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为一个投资者,你站在哪个基准衡量指数与股价的?

(2006-11-16 00:08:31)
分类: 讨论话题
 
先说说指数的构成,不论是成份指数还是综合指数.都是由多个股票组合而而成的.至于各个股票的权重和影响是差异很大.在目前情况下.改变这一点是不现实的.至于新发的股票是不是当日计入综合指数,(还是15日后计入.或者更长时间)其实对于市场的真正影响是没有差别的.股改,发行,假设目前的真实的,可对比的上证综合指数是多少,估计没有人去计算.是不是需要算个清楚?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但是指数是你做投资必须参考的.如果自己不编制一套的话.还是以交易所的数据作为依据的好.
至于个股,千差万别!很多股票一次次的新高(大家可以复权去看,哪怕在熊市里面).而很多股票已经消失了.原因何在?不管你是激进的套利高手,还是稳健的价值投资者.质地是这个市场不变的主题.(成长也是去画一个饼.绘制一个美妙的世界,是以最终的质地做为诱惑的.少数实现了蓝图的就大家共赢.实现不了的就变成击鼓传花的博傻,只要你不接最后一棒就没有关系.当然,从概率角度来说,传多了自然免不了)
 
所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指数的高低是相对的.不要一边喊工行在虚拉.一边却忘记工行上来时候实际指数已经打了折扣.一边在喊股改是好事情,一边忽略了股改对指数的影响.如果要拿个别股票的上涨或者下跌幅度来衡量指数.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同样的道理,拿指数的上涨幅度去衡量你手里的股票的涨幅,也毫无意义.在目前我们的股市和周边市场的联动越来越大的时候,真正的成熟市场正向我们走来.无论是投资的理念或者方式,都在逐渐接近.因为有周边股市的示范效应,所以主流资金可以放心得在金融等板块上大举进攻.其实也是过去很多的理念和想法在一点点地被淘汰,被边缘化.
 
谁都不傻,目前行情是啥样子不用谁去总结.都看的到,说再多也没有用.至于演变,本人连续在评论里都说了."当比价效应开始出现的时候.蓝筹主力在抱团取火以后可能发生分裂.毕竟资金是追逐利润的".
 
另外,对于长短期的目标,很多一直看本人博客的博友都知道了,不再写了.短期1950的目标已经不远了.由于至于调整的方式,个人认为是板块热点间的切换.大幅度的下跌可能不大.至少前期在大幅度下挫的股票不会再继续下跌(除非基本面发生重大变数)当然,不可以认为不跌就是要大涨.
 
操作策略:
现在很多中小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即无法适应公募基金对成长型股票的挖掘,总觉得这些股票上涨太快,股价太高;也无法接受QFII对价值型股票长期持有的操作思路,感觉行情有限,并且对这些大市值股票能否大涨也存在怀疑.
 
选择这两条路,适应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