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创意产业约翰·霍金斯文化创意永东博客 |
分类: 新媒体与创意经济 |
其同时也是Equator集团、电视投资公司、世界学习网及其它公司的负责人,哥伦比亚国际互联网(ITR & Co)公司顾问。曾为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欧盟委员会、韩国信息战略发展研究处(KISDI)、伦敦发展机构、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NHK)等全球20多个国家的公司及政府提供咨询。1985年—1990年担任国际通讯协会执行董事,该组织是全球唯一的通讯技术和政策智囊团体。著有《沟通在中国》、《创意经济》、《CODE:数字化经济中的协作及所有权问题》和《了解电视》等数十本著作,为国际创意产业提供了理论架构。
约翰·霍金斯曾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摩洛哥、波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公司及政府提供咨询。
在世界创业产业界,约翰·霍金斯先生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
近年来,约翰·霍金斯多次前往中国,就中国如何发展创意产业发表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一、点石成金
创意经济其实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种经济。你如果有创意的话,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大脑和另外一个人的大脑竞争,一个人的个性和另外一个人的个性竞争,所以创意是更加有竞争力的。创意经济并不需要土地、物质资产,但确实需要资产,需要人们的理念。
首先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创意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有时清楚有时又很模糊。这样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异的产品。第二,我们必须和其他人协作,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碰撞才能产生出更好的点子。协作对于创意产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所有创意行业的领先者,一生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寻找乐趣。
创意产业正成为一个新的推动经济社会成长的要素,它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之后又一个有利要素,而中国将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国在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997年布莱尔第一次提出了要发展创意产业,英国政府在1998年为创意产业规划了一个蓝图,然后我们看到不到十年中创意产业迅速地壮大,相关行业的收入从约6亿英镑一直增长到上千亿英镑,而且从业人员从不到十万人发展到接近两百万人,这一切说明了创意产业点石成金的功效。
二、坚持
优秀的创意人才需要有一种跨领域的思维,把两个甚至3个领域的内容叠加,并以娱乐的方式体现出来,才能让大众易于接受。
而保护并发扬你创意的最好做法就是坚持不懈。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就很有创意,她的创作不仅在于跨领域思维,还在于坚持不懈。罗琳以前很穷,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冬天,她常到家附近的咖啡馆,选廉价咖啡,借个场地进行创作。
当《哈利·波特》第一部写出来时,并没有公司欣赏她。可是,罗琳没有放弃,四处奔波,辗转向20多家公司呈上原稿。终于,一家小型出版社找到了她。
如今,这位作家的财富已经超过英国女王,当选为英国最伟大的在世作家。所以,有了好创意还需要不断地坚持下去,哪怕一次失败了也别放弃。罗琳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个性
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创意文化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对中国却始终无法归纳,因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让我无法总结。
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中国还没有电视广告,但那时我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中国的个性文化。现在,中国已成为创意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却没有很好的表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个性。
中国并不缺乏创意元素,缺乏的是“写剧本”的人,这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目前,政府部门建立“创意园”是很有效的举措,不过,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频繁建立“创意园”就显得有些做作。政府要做的是营造自由表达的环境,鼓励出好点子、好创意;制定政策时,应及时与业界沟通,更多地采用“对话模式”。
如果我有一个“中国最佳创意城市”的奖杯,我会把它交给上海,因为上海最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领导者。一个国家一般只有两三个创意产业发展的焦点城市———在中国,这样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不过,北京虽然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商业性、开放性、开拓性方面与上海还有差距。
目前上海的优势在表演、设计、电影、出版等方面,这与伦敦的情况非常相似。上海应该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而杭州的动漫产业和艺术积淀在中国是顶尖的,可以成为上海的补充。