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就要“走”起来

健康时报记者
杨绪军 魏雅宁
编者按:
正月里,走亲戚。不管是“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还是“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这走亲戚的风气,从古到今,就没衰过。但风气还在,“走”却没了。大过年的,从自家沙发挪一下屁股上了车,一溜烟的工夫就来到了亲戚家。
老坐着可不行,研究证明,这样会使肥胖、心脏病等发作几率大大增加,寿命缩短。
古代兵书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在健身专家看来:运动健身,也是走为上计。因为走路是最简单、最安全的有氧运动。
办公族要“弹着走”
趁着过年这几天,迈开双腿走亲戚,年后上班,精神状态绝对不一样!”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走运动的倡导者赵之心说,不走路,整天窝在那里,连反应都会比常人慢半拍。
赵之心回忆,以前在乡下,正月浩浩荡荡的拜年长龙穿村过巷,一天下来,一点也不觉得冷。现在,哪怕是进了城,坐上了车,他也要提前下车走起来。
走路也有技巧,赵之心力推“弹着走”。“这样走10分钟,比遛弯儿两个小时都管用”。
技巧是,每走一步,脚的十个脚趾和前脚掌都要主动发力,特别是大脚趾头要用力,这样脚弓也会参与用力,蹬地速度要快,才能产生弹跳感,脚跟基本不沾地或者只是轻沾地。
走路金标准5330
过年吃得多,不走亲戚的时候也要走起来。
赵之心推出了“健走5330”金标准,指的是每周保持行走锻炼不低于5次,每次不低于3公里,每次尽可能用30分钟走完。
对于50岁以下的男士来说,最好28分钟能走完3公里;女士可以宽松一些,30分钟走完即可;50~55岁的人,应该用30~33分钟走完;而60岁以上的人如果35分钟能走完3公里,就说明身体达到健康标准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人民日报主办的《健康时报》,或点击www.jksb.com.cn或http://www.kanguv.com/
,提供新闻线索、参与短信评报:手机用户发送:8599+想说的话到106695883(信息费每条1元,不含通信费。)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敬请“关注”健康时报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jiankangshibaoblo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