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里有这么一段故事。主人要出远门,临行前对守门的奴才说:你要好好看着门。奴才满口应允。主人走后,奴才看到邻人家有唱戏的,很想去听,但又怕失职对不起主人,思前想后,有了个好主意。他找了一头驴,把大门拆下来背在驴身上,然后牵着驴去听戏。奴才自以为这样就能一举两得,既满足了自己看戏的愿望,又不愧对主人的嘱托——看好门。结局呢,自然是窃贼入户,财物尽失。主人回来大怒,傻奴才致死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分析一下,这个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首先,作为领导,他们是从来不会把话说明白的。他们明明是要奴才守住屋中的财物,却不明说,只说把门守好。却不肯说把门守在原地是为了挡住窃贼。这不是领导偷工减料,而是领导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他以为每个人都像他一样聪明,不仅能理解字面的含义,还能理解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问题是,奴才就是奴才,他不站在主人的高度,不知道守住门实则是为了守住门里的东西。再者,奴才总是穷人,家里压根就不会有窃贼光顾,窃贼都嫌他们家穷,懒得去莅临指导。因此,奴才也不知道主人家会有好多钱让窃贼门欲夺之而后快。
其次,作为领导,实在不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连“守门”这个词的含义都理解不了的傻奴才去做,实在是领导的用人观存在问题。难道家财万贯的主人,不能选一个合格的奴才,或者干脆找一个专业的保安公司来完成此项工作吗?可能的原因就是傻奴才的雇佣成本比较低,而聪明奴才或者保安公司的成本太高。这就是舍不得钱财丢钱财的实例啊。
再次,主人只说守门,而不说守住屋中财物,是不是还担心傻奴才监守自盗呢?他怕跟傻奴才说明白了,傻奴才突然不傻了,卷了财物就走了。这充分说明了主人极其鸡贼,对奴才很不信任,压根不敢把自家的情况跟傻奴才说明。
由此三条,可见傻奴才除了傻之外,实在没什么错误,主要的错误就出在这个自以为是、小气且鸡贼的主人身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