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课程早教教材说园 |
分类: 心情故事胡说八道 |
每出现一套让人乍舌的所谓早教方案,我们这些人都会摇头感叹一番,唉,这些垃圾怎么会有人买呢?但这样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太多了,而且很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讲个笑话吧,经常有些人拿着一些可以代理加盟的幼儿园课程或者早教产品来问我,让我看看内容如何,是不是太过分。我本着基本的教育观,大多会给予否定,偶尔有些还看得过去的,我会询问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师培训体系以及其他的配套服务如何。被询问的人往往不知其为何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所谓幼儿园课程是剪剪贴贴的东西,毫无理念可言,有些抄的好一些的,却又没有相应的服务体系,只把书卖给幼儿园就完了。笑话是什么呢?就是,凡是我觉得还不错的课程,往往卖不动,而我斥为垃圾的东西,却经常被炒作的很好,代理都发了财。时间久了,来找我的人都问,这个好不好,我说不好,他们就笑嘻嘻的走了,赶紧回去大作特作,然后等着发财了。好笑吧,凡是我们看不上的,却能卖的很好。
昨天,我特意请教了一个精于市场营销的幼教市场业内人士,问为什么我的审美品位和市场有如此大的差距。他为我如此分析:
1全国大致有12万所幼儿园,公立占4万,其余8万是私立(这是他们的市场数据)。
2你经常去教研辅导的,大多是公立园里较好的,你的学生也大多来自这样的幼儿园,因此,能和你对话的,你认可的幼儿园,最多也就占这4万的四分之一吧,那就是1万。其余8万里,不能说都不好,但按照你的标准,估计能有八分之一就不错,那就是1万。因此,你所认可的课程,老师能接受家长能接受的,也不过是2万所。就算这两万所都买我的这种产品,也不过是两万所。而你看不上的,或者不认同其教育理念或方法的,教师水平不能达到你的要求的,是剩下的10万所,就算我只做一半,还是5万。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你喜欢的课程都不好卖了吧。你自己把市场限定在你的想象内,但市场是不认好货的,他们只认好卖的货。
第二,很多课程教材,都是有巨大的商业贿赂在里面的,从教委到教研员到园长到教师,都要喂饱才行,这是你们这些做研究的人不懂的。
第三,要摸准家长的脉,家长不要你们说的那些素质,家长就要看实效,立竿见影。
第四,大部分老师不要动脑子,他们就要最简单的123,你的课程需要老师投入太多智力和情感,你又不给老师加薪水,谁要去做。
所以,你喜欢的课程卖不动,你鄙视的课程卖的好,结论就是,你这辈子都别想发财。
原来在“业内人士”看来,我们这些企图认认真真搞科研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程水平的人,都是疯子傻子加穷人,我服了。
我跟他说,如果让我做课程,什么教材不要,我认为最好的教材都是来自生活的,幼儿园哪需要那么多方案啊,20个主题,做三年,一样能有丰富的内容支持孩子的发展。最多一本教师手册,够了。
他说,你这种心态,就不能做市场,没有产品拿什么卖钱,那本儿童用的教材是真的有用的,不可替代的?还不是为了增加产品的体量,大大包的,让家长觉得掏钱值。
我说,那好,就说说现在的课程,我觉得××的那套多元智能整合课程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是教师如果能参与课程改造,这套课程的基础还是很好的。
他说,在很多地方,都是不能提整合课程的,那是与当地的大纲相悖的。我立刻诧异了,纲要都没反对整合,虽然我并不认为整合一定比领域好,但整合没有什么不对啊,怎么与地方大纲相悖了?他说,很多地方教委和当地的出版社合作出的都是分科教材,因为这样好卖,卖的多,如果整合,一本就好了,或者一个系列就好了,卖分科,就可以语言一系列数学一系列音乐一系列美术一系列,再加上什么阅读逻辑思维等等等等,名目繁多,你一整合不是就没法卖了吗?还有所谓的园本,你们这里大喊大叫的说园本,还审议,还改造,人家幼儿园都不敢提,尤其是不敢当着教委领导的面提,因为有些小地方的教育局领导挑头反对园本,你们都园本了,我的地方教材卖给谁啊?你不懂的太多了,这里面的边边角角都不是你的想象力能到达的。
这次,我彻底无语了,活了快四十年来,终于发现自己纯洁的像傻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