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载 阅读笔记之《乖乖睡好不好》

标签:
育儿绘本乖乖睡好不好爸爸康康 |
分类: 早期阅读专栏 |
有人问我,什么是好的绘本,这个问题复杂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读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我自己的体会,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但是为了简洁明了,还是写了几句话:
图——具有审美价值,对孩子的视觉发展和想象力发展有刺激作用
文——优美流畅,具有文学性,兴趣盎然,有幽默感和智慧
图文——高度契合,相互补充,合作讲述
价值观——传递人类共有的和谐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适合——好的绘本还要适合孩子的理解程度,给孩子不适合的绘本,是指导者的错误,适合体现了孩子的经验容忍度
今天介绍另一个好绘本
绘本笔记之《乖乖睡,好不好》
绘本:乖乖睡,好不好
本书阅读地址http://www.gurubear.com.cn/read_list.php?tid=1&bid=124
首次阅读,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觉得这是大人耍的一个把戏。第二次阅读,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第一印象好像不对,故事中的爸爸好像没有和孩子斗心眼儿,而是真正的贪吃贪玩,不想睡觉。或许真的是一个长不大的爸爸呢!不知道5岁的儿子会对这个故事如何理解。
读者:五岁男孩
阅读过程:
阅读前,看封面,让孩子猜测,是谁对谁说“乖乖睡,好不好”?儿子立刻回答:是儿子对爸爸说。我很诧异,儿子怎么会这么想,按理说应该正好相反才对。我追问,是谁说的?儿子肯定的回答:是儿子说的。我估计儿子是对我这个问题本身产生了怀疑,如果是爸爸说的,妈妈就不会提问了。
首次阅读,无讲解,听读故事看画面。
儿子听到第六页,被故事的恐怖气氛所感染,表现出紧张的神情。
当听到第八页,看见去厨房偷吃的爸爸时,儿子发出一声“嗨”,貌似恍然大悟,又有点“鄙视、嘲笑”的意味。
出乎我的意料,儿子对接下来的四页理解的非常困难(9-12),他第一次听完,说是康康喝奶,康康吃面包。再次听故事之后,他认为是爸爸喝奶,但坚持认为是康康吃面包。这种理解的错误,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平时,都是他自己半夜爬起来要喝奶要吃面包,所以根据他自己的经验,他很难把喝奶吃面包这件事和爸爸联系起来。第二,故事的朗读者有明显的台湾腔,在处理“**说”时不符合大陆的普通话规范,在“**说”后置的情况下采用降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孩子理解的困难。
但是在后来的几页中,孩子在理解爸爸要玩魔方、游戏机、让孩子讲故事、让孩子陪着睡等方面,没有困难,估计是这里不存在个人经验的障碍。
在理解故事的结局时,孩子明白康康在说谎,但却没有理解康康照顾爸爸面子的含义。
本书完整阅读两次,在谁吃面包谁和奶的问题上展开了讨论,在康康为什么说谎的问题上孩子表示怀疑,但不想展开讨论。总体来说,理解的情况并不理想。期待明天再次阅读时的反响。另外,期待对5岁以上幼儿阅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