近,周边的琉璃厂、厂甸儿,也是我经常出没的地方啊,小时候竟然不知道。

    现在,我工作的单位出版了美绘版的《城南旧事》,那一幅幅淡淡的水彩,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是小英子的小时候,也是我的小时候。那些大门板后的一个个小院,那些高高的大槐树、香椿树、枣树笼罩下的院子,那些走街串巷的买卖人,那些在胡同口招揽孩子看小人书,卖小玩意儿的老头儿,都跑回了我的记忆。

    我打算把小英子生活过的地方和我生活过的地方做一个串访,等凉快了,带儿子去走走。在天涯上找到了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很详细。等我走过之后,再拍些照片,补充一下。

先看看那这篇吧。

 

 作者:指冷君  发表日期:2007-3-21 15:57:11 (三年前的文章里,估计现在变化又是很大) 

 原文出处: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31/534337.shtml

 

周日寻访了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里的老胡同,林海音小名叫英子,这个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的人物和地点都是写实,她的回忆性散文也写了她小时候生活长大的地方--北京城南的厂甸椿树地区的老胡同,这里也是《城南旧事》的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是一片破旧而古老的胡同区。
  
  下面我引号里的文字都是林海音小说里的内容,但不一定是原话,我只是写出意思。引号外面的是我自己的说明。(漂亮的水彩画是汕头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城南旧事》里面的插图,很美!)
  
  “我家住在椿树上二条胡同,胡同的第一个门是惠安馆,三层的石阶上去,门上挂着一块匾“惠安馆”,疯子秀贞常站在那里冲着我笑。我家在胡同的第四个门,西厢房是我和妞儿常玩耍的地方。胡同口有个井窝子,是周围居民吃水的地方。”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QNP-3o10QhzAjpEDVOkdCUi8XhiEmxwTUA14OiDGZH7q9suZT47GOR8_eZYAXh9Zb17bIYOENlevmCbxdYTqF9hsYBNRxD9NfiKd7-7dKRX_8s4cccwm5ESmD_phvZcOk-bs9k445BV7j42q8HWHSA/%E6%9C%83%E5%AE%89%E9%A4%A8%E7%9A%84%E5%B0%8F%E6%A1%82%E5%AD%9014_thumb.jpg?download&psid=1
  林海英在她的散文中也写了这个胡同,这是她家从台湾来到北京后的第一个自己的寓所,之前住在客栈。现在我站在东椿树胡同,右面的高楼就是原来的椿树头条、二条、三条胡同,英子笔下的惠安馆、第四个门、井窝子都已经不见了,这里已经建成了新小区。当时与这一大片胡同同时被推到的还有袁世海故居、辜鸿铭故居以及广东会馆等等很多的会馆。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DhWiOxPOATNpefz0OYGGktIGiJXgzqR0s75hXipAJkD-EmgVj29L1hC01Moz84Xb2AMm4MEkcXUvSm2ot6QNlcH7qqKLyeFWSDvnG2G7j7e7RPmKeBkyGfPKVj1xoqnA7womrdALzzuDPg8sxel9rQ/2958029_11275958_thumb[3].jpg?download&psid=1
    
  新帘子胡同,“秀贞带着妞儿走了,我家搬到了和平门内的新帘子胡同,新家还装了电灯”
  就是在这里,英子碰到了偷东西供弟弟上学的哥哥,在小学校唱《骊歌》。但是现在只有东新帘子还在,第二张图西新帘子已经成了工地,而林海英的第二个家是在西新帘子--勺子形状的死胡同。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jM7iT4c8Vx-MTvA5Duv3J4q74GtMWk2eAziPqYIJVL7eywQE3l9fKTgSiLZ4PX4_oO25BMZQthTAq_1Pjs0xxcK-kcyPI-_y3f-srNkb4ATyaLsPq_X2qhZyG5bUgEkzHTTlhFJ1tIe1gxo7Jn0KPg/2_thumb[1].jpg?download&psid=1
  

  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XOut3ze2-p7140-B5J8wLi8bbkv3uBk3Mxx1oBzxr8to7e5eJ4GxqqHnY0BehG58uPmSkeAHf1afQq1M_JjA1h0o3zryHr0_6WzGB9Y1j57KfMLpE4G7rawvijREvIzsEaihXNz6O_0ZQEABHyEqNw/%E6%88%91%E5%80%91%E7%9C%8B%E6%B5%B7%E5%8E%BB7_thumb.jpg?download&psid=1
  
