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新改版 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2010-08-01 11:13:52)
标签:

育儿

教育

才艺

小报

美术馆

分类: 大熊要发言

第四期小报新鲜出炉

这次是16页(包括广告页),重点内文放在后面。

如果有人需要纸质小报,北京地区50份起,免费寄送。外地100份起,自负邮资。

欢迎幼儿园、幼教机构、少儿图书馆订阅!双月发行。

如需电子版(pdf格式),请留下电子邮件地址,我将发到您邮箱中。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全新改版 <wbr>咕噜熊小报第四期
内文文字:

每个孩子都该学习才艺吗?

 暑假到了,美术、音乐、舞蹈、跆拳、足球⋯⋯各式各样的才艺班促销广告满天飞,家长面对的既是诱惑,又是压力。每个孩子都一定要学才艺吗?学才艺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家长没有才艺,让孩子去学习,是不是有效果呢?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才艺班呢?

 为什么要去才艺班?

年轻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去学钢琴、学舞蹈,这虽然显示了父母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开始重视,但是,大多数的父母对这些训练几乎是一无所知。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都不同,接受才艺训练之前又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学习本身也不是很容易的。就以学习乐器来讲,它需要有很强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若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反而会造成心理负担,戕害了他的身心健康。因此,父母在送孩子进入才艺班之前,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送孩子去才艺班?

我是真的在满足孩子的愿望,还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补偿自己童年的缺憾。如果学习的动机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这样就宁可不学。

2.我的家庭气氛是否适合孩子学习才艺?

我是否在让孩子正式学习之前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为孩子创造这种环境和气氛了呢?比如,我想让孩子学钢琴,我自己是否对古典音乐有一点了解,家里是否经常播放钢琴曲,是否曾经或准备带孩子去欣赏音乐会或者在家中聆听音乐?如果家里却没有一点音乐气氛,怎能期望孩子学得有兴趣呢?

3.我是否可以做到帮助孩子把才艺学习融入生活呢?

才艺与生活应该是一体的,不是到音乐班才要唱歌,到绘画班才要画画。充实才艺不是为了表演,而是要表现自我、充实生活、满足人追求才艺的欲望。它原本就该存在于生活中,应用于生活中,这样孩子才快乐、幸福。

总之,为孩子选择才艺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现有能力,明确学习的目的。以音乐为例,并不是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才可以去学音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学哪一种才艺或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她)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在学前阶段的重点是透过艺术这种工具,准备一个好的环境,丰富孩子的生活。

 如何选择才艺班

一般来说,才艺班最主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气氛。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兴趣,进而发掘出孩子在音乐、美术、舞蹈或其他方面的天分。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或本身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或常识,可以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兴趣的才艺班,接受指导。

父母在决定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如果要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向及兴趣的才艺。千万不要让他一下子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那么父母该怎样为孩子选择才艺班呢?下面列出了几项选择的指标︰

1.师资    

老师除了专业能力外,对儿童心理认识多少?是不是关心儿童、了解儿童?

2.环境

空间是否宽阔?通风和卫生设施是否良好?器材是否周全?学生人数是否恰当?

3.距离

与家的距离会不会太远?如果往返费时,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学习兴趣也会打折扣。

4、教学理念

才艺班是以训练孩子的技能,以达到向家长汇报的目的;还是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以培养兴趣和增强艺术鉴赏力、合作能力为目的?如果才艺班用急功近利的态度来督促孩子学习,这样的才艺班大可不做考虑,因为他们实在是对利益负责,而不是对孩子负责。(文/月眉)

  

到处都可以阅读—— 美术馆暑期攻略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发生在书房里、图书馆里,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利用暑假,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进美术馆,我们不仅能为孩子打开艺术的大门,也能为孩子找到海量的阅读材料。去美术馆要做什么准备功课?参观的时候该怎么引导?参观后还能做些什么?且听大熊和你说说“美术馆暑期攻略”。

 

出门之前巧装备

 

衣着:以整齐、舒适为原则。穿着尽量轻便,不要携带贵重或太重的东西。轻便舒适的休闲鞋及双肩背包,可让您的手脚更灵活去探索美的历程。

笔记本:以A4大小为宜,封面为硬纸质为佳(可做为描绘时垫底用)。为小朋友准备十二色彩色笔或蜡笔,既可以用于记录观察路线,也可以随时兴致所至,大笔一挥。

导览手册:可事先或至现场取得。手册中的内容可先大致浏览过,便于欣赏时更易了解艺术品的涵义,亦可帮助您带领孩子欣赏。

 

美术馆里巧安排

 

先向服务人员询问是否有特别为儿童设计的活动区,尽可能与孩子讨论、决定先欣赏哪一类艺术品或哪一区,让欣赏的活动以孩子为主。

参观时以轻松悠闲的步调欣赏作品,不必一次就把所有展出作品全部看完。

参观三、四十分钟后,或孩子有倦意时,不妨休息一下。至用餐区喝点饮料、吃点东西,或是至礼品贩卖部,和孩子找一找是否有刚才欣赏过的艺术复制品,让彼此转换心情,重新引起兴趣。

