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语用语言运用素材 |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
在好孩子亲子阅读论坛上看到一个家长的发言,如下:
“楼主您那还算轻的,我们家的更头疼,现在3周岁5各月。说话比较早16个月会背唐。小的时候大人在说话,他要是听见哪个词是书里的,他就开始顺着哪个词把故事给你讲一遍,你还得认真的听着。例如你要是说星期几,他就得把〈好饿的毛毛虫〉给你完整讲一遍。现在更毒了,不轮什么情况只要能沾边他就要用上书里的话。例如:客人走了我们说“开心说再见”,他就接一句“我永远也忘不了你,飞船消失了。”问题是有些书里的话比较粗,他也用,自己家人也就算了,亲戚朋友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例如我叫他别玩了,他就说“我才不听你的废话,哥伦布发火了,把他那去煮了。”
孩子现在说的大多都是书中的话,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好象也有点问题,人家不知道他说什么,真的让我也有点头疼的。”
孩子现在说的大多都是书中的话,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好象也有点问题,人家不知道他说什么,真的让我也有点头疼的。”
我职业病般的爱给别人答疑,于是,我写到:
幼儿从童书中获取口语和书面语的素材(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等)是他们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获得了这些素材,不代表他们能正确的运用,这就是语言运用能力(简称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简单说指人能在适当的情景下,组织有效的语言进行恰达的表达,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有足够的素材(您给孩子读书多,孩子的素材足够了),还要有适当的方法来调试使用。
按照您现在说的情况,我判断,由于您很珍惜孩子的素材,所以,当孩子说出您认为不恰当的话时,您表面上在制止、道歉,但实际上心里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您看到了阅读的效果。而您这种态度,会被孩子敏感的捕捉,以至于他并不想去调整自己的语言运用问题。
我的建议是,您首先了解语用能力的基本组成,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示范和纠正,让孩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调整自己的语言运用。
按照您现在说的情况,我判断,由于您很珍惜孩子的素材,所以,当孩子说出您认为不恰当的话时,您表面上在制止、道歉,但实际上心里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您看到了阅读的效果。而您这种态度,会被孩子敏感的捕捉,以至于他并不想去调整自己的语言运用问题。
我的建议是,您首先了解语用能力的基本组成,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示范和纠正,让孩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调整自己的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