  “我要考师大附小了,也叫厂甸小学。”
  林海音的小学母校师大附小,现在是师大附中。站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优美的童声合唱从遥远的年代飘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3LoF5SfYm3ELTyYDB0PXOFUmKMIbeOkzbI8S-uCTI9Mg1RczyGfaY_-B0m8LZRjcq1OJ25Yj8zdajEl2ZcSyjjGYV_nX88WvDHSXJLwOozwXT_9Op7GGhMSxSr4gGQ7Ho9aKWfoqqqnjrWRWmAkB2g/4_thumb[1].jpg?download&psid=1
  
  散文里林海音写道:爸爸死后,我们家搬进了南柳巷胡同55号的晋江会馆,那里我们不用交房租。
  
  只有这个家现在还在,但是门牌号已经变了,叫40号和42号院,林海音就住北房就是现在的40号院。现在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大杂院了,里面住着好多人家,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第一张是40号院。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KWAI3vIy5YXqtlR7-7hPy5W1SAN0NY6whw_sw-l-b1g-AhA1mLqr8ve_-YXGXr2TBGriwka61yUFUm6njWwEl-ItdEi_FcI9X97kcdNjHbZEhwUWoYk5VVMcWqSETKala9gN6bB6GFXq3AabILj7lA/6_thumb.jpg?download&psid=1


  
  
  “椿树胡同的南口是西草厂街、魏染胡同、孙公园胡同交接口,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全可以在这里解决。”现在依旧是这样,这里汇集了各种小杂货店铺,都是外地人开的。我站在西草厂街上拍的这几条胡同交界处,“西草厂街上转过来一个身影,原来是妞儿,她后面跟着一个男人,大概是她爸爸,我上去叫她,可是她把我推开不理我。”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WL2XXm8NdIbk4djs6IxigvZ9it4Udke1sPemrpFrHjHChzCQL6SaOT_20f4m3MB4b5Jij86VUEVScVB6PXjeGvBRhwPltBKeB3fjfpJiYXQtprBnrYRXe-6ucdvBUGzownmGLVTYSTwMmvTGtCMwfA/%E6%9C%83%E5%AE%89%E9%A4%A8%E7%9A%84%E5%B0%8F%E6%A1%82%E5%AD%9020_thumb.jpg?download&psid=1
  
  老北京的四合院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jLbBoXbb8FwozGE84XNHKZpjJRft98-rMZX7GUuoegZ86odjmLJo8QuQ4CTQLuKmnqqtlSggay3llHqmn0RXW7ve4yW44ZozNJvRhvfM864xFZyCQMscvfANlRGpGBeZSsfiWl49wluPaFX36Twv6g/%E6%9C%83%E5%AE%89%E9%A4%A8%E7%9A%84%E5%B0%8F%E6%A1%82%E5%AD%9038_thumb.jpg?download&psid=1
这里不久就会夷为平地,墙上到处都是“拆”字。
https://ookpyg.bay.livefilestore.com/y1myoMpCE_XAQ8xG5a5R9tI7Guiuwy2y5MxIfEdGkqaq6tuciGpr-TYed5ahqPrm01lxqdmYcegvPTqi_7JDQUaI_YXlqnb5Vm_03K939P0Oeqo1_pw2fj-kqKKFC0GrJudt9ffcOlijCeYIVCmMMjiVw/8_thumb%205FD2ED57.jpg?download&psid=1
  
  因为喜欢电影和小说《城南旧事》,于是想去看看故事发生的那些个地方。意外中发现了那里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民居,使我能够在它们被拆之前看一眼那些个门墩儿、门楼、掉了色的门板,还在胡同中发现了古老的报馆、二层建筑,我就不贴照片了。这个过去老北京文化的聚集地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那些个故事和韵味也将随着这些个沧桑的记满了故事的雕花砖瓦的倒塌而逝去,而我能把它的样子印在我的眼睛里也算是有幸了。

 

 

 

 

 

 

 

 

 

 

 

 

 

 

 

 

    我的城南旧事比小英子的晚了半个世纪,而现在,我们俩的城南旧事却面临着同样的命运。他们,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吗?或者,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还是,只能在小英子的书里找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