欣赏作品6个W

 

抽象派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说:“在艺术里没有绝对与必然,因为艺术是自由的。”所以当您与孩子共同欣赏艺术作品时,多给孩子发问的机会、表达的自由,鼓励其抒发自己的直观感受及想法,以获得个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事物的敏感度,让“美的认知”的学习在轻松自在的互动中进行。

我们可以运用六W的原则──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表现什么(What)、做什么用(Why),以及如何表现(How),用开放式的问句,和孩子做“探索——大发现”的游戏。如此就能从欣赏作品中获得美的知识。

首先,陪同孩子找出画展中最吸引他的一件作品,一同分享:为什么会选择它?什么地方吸引你?是因为它的主题、颜色、表达的东西、表现的方式很有趣?再以“六W”做语言上的互动。若孩子为2至4岁,问句中提到的事物,可缩小范围,使其注意的焦点更为集中。若为5至7岁,问句尽量是较大范围的设定,让此年龄的孩子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以《第二次收获》—— 朱利安•杜普荷为例:

 

针对2-4岁

 

你看到了几个人?(Who)

他们在做什么呀?(What)

他们好忙啊!你想不想一起帮忙呢?前面的四个人有互相帮忙吗?(Why)

他们要把麦子堆成什么形状,需要怎么做呢?(How)

 

针对5-7岁

 

你看到了什么?(What)

有几个人?谁是主角呢?(Who)藉以提醒孩子注意画面的主配角及前景、远景。

画里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天气好吗?(When)让孩子经由画面的色调和自己的经验做推论。

这是什么地方呀?(Where)

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把麦子堆起来呢?(Why)

主角有认真工作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画家是用什么样的线条及色彩表现?(How)让孩子注意细节部分,并透过线条、用色、体会人物动态的感觉。

在孩子观察、欣赏,体验画中的美感后,回家爸爸妈妈可以再运用生活中的材料,糖果纸、彩色纸、瓦楞纸、瓜子、豆类、蛤壳、花生壳、通心面、八角等随手可得的素材,跟孩子一起将获得的美感体验及知识具体呈现,并经由创作过程感知不同的表现材质所展现的不同美感。

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艺术是活化生命的经验形式”。引领孩子欣赏美,让游戏般,开放、自主、弹性的美感探索过程,启发学习动机,学习到欣赏艺术的方法,体会发现艺术的乐趣,丰富生命之美;透过多看、多想及分享经验的互动,应用艺术培育孩子成为一个能看、能思考,也能创作的人。让孩子一如毕加索般,用艺术记录生命,也让您的亲子共赏,为生活增添新色彩。(引自奇蜜亲子网)

 

  

暑假计划书

暑假意味着什么?休息和快乐,放松和自由自在;还是未雨绸缪,为入学做准备,为将来做准备?一边是满心欢喜地渴望自由快乐的假期,一边是处心积虑地安排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我们来听听家长怎么说,大熊怎么想。

 

暑假计划书1

 

我家馨儿是个爱唱歌的五岁女孩。应馨儿的要求,暑假前三周,音乐老师上午来家里给她上课 ,教她怎么发音,怎么保护嗓子等。中间休息时老师会和馨儿讲故事、聊天儿;然后让她自己选择喜欢的歌曲练习。下午自由活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间的几周,爸爸妈妈同时要去外地出差,爷爷奶奶到家里来照顾她,没有具体的安排,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陪爷爷奶奶散步。下午午睡后,和爷爷一起看图画书,讲故事。傍晚去小区广场散步。暑假的最后两周,我们会请假一周,带孩子去丽江旅游。

大熊说:合理安排平稳过渡

 

松弛有度,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只是父母的陪伴少了一些,即使白天不能陪伴孩子,晚上也一样可以安排温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说说一天的生活,通过留言等方式和白天的看护人做细致沟通。把旅游放在最后,可能不利于孩子适应接下来的校园生活,不如把顺序稍作调整,如果时间允许,不妨把旅游提前,然后修整一段时间,最后再进行声乐训练,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外出游历的需要,又能让孩子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

 

暑假计划书2

 

小明平时和爷爷奶奶住,长期不在我们身边,难得暑假团聚,就应该让他吃好、玩好,运动好,每天快快乐乐的。我们的计划是:每天上午可以睡到10点半起床,肚子饿了给他准备早点放在床头,吃好了可以再睡觉,但是不能超过10点半。起床后,跟着爷爷去小区里溜达一圈,到附近买点菜、水果什么的。每天下午,午睡到2点多,之后可以到楼下自由玩耍,和小朋友捉迷藏、玩沙等都可以;如果不午睡,可以看会电视,之后再去玩。玩累了回家吃晚饭。

