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跌有因!

(2006-05-19 08:54:23)
分类: 讨论话题
               投票请点这里
市场发展有其内在的因素,也有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今天虽然是比较敏感的日子,但是我个人认为和每一个其他的交易日没有区别。目前影响股票市场的短、中、长期因素有以下几点:
看空:

  上市公司业绩与行情发展相背离,行情向上,业绩向下,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最令投资者担心的。


  从日前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2005年度业绩与2006年一季度的业绩来看,2005年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下降7.88%。而2006年一季报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57元,更是同比下降了18.57%


  正是基于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这种趋势,为此有研究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正步入回落周期,预计2006年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仍然会继续下滑。

因此,投资者不能不深感担忧。如果一个牛市的形成得不到上市公司业绩的支持,那么,行情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太久,而且到最后行情注定会夭折,投资者难逃为行情的夭折而买单的命运。

行情的第二大考验来自于市场的扩容压力。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都平安落地了,但这并不表明市场已经消化了扩容的压力。毕竟两个管理办法的出台还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真正的扩容并没有来临,而且由于证监会"三步走"的安排,短期内市场的扩容压力相对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扩容的压力却不能小视。

既有再融资,又有IPO,同时还有原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这三股扩容的潮流汇集在一起,大盘能否承受得住这一冲击,目前还很难说。

第三大考验来自于当前的宏观调控。由于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过热的苗头。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部分宏观调控的措施,这其中包括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鉴于宏观调控对上市公司业绩可能带来的影响,鉴于提高贷款利率所发出的紧缩信号,以及宏观调控可能还有后续措施的出台,这其中还包括着调整利率及提高准备金率等措施,因此,市场到底能否闯过宏观调控这一关,投资者还是心存疑虑,毕竟2004年的宏观调控令投资者吃了不少的苦头,投资者对此心有余悸。

第四大考验来自于政策面,那就是政策面能否给行情的发展以更多的包容与支持。当前的这波行情实际上是一轮政策牛市,是管理层一手呵护起来的,其目的是为股改服务,为新老划断服务。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个目的基本上都已经达到。而且,从管理层来说,一直都是希望股市能稳定发展,但行情最近的疯涨显然为股市的稳定发展制造了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能否进一步支持行情的深入发展,这就成了市场的疑问。如近日新华社播发的记者评论《如何看待沪指破1500点》,其中就提到要清醒、冷静地看待股指的涨涨跌跌,不能一见股指下跌就大惊失色,无所适从,一见股指上涨就欣喜若狂,人云亦云。指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必须对市场的发展胸有全局、统筹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十分稳妥地处理股市的问题。

看多市场短期资金充沛,人气旺盛。当民间资本充裕的时候,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无疑将成为互相帮衬的两大战将。很难用基本分析和政策分析去预测这两个市场的走势。

第二、中国证券市场经过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全流通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数不胜数。收购、兼并将在二级市场不断地出现。公司的治理也将走上正轨。

第三、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带来新的投资理念。也许韩国股票市场持久的大牛市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

第四、经过几年的下跌,很多股票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各项指标很多已经优于欧美的成熟市场。这将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万事万物都有轮回,新一轮上升周期的到来已经可以确立。

昨日周边市场的下跌估计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大盘今日能否走出上升行情还有待观察。近日围绕1600点上下50个点震荡的可能较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