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妨吃点“凉”食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喻朝晖
冬季人们进补的食物大多是温热性的,但这些散寒助阳的温性食物往往含热量偏高,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表现为口干、舌燥等。那如何才能压住体内的“火气”呢?
湖北省膳食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医院甘爱萍教授介绍,这个季节人们可选择一些“甘寒”凉食,也就是属性偏凉的食物来制约“火气”。
在冬天,可选择的“甘寒”食物也比较多。比如,可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点甘草、茯苓等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避免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喜欢吃炖牛肉的人,最好在其中加点萝卜。这是因为,萝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气消积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温燥”可以调剂平衡,不仅补气,还能消食。
凉性食物虽然有镇静和清凉消炎的作用,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甘爱萍教授解释说,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盗汗等阴虚症状的人,可以适当选择吃些“甘寒”食物。比如,鸭肉性凉,可以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对于伴有虚弱、食少、低热、便干、水肿的心血管病人更为适宜。
而对于那些胃脾虚寒的人来说,就不宜进食寒性食品和凉性补药,反而应该吃一些热性火锅,如狗肉、羊肉火锅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