 

大熊说:别让身体过度放假

 

让孩子一觉睡到10点半的计划虽然听起来那么让人羡慕,却要考虑,孩子几点入睡呢?是不是会错过了睡眠的最佳时间,导致身体节奏的紊乱呢?6岁以前的儿童,应当保证每天10-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睡眠最好发生在晚上9点钟到第二天早晨8点钟左右,再加上白天1-2个小时的小憩。充足合理的睡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体力,更能保证孩子大脑的休息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孩子恢复到校园生活时,又要经历一番痛苦的生物钟调整,与其让孩子的身体接受时间安排的挑战,不如减小调整的幅度,别让孩子过于放任。

这个计划的另一个隐患在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床上早餐可不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而睡眠后口腔和肠胃中的环境显然也不适于孩子一天第一餐的摄入,偶尔为之可能问题不大,如果整个暑假都这样在迷迷糊糊中吃早餐,然后又呼呼大睡,结果到了午餐的时候可能已经食欲全无,下午的加餐也不见了,到了晚上再大鱼大肉的大吃一顿。这样的餐饮安排,会增加孩子肠胃的负担,该吸收的吸收不到,该消化的却囤积不去,可能我们要用一个快乐的暑假来培养一个小胖子咯。

 

暑假计划书3

 

小小的暑假是要为入学做准备。早晨7点半起床、吃早饭。周一:上午在家里由外婆辅导认字、拼音、算术等;下午去少年宫学习绘画。周二:上午去钢琴老师家学钢琴,下午去少年宫学习绘画。周三:上午在家里学习认字、拼音等;下午去少儿图书馆自由看书。周四:上午学钢琴,下午自由活动。周五:上午在家练习朗诵、阅读,下午由妈妈带着去学游泳。双休日:一家人集体活动,或逛超市购物,或者爬山、去公园玩等,或者到农家乐大吃一顿。

 

大熊说:入学准备不等于提前开始

 

入学准备很重要,不过,不是“提前学”就等于入学准备哦。小学生还需要开阔的视野,自我约束和安排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等等。如果一定要这样安排,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和他们制定更加细致的计划,明确去每一个培训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有自我计划的机会,这也是入学准备的一项重要修行啊。

 

不要让“忙碌”

成为“忽略”的理由 

日复一日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对身边的许多事情都抱有一种司空见惯的态度,以至于我们忽略了许多温情时刻却全然没有意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感情,一点一点地被掏空。这种常态的空虚状态甚至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亲子之间的交流。

7月7日咕噜熊北苑馆里,我和其他熊妈们聊起了“忙碌”和“忽略”的话题。大人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忙,而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也有太多的事情会被简化。一个人在被简化的世界里生活得太久,就容易忽略很多的东西。就像在《卡夫卡变虫记》中,小男孩卡夫卡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可是家人都不相信他。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曾经变过“虫子”。这个“虫子”可能是孩子的奇思怪想,可能是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可能是孩子想要跟爸爸妈妈表达的爱意。过了很久之后,我们才会惊讶的发现,我们容易忽略的情节,却恰巧是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生活空间还很小,与父母的交流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我们没有理由不与孩子耐心地交流。

走进孩子的世界并不难,需要的只是一点尊重,一点信任,一点耐心。我们以往或许真的曾经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却以为能够用物质加以弥补。孰不知,我们的无视或者冷漠,我们的不以为然或者嗤之以鼻,是用任何金钱物质都难以挽回的。

想象一下当我们被同事、朋友和亲人视为“空气”的时候,我们的失落和不满,以及带给我们自信心的打击,我们就能了解那些自我意识正在形成,而自我定位还不成熟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关注、肯定和支持。

这次小小的读书活动,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对于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在物质上关注的过多,而在精神层面关注的过少?是不是曾经因为忙碌忽略了他脸上的落寞神情?我想,从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开始,我们会重新建设我们的亲子关系。(文/乐乐妈)

 

动手做,参观导览手册

 

首先,准备一张A4纸如图1,正面和反面都有用。在纸的一面,画上从家到准备去参观目的地的行车路线图,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看地图,画地图,一定很好玩。

 

在纸的另一面如图2所示,画上几条线,把纸变成八个格子。

 

如图3所示,标上页码。很奇怪吧,页码怎么颠三倒四的?别急!请你在每个格子里画上东西。封面要有标题,比如××××参观导览图,导览员×××;第一页第二页可以画上参观注意事项;第三页第四页可以画一个展览馆的参观路线图;第五页第六页可以用来记录展览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封底可以画上看展览必须要携带的东西。当然,这只是我的设计,你也可以有更好的设计。

 

最后,如图4在画红线的地方剪一刀,然后聪明的你就知道为什么页码序号是颠三倒四的了。按照序号折叠一下,一本参观导览手册就做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